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我國有悠久的葡萄種植歷史,隨著科技發展及市場要求的提高,葡萄的種植方式和栽培技術發生了變革。無公害葡萄是我國加入WTO后根據食品安全國策培育出的優良產品,產量更高。無公害是基于環保和安全角度提出的標準,對無公害葡萄種植的氣象條件和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從而更好地發展無公害種植。
關鍵詞:無公害葡萄;氣候條件;栽培技術
葡萄味道清甜,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還可以用來釀酒。除了飲食之外,葡萄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葡萄的種植技術和栽培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培育出了更加綠色健康的葡萄品種——無公害葡萄。
1 葡萄在我國的種植情況概述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從亞寒帶到熱帶都有分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區因為氣候和土壤等條件的差異,所產的作物都存在不同。但是北緯53°的東北地區、熱帶的海南地區、干旱缺水的新疆沙漠都分布著葡萄種植產業,且我國主要的經濟城市都有葡萄生產加工產業鏈。
我國不僅有得天獨厚的葡萄生長和種植條件,而且葡萄和以葡萄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在市場中的需求非常大,在農業發展致力于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的今天,我國的現代葡萄產業鏈不斷向縱深發展。但是隨著葡萄生產環境的變化,很多葡萄及相關產品的品質受到了影響,而這與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民群眾所要求的食品安全相矛盾[1]。
隨著我國工業迅速發展,工業在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改變了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同時工業生產所帶來的工業“三廢”對人們生活以及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現代農產品的附加值不斷提高,農民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并未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也未遵循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在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化學物質,對人們生活、食品安全、生態環境都造成了威脅,這種威脅可以稱之為公害。葡萄經濟的發展不僅對葡萄種植產地和果農有一定的好處,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改善當地人民生活,還會隨著葡萄的售賣和加工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為物流運輸、食品保存、加工企業等帶來利潤。在利益驅使下,我國葡萄的質量曾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下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無公害農作物應運而生,無公害葡萄種植也逐漸興起。
2 無公害葡萄種植的必要性及發展現狀
無公害葡萄指不會對人們生活、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等造成威脅的葡萄,而且生產條件更加嚴格,葡萄的品質更高。這里對品質的定義是從安全環保的角度出發的,也就對葡萄的種植環境等自然因素、葡萄生長過程中的人工培育工作以及最終產出葡萄的成分含量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不同于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無公害葡萄的概念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將保證食品安全作為基本國策而提出的概念,目的是保證葡萄的食用安全,滿足大眾消費要求。無公害葡萄種植的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證食品安全及人民健康,更有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增強外貿優勢。現如今,我國的無公害葡萄種植流程已經有法可依,并且相關葡萄及其附加產品的產量也不斷上升,很多城市的綠色食品研發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但無公害種植技術的推廣和實施仍然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我國的無公害葡萄種植依然面臨管理和產銷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氣候條件和栽培技術進行理論研究,以科學理念和科技手段提高無公害葡萄的產量與質量,更好地推動我國葡萄種植和加工產業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2]。
3 無公害葡萄種植的氣象條件和栽培技術
3.1 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
無公害葡萄是綠色健康食品,其生產和種植的基本思想就是減少人為干預,遵循作物生長的自然規律,而不是迎合市場需求,追求經濟效益。因此這里的條件更多指的是自然條件。
首先是溫度。葡萄生長對于氣溫的要求比較高,溫度因素又包括氣溫和積溫。從發芽、開花、生長再到結果,葡萄在不同階段最適宜的溫度為10~30 ℃;從積溫角度看,葡萄最適宜的溫度為10 ℃以上,比如我國東北地區有葡萄的集中產業基地,但當地的自然溫度并不適合葡萄生長,因此需要挖定植溝,加入生根粉掩埋植株,幫助葡萄過冬。
其次是陽光。任何植物都需要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長,且葡萄屬于喜光作物,保證葡萄生長期的光照時間及光照強度非常重要。
再次是降水。水分因素是任何作物生長所必需的,葡萄在生長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水分并且水量要適中。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于季風氣候,降水不均勻,旱澇災害頻發,因此依靠自然條件為葡萄提供水分極易出現過多或過少的情況。水分過多時,葡萄就會處于潮濕的狀態,不利于正常發育和結果,也會出現病蟲害問題;水分過少會影響葡萄的光合作用,影響葡萄品質,甚至導致葡萄不能食用[3]。
3.2 葡萄園的選址
葡萄屬于常見且高產量作物,因其適應力很強,所以在我國的種植面積廣泛。要想使葡萄生長茂盛、產量高、品質好,產生較大經濟效益,需要對葡萄的生長環境進行細致選擇,因此要重視葡萄園選址。
在選址過程中,首先要對自然環境進行全面檢測,無論是土壤、水源還是空氣,都不能受到嚴重的工業污染,這是保證葡萄無公害的首要條件。葡萄種植地應保證一定的光照時長,例如新疆的氣候干旱,無法保證葡萄生長所需的水分,但是新疆的氣候條件特殊,晝夜溫差較大,白天強烈的日照和極少的降水給光合作用提供了良好條件。在夜間,溫度驟然降低,葡萄進入自我保護狀態,呼吸作用微弱,積累的糖分遠遠大于消耗的糖分,所以才能生產出暢銷全國的新疆葡萄。葡萄生長所需的土壤相對比較貧瘠,不同品種的葡萄適宜不同類型的土壤,而且對于土壤酸堿度的要求范圍較廣,因此葡萄對土壤的要求并不嚴格,但需要注意土壤改良。要讓葡萄處于自然條件之下生長,遠離工業生產基地、人流密集的大城市,并且要方便對降水進行人為干預,不能選擇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