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農業核心論文發表網美國和歐盟有機農業政策比較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 要: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采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文章發表在《沈陽農業大學學報》上,是核心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農業政策,比較研究, 啟示

  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逐年增加。全世界進行有機農業管理的土地面積已超過2200萬公頃。此外被各種認證機構認證為“野生收獲植物”的面積有1070萬公頃。有機產品市場不但在歐洲和北美(全球最大的有機市場)拓展,在其它一些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也持續擴大,其中西歐和美國大約1%左右的農民在從事有機農業的生產,在美國,有機農場遍布全國各地。

  石油農業對實現我國糧食自給,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石油農業也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諸如環境污染、食品安全、自然資源浪費等。現有的石油農業發展模式已難以肩負起破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等“三農”難題的歷史重任,也難以支持經濟、社會、環境的長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因此,江蘇省委、省政府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這是江蘇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課題。

  鑒于石油農業日益突出的副效用,世界各國紛紛尋找替代農業發展模式。興起于 20 世紀 70 年代的有機農業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替代農業模式。

  1 美國和歐盟的有機農業發展現狀。

  1. 1 美國有機農業的發展。

  基于美國有機農業多年的發展經驗和教訓,美國農業部于 2002 年 10 月正式頒布實施美國有機食品生產標準。標準促進了美國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產品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該標準綜合了過去幾十年的美國農業耕種、生物法和機械化的具體實踐,并且有效地促進了資源循環利用、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4]160。

  根據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中心( ERS) 數據,2005 年,美國 50 個州都有經認證的有機農場。新鮮農產品是有機食品產業體系中的最暢銷產品。

  1. 2 歐盟有機農業的發展。

  歐盟是有機農產品的另一主要產區,歐盟和美國一舉占據全世界有機食品銷售總額的 95%。歐盟的有機農業發展比美國略早,1990 以來,歐盟的有機農業發展同樣迅速,有機食品的年均銷售額增長率達到 7. 8%。2003 年,歐盟有機食品銷售額達到 130 億美元( 2007 年達 230 億美元) ,人均零售額大約 34 美元。2003 年,歐盟擁有 510 萬公頃的經認證的有機農田和牧場,占所有農田面積的 3. 9%,有機農場有 134 434 個。在歐盟大多數超市里都能買到有機食品[1]2-7。食品安全和健康是歐盟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的首要考慮要素,其次是口味、環保和動物福利[3]5。

  2 美國和歐盟有機農業發展政策的比較研究。

  美國的有機農業發展政策。

  農業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河北農業科學》創刊于1992年,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全國統一刊號:CN13-1197/S,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8-1631。

  美國政府主要采取市場導向型的政策,或者說是需求方面的政策( Demand-side Policy) 來發展有機農業。具體就是通過國家標準和資質認證等方式促進有機農產品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盡管美國政府除此之外還實施一系列扶持性政策來促進有機農業和農產品發展,比如,為有機農業研究、教育以及市場化提供聯邦或者國家保障基金等。但是美國政府認為政府扶持性政策具有局限性,盡管近年來其比重還有所上升,但此類政策不是美國有機農業政策體系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美國政府盡管承認有機農業帶來的諸如環境收益、社會效應等方面的積極影響,但同時也堅持認為有機農業為生產者拓展市場創造了新機遇,有機食品在本質上是為消費者提供多樣選擇性的差異化商品,其發展要遵循市場內在規律,促進和保持良好的市場需求是其政策核心[1]1[3]21。所以,美國的有機農業政策體系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部分,規范性政策體系和支持性政策體系。

  1. 1 規范性政策體系。

  1990 年,美國農業部根據《有機食品生產法》( OFPA) 開始為美國有機農產品和食品制定國家標準,這部法案同年經美國國會通過。“有機食品生產法的三大目標: 一是為有機產品的營銷制定標準; 二是使消費者確認有機產品達到了穩定的標準; 三是促進國內各州間的貿易。”[3]3該法案規定有機農產品生產要關注土壤的肥力并且規范施肥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法案還包括環境和人類健康標準,以此來評估有機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物質是否達標。2002 年 10 月,美國農業部頒布的國家有機標準正式開始實施,其目的在于“給予消費者對作為有機食品出售的合法性的信任,允許針對違反這一標準的行為予以法律手段打擊,增加有機食品的供應量和種類,以及促進有機食品的國際貿易。”[5]1美國國家有機標準( NOS) 規范了生產和處理農作物、牲畜以及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使用方法、實踐操作以及投入物質。這些標準要求有機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的每一個方面都要符合《有機食品生產法》的規定,并且清楚地闡明在有機生產過程中諸如基因工程、污水污泥、殺蟲劑等技術和物質不能被使用[4]160。

