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各種工業產品(包括產成品、自制半成品、 工業性勞務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設備以及供應非工業性勞務要發生各種耗費, 這些耗費稱為生產費用。為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稱為產品成本。文章發表在《編輯之友》上,是應屆畢業生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成本是體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高低的一個綜合指標。因此,成本管理不能僅局限于生產耗費活動,應擴展到產品設計、工藝安排、設備利用、原材料采購、人力分配等產品生產、技術、銷售、儲備和經營等各個領域。
生產成本是企業經濟運行質量的集中反映,成本高低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的好壞,是企業整體素質的綜合表現。評價一個企業的優劣,無不考察其成本水平,影響成本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企業可以控制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看是否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企業成本管理,是企業全員、全過程、全環節、全方位的管理,也是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管理。
第1章緒論
1.1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所謂成本管理是指通過預測、預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成果,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促進企業持久發展。
1.2論文的意義和思路
面對競爭日漸激烈的乳品市場,只有引入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在資源短缺,追求產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換的現代經濟社會里,實現產品的低成本,高質量才是企業產品暢銷并保持市場競爭優勢地位的基本保障,而能保持低成本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應樹立質量、效益并重的觀念。要用成本、效益的管理方法來強化規范乳品生產的成本管理。
第二,建立成本——效益機制。公司管理層應該摒棄陳舊、過時的成本管理機制,建立成本效益機制。公司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動都應以機制作為支配思想,在獲得最大利潤的前提下,相對降低成本支出,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找成本最小化。
第2章哈爾濱金星乳業公司成本升高的原因分析
2.1金星乳業公司的自然狀況和財務狀況
2.1.1自然狀況
哈爾濱金星乳業公司位于黑龍江省呼蘭縣境內,企業的前身為松花江第二乳品廠,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積121公頃,由政府財政部門投資建設,總投資額為1600萬元。公司現有職工965人,其中管理人員占9.8%,主營業務為乳粉生產,公司所屬的乳品飲料廠生產鮮奶飲料及系列酸奶等。公司共設四個基本生產車間及動力車間、化驗、質檢、鮮奶收購部門、總經理工作部、銷售部、財務部、勞動人事部、企管部等十五個部門。
2.1.2財務狀況
金星乳業公司憑借市場優勢,企業自建立以來連續盈利,但受市場、管理等因素的影響,企業自1995年以來,盈利額連年下降,如繼續下去,將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為此,公司經營者制定了使盈利額保證持續增長的經營目標。經過努力,公司2002年實現凈利潤1,855萬元,比公司預算增加160萬元;較2001年增加188.84萬元。
2.2金星乳業公司成本升高的原因分析
哈爾濱金星乳業目前的成本管理,既有體現市場化要求的一面,但也有舊體制的痕跡,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也不適應戰略性成本管理對降低成本的內在要求,其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變動成本增加
金星乳業公司全年累計消耗原料鮮奶52000噸,發生原料鮮奶成本7,280萬元(不含稅收購費用),較預算增加560萬元。首先是因為其他的外地乳品生產企業在呼蘭(金星乳業的主要奶源地)養牛戶處收購鮮奶,導致原料鮮奶資源短缺,使鮮奶價格上揚,鮮奶單價較預算增加60.00元/噸,影響原料鮮奶成本增加300萬元。
由于設備老化和職工責任心不強等原因,使原料的“跑、冒、滴、漏”現象突出,影響原材料成本升高30萬元。對其它原材料的采購缺乏有效的監控,對采購人員缺乏素質教育,使采購環節中經常摻雜個人利益,企業每年損失大約160萬元。企業每年生產不合格粉近440噸,由此帶來的人工費、燃料動力費、制造費等的增加,使變動成本增加48萬元。
管理專業畢業論文投稿:《編輯之友》是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編輯專業學術性刊物。該刊力爭反映編輯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最高研究水平。以編輯理論研究為中心,主要刊登編輯出版科研論文,兼及編輯工作的其他方面,努力在保持學術性的同時兼具實用性。郵發代號: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