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農作物指指農業上栽培的各種植物。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樹木)兩大類。可食用的農作物是人類基本食物的來源之一。“人以食為天”,表達了人與食物的關系,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給人類帶來健康。食物的自給自足,才是一個國家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科學的科技生產技術,以及新型工業制造出來的能輔助農業生產的機械設備。
關鍵詞:農作物,農業科技,農技師論文
隨著農業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已越來越引起普遍關注,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問題便是其中爭論的焦點。所謂轉基因植物,就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外源基因導入到需要改良的生物體的基因組中,使之產生新的性狀,如抗蟲、抗病、抗旱、抗寒、高產、優質等,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不過,由于轉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可通過植物的花粉或種子等途徑在種群之間漂移擴散,有可能產生超級雜草或使其他植物的性狀發生意外的變化,并給人類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帶來威脅,因此,如何解決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就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1重慶市主要農作物的比較優勢
1.1效率比較優勢
1)在所有農作物中,稻谷、玉米、大豆、馬鈴薯、油菜籽具有效率比較優勢,但效率優勢不明顯,優勢指數均小于1.46,且5種作物的效率優勢指數總體都呈下降趨勢,其中,玉米的效率優勢指數已降到1.06,繼續下降將不再具有效率優勢。2)小麥、花生、甘蔗、蔬菜具有效率劣勢,且劣勢越來越明顯。3)烤煙效率優勢不穩定,效率優勢指數在1.0上下波動。
1.2規模比較優勢
1)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重慶市的稻谷、馬鈴薯、油菜籽、烤煙、蔬菜等主要農作物具有規模比較優勢,規模優勢指數總體都大于1。其中,馬鈴薯具有明顯的規模比較優勢,每年的規模優勢指數均大于3,且規模優勢指數呈先增后減趨勢;稻谷規模優勢指數呈下降趨勢,油菜籽規模優勢指數變化不穩定,總體呈升高趨勢,烤煙規模優勢指數呈先增后減趨勢,2011年較2005年規模優勢指數減少0.12,蔬菜規模優勢指數呈上升趨勢,2011年較2005年規模優勢指數增加0.47。2)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小麥、玉米不具有規模優勢,且規模優勢指數呈下降趨勢,2011年較2005年規模優勢指數分別下降0.3、0.12。3)大豆具有規模劣勢,總體看其規模優勢指數呈上升趨勢;花生具有規模劣勢,且規模優勢指數比較穩定,歷年變化不大;甘蔗具有明顯的規模劣勢,且規模優勢指數變化不大,在0.1~0.09波動。
2綜合比較優勢
稻谷、馬鈴薯、油菜籽、烤煙、蔬菜具有綜合比較優勢。其中:馬鈴薯具有明顯的綜合優勢,綜合優勢指數均在2.0左右,但綜合優勢指數呈降低趨勢;稻谷綜合優勢不明顯,綜合優勢指數在1.18~1.31,且呈下降趨勢;油菜籽和烤煙綜合優勢指數呈不穩定的波動趨勢,綜合優勢指數分別在1.15~1.22和1.15~1.44;蔬菜綜合優勢指數呈上升趨勢,但比較緩慢,2011年的綜合優勢指數較2005年升高0.12;相對于全國,重慶市的小麥、玉米沒有綜合優勢且綜合優勢指數均呈下降趨勢,與玉米相比,小麥的綜合劣勢更明顯;大豆具有綜合劣勢,但綜合優勢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花生不具有綜合優勢,綜合優勢指數變化不穩定,總體在0.55~0.63變化,與其他不具有綜合優勢的農作物相比,甘蔗綜合劣勢最明顯,且綜合優勢指數總體呈下降趨勢。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重慶市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呈下降趨勢;除甘蔗之外,其他9種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均呈上升趨勢;稻谷、大豆、馬鈴薯的單位面積產量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重慶市10種主要農作物中,具有效率優勢的作物是稻谷>大豆>馬鈴薯>玉米>油菜籽>烤煙;具有規模比較優勢的作物是馬鈴薯>烤煙>蔬菜>油菜籽>稻谷;具有綜合比較優勢的作物是馬鈴薯>烤煙>稻谷>油菜籽>蔬菜。3)重慶市具有綜合比較優勢的作物與具有規模比較優勢的作物一致,與具有效率比較優勢的作物則不盡相同;具有規模比較優勢的作物與具有效率比較優勢的作物也不一致。
3.2建議
1)以充分利用有限資源、發揮區域生產優勢、合理配置生產資源的原則為依據,從上述結論出發,鼓勵具有綜合比較優勢的作物生產,但各作物的種植面積分配要合理,具體可依其經濟效益、單位面積產量的變化趨勢、市場需求動向等作為參考。2)從效率優勢指數看,重慶市10種主要農作物效率優勢指數總體均呈下降趨勢,尤其是蔬菜作物,效率優勢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其具有非常明顯的規模比較優勢,而且處于遞增趨勢,因此,重慶市農業的發展應當更加重視農作物生產效率的提高,以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3)由于大豆的單位面積產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可以適當加大大豆的生產規模,以提高其綜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