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內容摘要:組織設計理論是管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不斷優化組織結構以應對組織成長和持續提高組織績效,對于管理學家和實踐者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文在分析現代組織設計的內容、影響組織設計因素的基礎上,指出了現代組織設計的發展新趨勢。
關鍵詞:組織設計,內容影響
組織設計是從新企業角度來講的。而對大量的老企業來講稱為組織的再設計(或組織變革),就是根據變化了的條件(主要包括外部環境、內部條件的變化等),對企業進行一次重新設計。
組織設計理論是管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不斷優化組織結構來應對組織成長和持續提高組織績效,對于管理學家和實踐者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關于現代組織設計出現了的一些革命性變革,學習型組織、虛擬組織和組織職能外包等,使現代組織持久地保持著蓬勃的活力。在現實中,優秀的企業必然是一個適應變化、高效運行、不斷追求完善的組織。
現代組織設計的內容
組織設計可分為傳統的組織設計及現代組織設計。一般認為正式的傳統企業組織結構理論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科學管理理論為基礎,泰羅在組織理論上提出設計計劃部門、實行職能制、實行例外原則等重要主張;法約爾提出組織結構方面采取金字塔形的等級系列、設置參謀機構等;19世紀后期,韋伯系統地提出了官僚制組織結構的概念,為工業社會企業組織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并對西方企業的組織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組織所賴以生存的基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組織不可避免的要發生異化和分解,使組織的邊界與結構產生較大的變化。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理念、新制度、新方法,形成了現代組織設計。
現代組織設計的內容可分為組織結構設計(組織結構本身的設計,稱之為靜態設計)和組織運行制度的設計(稱之為動態設計)兩個方面。
組織結構設計
職能設計:這是一項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正確規定組織應具備的經營職能,以及保證經營順利進行的管理職能。
框架設計:這是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框架設計可分為縱向的設計(企業管理層次的設計)和橫向的設計(部門的設計),以形成組織管理的框架。
協調方式設計:框架設計的實質是研究分工,即整個管理系統如何分工,而有分工必然有協作,這就是協調方式的設計。管理系統是個整體,要實現整個管理系統的功能,需要橫向聯系、橫向協調,否則就是一盤散沙。
組織運行制度設計
通過有關的制度和條件來保證設計出來的組織結構能夠正常運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管理規范設計(規章制度的設計):管理工作的進行,要有規章、制度來規范。人員設計(人員配備和人員培訓):確定組織結構正常運行所必需人員的質量和數量;激勵制度設計(獎懲制度設計):用以調動人們工作的積極性,包括正激勵和負激勵,如工資制度、獎懲制度、考評制度等。
影響組織設計的因素
組織設計是多個權變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表現為戰略、環境、組織工作流程、規模和生命周期以及組織文化等。
戰略。戰略是實現組織目標的手段,是指組織在與競爭性環境相互作用中實現預定目標的計劃。戰略的選擇會影響組織的內部特征,組織設計必須支持企業的競爭戰略。如采用總成本領先戰略的組織往往從提高效率的角度設計組織,體現為高度集權、嚴密控制、標準化程序等;而實施差異化戰略要求更多地考慮學習能力,因而采取一種靈活而有彈性的結構。
環境。處于穩定環境中的組織可以采用傳統的結構形式,即注重縱向控制、效率、專業化、標準化程序和集中決策;但處于迅速變化環境中的組織,則更需要一種彈性的結構,通過團隊及其他機制取得強有力的橫向協調。
組織工作流程。組織設計必須與組織工作流程技術保持一致。采用大批量生產技術的企業,如傳統的汽車裝配生產線,則正規化、專業化、高度集權、嚴密控制的組織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像電子商務企業,就需要具有非正規化和富有彈性的結構。
規模和生命周期。處于成長期、小規模的組織通常是非正規的,很少有員工分工和規章條例,預算和績效評價系統也常是隨機性的;而像IBM、通用電器公司等大型組織,就具有高強度的員工分工和很多的規章條例,設立了預算、控制、獎懲等方面的標準程序和系統。
組織文化。組織文化有助于強化組織在競爭環境中有效運營所必須實施的戰略和結構設計。在注重團隊工作、合作、創造性以及所有員工和管理者之間的開放式溝通的組織文化氛圍下,采取刻板、縱向的結構和嚴厲的規章條例的組織,一般難以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在組織文化、戰略、環境與組織結構之間保持正確的關系,就會有助于組織提高適應力、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