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廣闊的知識面和跨學科學習能力。本篇教師論文發表認為應當突破傳統狹隘的語文學習觀念,善于從多領域中汲取語文知識,在教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教材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多維度解讀教材內容,以廣闊的知識面啟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多方面人才。
推薦期刊:《語文學習》自1979年創刊至今,一直致力于提高中學語文教育質量、中學語文教師的教研水平及教學能力,20年多來,它以促進語文學科教育改革,面向素質教育為辦刊方向,已經形成“觀點新穎、內容翔實、思維活躍、語言典雅”的整體風格,曾被評為上海市“十佳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中國優秀語文期刊,曾獲首屆國家社科期刊優秀獎(提名獎),為全國語文期刊唯一獲獎單位。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界的品牌雜志,受到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好評和青睞。
[關鍵詞]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資源;評價體系;學習的整體性
從2001年“語文綜合性學習”被寫進《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到現在,已將近15個年頭,這些年中,教育工作者們不斷實踐、總結、完善這一課程,取得了很多的成績。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能力的提升。那么,怎樣才能開展好這一教學活動呢?筆者對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如下幾條策略:
一、堅持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整體性
美國教育家華特曾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1]82也就是說,語文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從宏觀上說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但語文并不等以生活的全部,從微觀上說語文是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是對文化的傳承。語文綜合性學習正是這樣一門把語文的宏觀性和微觀性聯結起來的課程。這就要求在實施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既要重視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又不能忽視課程的語文性,要堅持大語文觀和語文觀的有機統一。
一方面,我們要突破傳統狹隘的語文學科課程觀。語文是我們生活溝通的工具,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同時,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的知識面廣了,視野開闊了,他的閱讀能力、編寫能力、表達能力自然也會隨之提高。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就要樹立大語文觀,重視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把各學科的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使之達到一種整合的狀態。
另一方面,我們要善于在多個領域的知識中提取語文因素。我們開展綜合性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是希望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感受其中包含的道理、貫穿的情味、蘊藏的文化。在開展活動中只有把握好語文性這個大方向才不會迷失。例如,設計“黃河,母親河”這一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搜集一些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詩詞民謠,讓學生感受到母親河的地位,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同時也要讓學生關注現實,探討黃河的泛濫、污染等問題,使學生在活動中形成關懷意識。這樣的活動就涉及了地理、環保、文學等多個方面,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環保意識等等。這就很好地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宏觀和微觀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總之,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只有堅持大語文觀和語文觀的有機統一,使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語文性和綜合性達到一個和諧的平衡點,才能使綜合性學習獲得一個良好的效果。
二、以教材為核心,綜合開發利用有效課程資源
教材是生成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的基點和范例,我們進行課程資源開發的時候一定要緊密聯系教材,結合學生特點,做到對教材綜合開發、有效利用。
1.以教材為核心,綜合開發課程資源。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強調不拘泥于書本、走向生活。但這只是由于人們常常忽視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所以才一再強調,并不意味著可以脫離課本和教材,隨意地開展活動??v觀人教、蘇教、語文三個版本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每一單元的主題都是與這一單元的課文內容相關的,每個主題中的教學流程也都是精心設計的。學生通過對這一單元課文的學習會產生許多感受想法,而語文綜合性學習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表達的平臺。有了前面對單元課文的學習積累,他們的思想會得到一個升華,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表達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和生活資源。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資源是豐富多彩的,以教材為核心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可開發的相關資源。校內外場館、地方風俗民情、史跡名勝、社區活動等,我們都可以從中開發出適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和內容。
例如三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圖書館,設計了利用圖書館查找資料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使學生學會利用圖書館這一豐富而寶貴的財富。這就不失為一項很好的資源。
另外,我們在開發課程資源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邊陲小鎮,都有自身的資源優勢。農村有農村的特色,城市有城市的優勢,發掘并利用這些資源可以在教學中凸顯地方特色,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加生動鮮活。
三、完善評價體系,生成教育意義
1.重視過程評價。學生能否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取得發展和進步,主要取決于他在活動中的獲得的感受和體驗,取決于他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因此,在對語文綜合性學習進行評價時,我們應重視過程評價。而不僅僅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即使學生在活動中失敗了,也應該看到他在活動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進步和在失敗中獲取的經驗,肯定其活動價值,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總結教訓。如果有些學生敷衍了事,僅僅給出一個正確的結論,沒有認真對待過程,我們也應該把他視為失敗的。檔案袋評價就是一種重視過程的很好的評價方式。只有重視過程,才能生成教育意義,才能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得到自身素質的提升。
2.建立多維度評價標準。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有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還有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和存在智力。”[2]143這說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又都有自己欠缺的一個方面,因此以同一標準來評價所有學生也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建立起多維度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淡化自己與他人的比較,更多的關注自己相對于過去所取得的進步。這種多維度的評價標準,有利于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多方面人才。
總之,語文綜合性學習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應關注學生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審美眼光,使學生獲得獨特的體驗,得到能力上的提高,最終真正成為一門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
【參考文獻】
[1]徐曉東.綜合實踐活動的原理和開展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黃偉,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語文綜合性學習論題拓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既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及能力。在開 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自身的潛能.培養其合作學習的意識:要宏觀調控學習內容,把握合作學習方向;要指點合作學習方法,增強合作學習效 果;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