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耕地作為人類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包括種植業用地、休閑用地、新開墾的荒地和三年以下的廢棄地。它在提供人類生存條件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耕地價值的量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以江蘇省為例,對耕地農業資源的會計價值進行研究。在大量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從耕地資源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入手,選取相應的指標和計算方法,收集十年的數據,對結果進行比較并得出結論。
關鍵詞:耕地資源;價值核算;江蘇省
引言
隨著中國農業改革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農村城市化、工業化建設的迅速深入,耕地資源的稀缺性也日益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尤其是土地資源存在著“保護與占用”的兩難境地,因此,在“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減”的基礎上,盤活并充分利用稀缺的耕地資源,有效保護并提高耕地資產價格,在當前我國最嚴格的耕地保護體制和有效耕地保護機制下,提高農戶參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的能力已成為農村管理制度變革的主要方向。耕地資產價值核算作為農村資源資本化的基礎和關鍵,是理論和實踐中亟待探索的問題。
一、江蘇省耕地資源概況
江蘇省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臨近上海市。國土面積約10.2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 400萬。現設13個省轄市。在這塊只占全國1%面積的小國土上聚居了6%的人口,并提供了大約占全省10%以上的GDP數量。素來有著“蘇湖熟,天下足”的美名,盛產油料、棉花、蠶繭、魚類等作物,截至2021年,江蘇耕地面積6 148.39萬畝。
二、實證分析
(一)江蘇省耕地資源經濟價值
耕地資源的經濟價值就在于人們從事農業生產活動過程中所使用土地資源形成的經濟效益,當然還有通過農種糧食、各種經濟作物等所積累的經濟利潤,選取收益還原法測量耕地資源的經濟價值。具體操作是將耕地資源在特定時間內凈收益,利用還原率計算出土地價格,公式:V1=。其中,V1代表了單位面積耕地資源經濟價值,a代表著單位面積耕地純收益,r代表著土地還原率,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1.純收益計算。國家糧食補貼等政策的頒布給廣大農民群眾帶來了利好的消息,公式為:a=,其中Gc代表耕地總產值,Gf代表耕地總費用,m代表耕地總面積。本文著重選取了水稻、小麥、油菜籽和桑蠶繭這四類農作物。根據一手數據獲取的有限性,本研究根據《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計算得出2008—2017年江蘇省單位面積耕地純收益如表2所示。
2.還原率計算。所有計算過程的第一步就是土地還原率r,公式為:r=niRi+t。其中,ni代表一年內第i個利率出現的總月數,N代表了所選取的一年內所有利率出現的總月數12,Ri代表一年內第i個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t是風險調整值,用近十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平均變化幅度來替代。
(二)江蘇省耕地資源社會價值
從耕地資源在保障現有的社會生活,維護國家穩定中表現出的價值出發,將其劃分為社會保障價值與社會穩定價值,公式為:V2=Vb+Vs。其中,Vb代表耕地資源社會保障價值,Vs代表耕地資源社會穩定價值。Vb=Vby+Vbj,其中Vby代表著耕地資源基本生活保障價值,Vbj代表著耕地資源就業保障價值,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1.基本生活保障價值計算。由于在實際測算過程當中可利用的資源有限,難以獲取農民基礎生活費用等數據,因此采用替代市場法計算耕地農業資源的社會價值。在不考慮額外征地補貼和其他政府補助的情況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用于替代基本月生活費,公式為:Vby=;其中的Y是農村居民基本養老金;P代表了人均耕地面積。
2.就業保障價值測算。耕地能夠為農村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保障,帶來經濟收入,因此以城鄉居民收入為修正依據測算出就業保障價值,公式為:Vbj=。其中,K1代表居民人均生產性純收入,K2代表著人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S代表了政府為城鎮居民提供的失業保險金。
3.社會穩定價值測算。充分認識耕地資源所包含的糧食安全價值的重要性,不但有助于保護耕地,而且對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公式為:Vs=。其中,B代表著人均月最低生活保障金額,k代表了單位耕地資源能夠養活的人口數量,k=,其中l代表耕地留作口糧量,m代表耕地總面積,h代表人均糧食年消耗量。
(三)江蘇省耕地資源生態價值
依據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結合江蘇省的現實情況,對謝高地等人計算的耕地生態價值系統進行修正,計算得出耕地資源生態價值。公式為:V3=,其中V3代表耕地資源生態價值,Vx代表了中國耕地生態價值服務系數5 140.9元/hm2,L代表著社會發展階段系數,D代表著耕地資源承壓性修正系數,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1.社會階段發展系數計算。社會階段發展系數根據皮爾生長曲線模型來進行測算,公式為:L=,其中En代表恩格爾系數,計算結果得表5所示。
2.承壓性修正系數測算。用耕地面積供給(EC)與需求(EF)衡量某一地區耕地資源承壓性D=;EC=W/P*eF;EF=(T*Y/P)*yF,其中P代表五年內糧食年平均產量,W代表耕地糧食生產量,Y代表人口數;yF代表產量因子2.8,eF代表耕地等量化因子2.21;T代表人均糧食年消耗量,計算結果如下頁表6所示。
(四)江蘇省耕地總價值
將上述各類價值核算的結果進行統計匯總后,計算公式為:Vf=V1+V2+V3。其中,Vf代表著耕地資源總價值,V1代表著耕地資源的經濟價值,V2代表著耕地的社會價值,V3代表了耕地的生態價值。
推薦閱讀:耕地質量評價下基本農田劃定方法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