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油指紋分析法在油田生產動態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6-08瀏覽:

  摘要:本文利用原油油指紋特點,采用生標參數對標,指紋峰分析成功判斷B23井的生產層位,并指導生產動態管理,提高砂體開發效果。

  關鍵詞:油指紋 生物參數對標 指紋峰對比 儲層連通性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fingerprints, biometric parameters for benchmarking and fingerprint peak analysis to successfully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sand of Well B23, guiding production dynamic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sand body development effects.

  Keywords: oil fingerprint; biological parameter benchmarking; fingerprint peak comparison; reservoir connectivity

  1研究背景

  BZ油田為渤海海域油田,主要含油層系發育于新近系明化鎮組下段,明下段下部主要以曲流河沉積為主,明下段中上部以淺水三角洲沉積為主,孔隙度分布范圍7.4%~42.8%,平均32.0%,滲透率分布范圍1.6-5604.0mD,平均1087.1mD,主要含油層段為明下段11、I1、V、V油組。

  A砂體于2007年投產,2注3采,井距300-500m。B砂體于2015年初投產,4注4采,井距300-500m。

  目標井B23井于2015年9月投產,鉆后該井位于A B砂體的斷裂帶上,與A砂體生產井A8H井井距300m,與B砂體注水井B4井井距230m(圖1)。鉆后對比圖顯示儲層連續性較好,無明顯砂體尖滅,分期沉積顯示(圖2)。

  為了更好地開展砂體開發生產動態管理,優化注水方案,需要落實目標井B23井的生產層位及A、B砂體之間的連通關系。

  2油指紋分析法

  示蹤劑法是油田開發中判斷油水井儲層是否連通的重要手段,即在注水井中注入示蹤劑,觀察相應生產井產出水中是否存在注入的示蹤劑-2。但因海上油田具有井距大,井網不規則的特點,導致示蹤劑測試周期長達100天左右。在油田開發的早期-中期,動態資料較少的情況下,通常利用地層壓力分析或地球化學方法(包括地層水分析,原油組分分析及原油色譜指紋分析)來判別油藏流體的連通性2。

  本文利用油指紋分析法判斷相鄰井的生產層位是否屬于同一砂體。原油是有機物質在適當地質環境下,經過長期物質作用演化而成產地不同、層位不同、年代不同,其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都千差萬別,如同人類指紋一樣具有唯一性,將油品具有指紋特性的化學表征譜圖稱為油指紋65-0本文將油指紋這一特性應用于油田開發中,對目標井B23井,A砂體生產井A8H,A9H井,B砂體BIH,B2H井生產原油進行油指紋化驗分析,判斷目標井B23井分別和A砂體、B砂體儲層連通關系,修正靜態地質認識,指導生產動態管理。

  2.1生標參數對比

  通過B1H,B2H,B23,A8H和A9H井生物標志物分析,各井的生標特征基本相同。同時選取常用的油源參數進行比較(圖3),其計算結果基本一致,推斷各井為同一油源。

  2.2 指紋峰對比

  2.2.1 全烴色譜分析對5口井生產原油樣品進行全烴分析。全烴分析采用少量溶劑溶解,直接進樣的方式,最好的保留了樣品的全部信息,包括輕烴組分(圖4)。分析結果顯示5口井譜峰基本一致。

  選取色譜指紋峰進行對比,西部B砂體B1H和B2H井的全烴色譜指紋峰結果差異明顯,相關系數僅0.74,B23井和B1H,B2H井的全烴色譜指紋峰相關系數小于0.77,東部A砂體A8H和A9H井全烴色譜指紋峰結果比較一致,相關系數0.97,且B23井與A8H,A9H井相關系數較好,大于0.93通過生標參數的比較,初步判定5口井(B1H、B2H、B23,A8H和A9H)性質較為相似,為相同來源的原油。結合進一步的指紋比較,推測B23井與斷層東側的A砂體的A8H,A9H井連通,與西側B砂體B1H,B1H井不連通,且B砂體內部B1H和B2H井也不連通。

