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10-23瀏覽:次
摘要:大力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也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本文結合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通過推動“校企一體”、形成“五對接”、落實“工學結合”、實施“師徒手拉手”等方式有效推進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成效和質量。
關鍵詞: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設;人才培養
高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術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干。大力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同時,在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為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藝的高技能人才,福建省出臺了《福建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關于深入推進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通過建立健全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強化技工院校發展建設等舉措,不斷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筆者結合所在學校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為不斷提升基地高技能人才培養成效和質量,通過推動“校企一體”、形成“五對接”、落實“工學結合”、實施“師徒手拉手”等方式有效推進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與高技能人才培養。
一、校企一體,聯合推動高技能人才培訓
基地建設基地培養高技能人才歸根結底是為企業服務,因此實現與企業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關鍵是要落實好基地與企業的有效對接和合作。基地建設中培訓課程體系建設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培訓場所和裝備建設等建設內容都與企業緊密聯系,因此,校企一體是推動基地建設的關鍵,是其它項目建設的有效載體。在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校企雙方資源優勢,始終堅持構建校企一體,以校企合作為核心,通過校企對接,實施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校企共推培訓課程體系改革、校企合作培訓高技能人才、校企聯動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等基地建設內容,有效推進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軟硬件建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訓能力。
二、構建“五對接”高技能人才培訓體系
基地項目建設堅持貼近市場,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載體,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不斷推進培訓模式、課程設置、教材開發、師資建設、培訓裝備和能力評價的改革創新,形成了校企“五對接”的高技能人才培訓體系。
校企“五對接”高技能人才培訓體系,是以校企合作為載體,通過落實校企對接,構建校企一體,工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高技能人才的培訓。一是培訓課程設置對接。通過實施企業技術主管進校園、實訓教師進企業,落實實訓設備與企業生產技術工藝相結合,理清企業崗位技能需求,開發培訓課程和一體化工作頁,制定課程標準,形成專業課程體系。二是教材開發對接。結合高技能人才培訓的特點和企業崗位技能標準,以企業的工作任務為課題,將企業的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融入教材,實現校本教材一體化。三是師資建設對接。通過落實“請進來”,即聘請專家、技能大師入校開設講座、開展專題培訓:“送出去”,即安排教師參加一體化師資培訓:“崗位練”,即教師崗位練兵和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等師資培養方式,著力推進一體化師資培養。同時,積極引進企業專家、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改善培訓教師結構,推進校企師資交流,有效推動高技能人才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四是實訓場所建設對接。按照“功能齊全、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示范引領”要求推進培訓基地設施設備和場地建設,圍繞一體化教學要求,引入企業車間“7S 管理”,對接企業生產過程管理要求,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一體化實訓場所建設。五是技能評價對接。通過建立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培訓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對照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核標準,以“7S 管理 +專業技能”為內容、以“小組評價 + 教師(企業專家)評價”方式落實技能評價工作;同時,按照技工院校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實施培訓質量社會評價機制,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學質量評價,提升教學和培訓質量。
三、構建校企共同培訓平臺,提升培訓能力
構建校企共同培訓平臺是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訓能力的有效措施。通過著力推動與大、中型企業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構建校企互動、合作雙贏的校企合作機制,實施校企雙方共建培訓實習基地、開展“訂單式”培養、“冠名班”“企業新型學徒制”等方式,做實校企合作平臺建設工作,著力推進“兩進”“四共同”工作,不斷改進和提升學校的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師資建設和人才培養,進一步提升了高技能人才的培訓能力。“兩進”,即進校園、進企業。“進校園”是通過邀請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和生產技術主管走進校園,走進實訓車間,了解學校實訓場地和實訓設備情況,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進企業”是學校安排專業教師進入企業車間參觀了解崗位技能需求情況,明確培訓教學方向。“四共同”,即“企業與學校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培訓方案”“企業與學校共同選定培訓課程教材”“企業與學校共同確定培訓課題”“企業與學校共同確定培訓考核方式”,實現培訓教學與企業崗位技能需求的“零距離對接”,構建校企共同培訓平臺,進一步提升了高技能人才的培訓能力和培訓成效。
四、落實工學結合,提升培訓質量
工學結合就是要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因此,在培訓體系建設過程中,要注重推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通過校企合作,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通合一、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實習實訓與頂崗工作學做合一。在基地項目建設和高技能人才培訓過程中,積極推動一體化教學改革,努力推進一體化課程建設、一體化場所建設、一體化師資建設。通過校企共同開發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學員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培訓課程,編制一體化工作頁,實現課程建設一體化:結合基地實訓場所,推動專業一體化教學工作站建設,實現場地一體化:通過“請進來、送出去、崗位練”,實現一體化師資建設:通過實施"7S管理+專業技能”為內容的課題考核及采取“小組評價+教師(企業專家)評價”的過程評價,在課程結束后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終結性考核,依托技工院校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實施培訓質量社會評價機制,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使高技能人才培訓過程中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緊密結合,有效地提升了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
五、實施“師徒手拉手”,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
為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效果,結合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實訓一體化工作站配備設備情況,每個一體化工作站配備一名專業特長教師,并強化落實責任制,既要求配備的專業教師要管理和維護好設備,又要求專業教師成為該一體化工作站的培訓教學專家。在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時,結合企業和培養對象對專業技能提升的需求,對接一體化工作站,讓專業教師與培養對象形成“師徒手拉手”,既讓專業教師在一體工作站中對專業技能提升的學徒進行指導訓練,又讓專業教師協同解決企業生產專業技術問題,確保高技能人才培訓效果,實現師徒充分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實現校企共贏。
時代呼喚人才,人才引領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已經成為引領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我們要有很強的技術工人隊伍”面對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和高技能人才培養,要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圍繞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立足于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以立德樹人和培養職業精神為根本,以提高職業技能為核心,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努力培養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探索實踐
文章地址: http://www.ke-jian.com/mianfeiwx/60108.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