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水資源是全社會、全人類不可或缺的共同財富。正視水資源緊缺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浪費嚴重的極度不和諧的局面,努力在農業抗旱工作中真正確立節水的理念,構建節水的機制,合理選擇節水的技術體系,使農業抗旱節水從呼聲變為現實,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良好的作用,保證和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本文對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發展分區的發展對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發展分區,發展對策
1.引言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主要的自然資源之一,人類的發展,特別是生產活動和生活都離不開水。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以及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發展,水資源短缺成為全球性的問題。特別是由于水資源不足導致的干旱已成為影響農業生產的世界性的重要氣象災害,是制約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強調:“水是一種有限的資源,不僅為維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對一切社會經濟部門都具有生死枚關的重要意義”
2.我國發展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的緊迫性
我國人均水資源相對匾乏,人口占世界22%,淡水資源僅為世界的8%。由于缺水,每年國民經濟的直接損失高達2000億元。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巨大的人口壓力使中國的糧食問題在國內外引起普遍關注。由于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依靠提高單產是農業發展的唯一選擇。而在提高單產上,首先面臨的是干旱所致的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我國農業年用水量達4000億m3以上,占全國總用水量的2/3以上,其中農田灌溉用水3600一3800億m3,農業灌溉每年還缺水300億m3,水資源不足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直接威脅著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同時也引發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影響著未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展農業抗旱節水技術一方面是農業抗旱工作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緩解水資源危機,滿足生產和生活用水日益增長的需求,是實現農業增產的一個重要環節。
節約水資源提高農作物質量和產量的農業抗旱節水技術在我國一直都受到了廣泛而高度的重視。國民經濟第十一個五年綱要強調“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要把節水放在突出的位置。”可見,農業抗旱節水技術對保障國家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水資源是全社會、全人類不可或缺的共同財富。正視水資源緊缺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浪費嚴重的極度不和諧的局面,努力在農業抗旱工作中真正確立節水的理念,構建節水的機制,合理選擇節水的技術體系,使農業抗旱節水從呼聲變為現實,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良好的作用,保證和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3.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發展分區的發展對策研究
3.1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發展模式要堅持因地制宜,全面合理規劃
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的發展模式要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有計劃、有重點的開展,努力把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發展融合到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以適應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發展需要。在指導思想上以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為重點,以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為目的。在發展規模上,宜大則大,宜小則小,盡可能集中連片開發,逐步形成規模。在選擇農業抗旱節水技術形式上,可視水源、地勢和作物種植情況,因地制宜地分區選擇不同的節水措施。
河北省在節水灌溉發展重點上,應大力發展管道灌溉和加快大中型灌區渠道防滲。大石山干旱缺水地區和丘陵山地旱地,是開展節水灌溉的重點,可積極開展集雨節灌、打井抽水灌溉等;丘陵平原區應大力推廣渠道防滲,水稻種植大力推廣采用“薄、淺、濕、曬”等非工程措施;部分地區可通過建立現代化農業抗旱節水技術園區,優先發展先進的農業抗旱節水技術;有條件的山區和丘陵地區、果樹等經濟作物實行微噴灌,溫室和蔬菜大棚發展滴灌。
除采取以上主要工程技術和措施外,各分區農業抗旱節水技術對策還必須緊密結合田間節水措施、農藝節水技術、節水管理措施共同實施,才能構成完整的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系統。具體如:平地改畦,改善地面灌溉技術;旱農技術,包括配方施肥、合理倒茬、覆蓋保墑、選用耐旱品種、蓄水保水等耕作技術、搞好井渠結合的合理布局、協調地表水的調配和地下水的蓄補、搞好水源保護等等。
3.2要加快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加快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大中型灌區是水利灌溉中的重中之重。推行灌區管道化建設。從近年來國內外情況看,灌溉渠系實現管道化已成為各國灌區工程技術改造的主趨勢。河北省可在丘陵平原等有條件的地區率先開展管道輸水建設,以后逐步推廣。
大石山及丘陵山地等缺水地區發展常規灌溉不僅受水資源條件的限制,而且地形復雜,工程艱巨,田間平整土地則投入大,應首先加強雨水集蓄工程建設,解決農業灌溉水源問題,然后結合發展噴、微灌等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既可節省田間工程建設、平整土地的投入,節水增產,減少畝均水源工程費用,又可促進“兩高一優”農業的發展。
加快農業抗旱節水示范園區建設。在發展節水灌溉技術中,近年河北省以節水灌溉示范園區建設為龍頭,積極引導、推廣適合河北省實際的多種節水灌溉技術,推動全市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
3.3要加強對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管理技術的研究
河北省水稻田灌溉試驗工作名列前茅,為節水灌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近年來在農業抗旱節水灌溉試驗研究方面工作有下滑的趨勢,對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發展十分不利。因此應繼續加強灌溉試驗的各項基礎工作,特別是在水稻田灌溉用水定額研究的基礎上,拓寬試驗研究領域,加強非充分灌溉條件的用水規律和各種經濟作物的需水量、用水定額的研究,為加快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發展和農業結構調整服務,確定最佳灌水定額,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同時為河北各區域采用不同的節水灌溉措施提供定量數據。另一方面通過加大對農民進行農業抗旱節水灌溉技術的培訓,增強節水意識,掌握初步的節水技術,讓農民自覺地投入節水工程建設,以全面地推進河北農業抗旱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
重視田間用水管理和用水戶參與田間用水管理是灌溉水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田間用水管理的好壞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用水戶的參與。我國山東、山西和陜西等省積極推行支渠以下用水戶參與管理的方式,取得很好的效果。河北省近年在部分灌區開展用水戶參與管理的試點工作,通過運用市場經濟的思路,進一步深化改革,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灌溉管理中各方的責權利,使灌溉管理機構逐步成為獨立法人,農民用水戶更多地參與灌溉管理,充分調動了農民用水戶的積極性。如橫縣各灌區用水戶成立了用水者協會,直接參與灌溉用水的調配及灌區渠系設施的維護,取得了很好成效。
3.4要積極開辟河北省農業抗旱節水灌溉新水源
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采取打井開發地下水等辦法,能較好地解決當地用水困難問題;山區還可采用引山澗水的辦法,建設蓄水池,解決山上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灌溉用水,這些措施都是開辟新水源的重要途徑。發展污水灌溉是污水資源化的一條重要途徑。然而目前河北省開發污水灌溉方面應用很少,今后在開發水資源,建議要加強發展污水灌溉來解決部分地區的農業抗旱水源不足問題。
參考文獻:
1.黃才安.農業結構調整與節水灌溉.廣西水利水電,2002,(l),15一18
2.崔毅.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及應用實例.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商艾華,郭維東,黃毅等.阜新縣節水農業分區研究.節水灌溉,2006,(3),13
4.羅良國,郭鴻鵬,王瑞梅等.節水農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調研世界,200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