  2.2.2飽和烴色質分析

  原油樣品經過族組分分離,進行色譜質譜分析。選取了飽和烴色質譜圖中的TIC中含量較高且具有一定差異的色譜峰進行指紋峰比較。B23井于東部砂體的A8H,A9H井飽和烴色質指紋峰相關系數大于096,與西部砂體生產井B1H、B2H井飽和烴色質指紋峰相關系數小于0.76,分析認為B23井與東部砂體為同一砂體。

  通過油指紋分析,目標井B23井生產層位為東側的A砂體,其注水井為A砂體的A6井。B砂體與目標井B23井不連通,注水井B4井的受益井為西側的B砂體的B2H井,且B2H與B1H井儲層不連通。因此B砂體的生產動態管理分為北井區,一注一采,B2H,B4,;南井區,三三,B1H、B27.B30,B3,B8,B28井。

  3砂體生產動態管理

  B2H井投產初期日產液83m3,不含水,因衰竭開發,產液量不斷下降至無液產出。B4井投產后,通過油指紋分析落實與最近井距生產井B23井為不同生產層位,則采用注采比1.25進行強注,注水一年后,B2H井開井恢復生產,日產液52m",綜合含水23%,隨后產液量逐漸上升至85m",含水上升至44%。為控制B2H井含水上升速度,F4井實施周期注水,暫時停注。

  A砂體注水井A6井提高注水量以增強B23井地層能量水平,產液量從174m"逐步提升至306m3,含水從54%逐步上升至65%,其周邊生產井A8H井產液量穩定在161m3左右,待進入高含水階段后提液生產。

  4結束語

  通過油指紋化驗分析法,指導判斷目標井B23井生產層位為東側A砂體,與西側B砂體不連通,且B砂體內部也存在儲層不連通的可能性。

  由于海上油田井距較大,對于砂體的刻畫主要采用地震法,刻畫精度較大。油指紋分析法是對靜態地質油藏認識的補充和精細化,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儲層展布,指導生產動態管理,助力油田高效開發。參考文獻

  [1]徐永強,何永宏,仲向云,等,特低滲巖性油藏間連通性表征研究D].沉積學報,2019,37(3):623-632.

  [2]曹新,王林杰,于兆坤,示蹤劑監測技術在儲層均質性和油層連通性中的應用[J]非常規油氣,2019,6(3):71-76.

  [3]冉照寬,常亮,顧瀟,等,油指紋技術在冀東油田溢油鑒別的研究與應用UJ.油氣田環境保護,2014,24(6):47-51.

  [4]嚴長輝,周文,王繼成,利用塔河油田奧陶系油藏生產動態資料研究井間連通性[J.2008,22(4):70-72.

  [5]張繼東,樂弋波,趙波,等,原油溯源技術研究進展[U].檢驗檢疫學刊,2017,27(5):42-44.

  [6]孫培艷,包木太,王鑫平,等,國內外溢油鑒別及油指紋庫建設現狀及應用[].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1(5):72-75.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油指紋分析法在油田生產動態管理中的應用

文章地址: http://www.ke-jian.com/mianfeiwx/57870.html

國際期刊論文 SCI/SSCI選題匹配!

選擇豐富服務快速通過率高一鍵快速領取私人專屬發表方案!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泰来县| 绵阳市| 汝州市| 溧水县| 龙井市| 吉木乃县| 高州市| 灌阳县| 永康市| 伊金霍洛旗| 措美县| 龙南县| 永康市| 普安县| 阳城县| 永清县| 体育| 杭州市| 邹平县| 区。| 夏津县| 汉川市| 仪征市| 汶上县| 衡水市| 淮北市| 巴中市| 尚志市| 肥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洛浦县| 弋阳县| 大同县| 麦盖提县| 涿鹿县| 潞城市| 务川| 固阳县| 城固县|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