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普遍對幼兒常規教育越來越重視。對于學前教育教師來說,管理幼兒不能僅靠一些條條框框,更應該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呵護和管理他們,在日常管理中既要培養他們的紀律和班級意識,又要針對不同幼兒的特點來因材施教。本文將分析幼兒園班級常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來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為廣大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基礎。
關鍵詞:常規教育;幼兒園;學前教育
無規矩不成方圓,社會需要有條不紊的發展,就需要注意遵守規則。幼兒園常規教育就是指幼兒日常生活中要認知到的一般規則。目前我國很多幼兒園在常規教育中做的還不夠好,這其中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作為幼兒家長,在家里也要做好孩子的教育,不能對孩子過分寵愛,要盡量注重培養孩子的自律、自立意識,要能理解教師的一些日常工作,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給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作為幼兒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對常規教育的專業素養,要以幼兒的身心發展為主,充滿愛心、耐心和信心,做好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幼兒園班級常規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的常規教育則是指通過教師的引導教育和幼兒的理解、練習,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和行為,形成健康的生活、行為習慣,以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的過程[1]。
幼兒剛進入幼兒園不適應環境而產生哭鬧的現象目前在很多幼兒園中都普遍存在,幼兒從小就在家里被細心呵護著。突然讓他們從一個熟悉舒適的環境中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會出現嚴重的不適反應。通過班級常規教育有利于培養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有利于他們較快融入幼兒園的集體學習與生活,有利于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利于他們社會性的發展。教師應該基于尊重幼兒的視角,與幼兒產建立有效的情感連結,在學習常規、執行常規的過程中努力為幼兒創設常規教育的學習情境,調動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孩子們了解常規的內涵,理解常規的意義,并在親身體驗中養成常規習慣,以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班級常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家長的不理解不配合
目前在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中存在一個嚴重的矛盾就是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矛盾。目前很多家長對于幼兒的成長教育太過寵溺,幼兒園上下課全憑幼兒心情,遲到早退現象在很多幼兒園中普遍存在。很多家長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哭鬧以后就立即接走,不給老師和孩子自身一個適應的機會。家長的不理解不配合導致班級教育無法正常開展,既影響了整體教學的開展也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幼兒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恰當
幼兒進入陌生環境生活自理能力不強,一旦自身愿望得不到滿足就會采取哭泣、打滾、扔東西的方式來表達。有些老師自身專業能力、職業態度不夠專業,或者教育經驗不足,大多在班級常規教育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級條例來更好的規范孩子的日常行為,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但是很多孩子剛走出家庭就被突然要求強制性的遵守一些規定難免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和反抗情緒,一些教師不能較好的處理好孩子的天性與教條式規定之間的關系,而是采取不理睬或安慰或直接恐嚇孩子的方法,說一些"你再哭你媽媽就不會來接你了"或者"哭了會被狼叼走"之類的話來對待孩子。孩子在得不到有效的安慰照顧后會對幼兒園和幼兒教師產生恐懼的情緒,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這樣既不是幼兒園班級常規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改善幼兒園班級常規教育的對策
(一)家長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家園合作
為了幼兒能夠更好的適應園中的生活,自然離不開幼兒園和家長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一方面,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教師可邀請他們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先來體驗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或邀請一些已經學習了一年的家長來分享他們在孩子入園前的教育方法,讓家長對孩子的適應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做出相應的教育和心理準備。并可以盡可能在家中像班級環境一樣裝飾,盡可能恢復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更快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2]。
另一方面,幼兒園可通過聯系欄、開家長會、與家長電話或離園的個別交談等方式與家長溝通近階段孩子的表現,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方面還需要家長也在家多提醒的。家長應該對教師的教育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應該過分包庇自己的孩子,增加更多合理的勸解和引導。同時應該盡可能每天按時的接送幼兒,關心和照顧到孩子在回家后的情緒,認真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對不適應的問題積極解決以便孩子能夠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二)教師樹立正確的常規教育觀
幼兒教師自身要增加對常規教育的全面認識并養成寫觀察筆記的習慣,盡可能的向每位家長了解他們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家庭環境,然后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狀況出發,制定更多人性化的的活動,例如小班的幼兒,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于中班的幼兒,需要老師在教學生活當中結合一日活動認識相關的詞匯,注意一些自己言語上的贊美和批評。在對大班的幼兒進行教育時,就需要努力學習開發具有教育意義的游戲,比如有些孩子天性好動,坐不住,沒有較強的責任意識,教師可以在角色游戲中有意地讓他們扮演責任性強的角色,如醫生、交通警察等角色,讓孩子以主人的身份參與到常規規則的制定中,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形成一種常規意識,懂得分辨是非,培養他們忠于職守的優良品質[3]。
結束語
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是他們走出家庭教育后接觸的一個全新的社會環境,對于新的環境他們或多或少會感覺到陌生和不適應。作為家長,應該盡最大的可能去正確的引導他們走向社會。作為教師更應該有一顆耐心和愛心,細心呵護著這些剛邁入校園的幼兒們,用自己的教學讓他們適應學校的生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斷的去了解他們發現他們的問題,注重他們的成長和發育,幫助孩子走好教育的第一步,走向人生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夏葉.幼兒園班級常規教育管理中的對策[J].知識文庫,2018(12):113.
[2]陳景宜.對幼兒園班級常規教育管理實施策略的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7(06):74-76.
[3]盧嘉燕.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現[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 2016 (12)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孫云潔. 局部膨脹對隧道支護安全性的影響研究[J]. 隧道建設(中英文):1-10.
[2]冉建西,李文新. 中埋深膨脹巖盾構隧洞管片結構受力分析及內力特征[J]. 水利規劃與設計,2021,(07):67-72.
[3]劉小康. 黃土古土壤隧道圍巖與折疊式鋼架支護襯砌相互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21.
推薦閱讀: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