  美國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國家標準和特定產品標簽加強對有機農產品的監管,這些舉措增強了消費者對該類產品有機身份的辨別力,從而降低了商務成本,也大大促進了有機農產品的市場需求以及有機農業的健康發展[1]2。

  1. 2 支持性政策體系。

  支持性政策體系與美國有機農業政策的新方向相關。盡管美國政府堅持自由市場下的有機農業發展政策,但他們也意識到補貼有機農業的重要性。在過去的幾年里,美國農業部相關機構已開始擴大對有機農業的支持項目。2002 年,美國農業安全和農村投資法案中,首次出現了幾個直接資助有機生產者研究和技術協助規定,主要包括: “認證成本共享支持、研究和技術協助、保護措施、市場營銷評估的豁免、出口促進、農作物保險以及其他激勵措施等。”

  3 對江蘇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啟示。

  通過以上比較研究,對江蘇現代高效農業發展有以下幾點啟示。

  3. 1 政府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培育、擴大有機綠色等優質農產品市場。

  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有機、綠色等農產品的認證和監管,提升品牌效應,提高市場對現代高效農產品優質、環保、高端的認同感。進一步增強檢測檢疫和疫病防控服務能力。以省、市、縣區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檢測中心等機構為主體,向生產基地、農業生態園區、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等延伸; 進一步健全防控與檢測網絡系統,優化設備、技術和人員配置,提升防控和檢測能力,完善日常檢測和應急反應機制,著重啟動和加強病死畜禽無公害化處理工程建設,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標準培訓,逐步建立可追溯的農產品生產檢測監控制度,構建從生產、加工到運輸、銷售一體化的監管體系,切實保證綠色農產品的品質和標準,不斷增強消費者信心,擴大市場需求,提升優質高效農產品市場份額。

  3. 2 政府應加大農業研發和技術推廣投入,提升農業生產的科技和管理水平。

  大力發展農業生物高新技術、信息高新技術、農業資源和環境工程高新技術,以及現代農業管理高新技術[8]。加快完善和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生產的集成管理水平。我省應以優質高效特色新品種和適用配套技術、節能環保、優質高效高產新技術和新模式研發為主導,以骨干企業為依托,省、市、縣區三級技術系統為支撐,在農業各主要產業和主導產品領域,分別扶持建設或提升重點研發中心或研究所,著力提高科技進步與創新發展能力。結合國家省、市級農業重點攻關項目和農業高新企業及研發中心建設,鼓勵和支持引進外來智力和實用緊缺人才,加強產學研結合,提升農業創新發展和科技支撐能力。

  中國有機農業起步于上個世紀90年代。據《2013-2017年中國有機農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機產品以植物類產品為主,動物性產品相當缺乏,野生采集產品增長較快。

  農業論文發表網提醒您:《沈陽農業大學學報》創刊于1956年,是沈陽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學學術期刊,每年出刊6期。主要刊登農業工程、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動物科學、生物學、林學、食品科學等方面的專論、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研究簡報、實驗技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斗六市| 德州市| 龙陵县| 遂溪县| 通辽市| 蓬溪县| 静乐县| 历史| 雷山县| 海门市| 西青区| 阜南县| 罗城| 新河县| 监利县| 鄂托克旗| 玛多县| 连云港市| 鸡东县| 清镇市| 阿克陶县| 泰顺县| 揭西县| 磴口县| 蓬安县| 茌平县| 青川县| 宁化县| 于都县| 洛南县| 广东省| 全州县| 金山区| 常州市| 恩施市| 鄂伦春自治旗| 枝江市| 蒙阴县| 泸西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