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基于校企合作視角的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9-26瀏覽:

  [摘 要]校企合作是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但同時也面臨很多困境,例如起步晚,校企關系不夠緊密,利益共同點偏少,對在校大學生工作價值觀的關注少等等。該文在探索符合企業招聘習慣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礎上,發掘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徑。

  [關鍵詞]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商科專業;工作價值觀;人才培養路徑

  2010 年召開的全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高等職業教育。會上,交通運輸部、江蘇省教育廳、寧波市人民政府、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分別做了交流發言。江蘇省教育廳強調,要積極創新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廣泛參與、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2016 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 42.7%,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專業教育職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功底且具有實踐技能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希望為企業輸送其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求應用型本科高校必須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的進程,讓大學生盡量縮短踏入社會進入單位適應崗位的時間和過程。尤其是在中國本土企業發展壯大的今天,無論是其數量還是其規模,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但同時本土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整體素質偏低、資金不足、人才匱乏,缺乏進行技術技能創新的條件。

  這些情況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獨立學院的發展來說是契機,其理由是如果能夠在人才培養這條路上探索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中國高等教育的組成中自然有獨立學院的一畝三分地。但是,這也要求獨立學院既不能照搬母體大學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思路,也必須有別于高職院校培養一線技術人員的辦學目標。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下文簡稱“我校”)作為江蘇省的一所獨立學院,是江蘇省本科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充分發揮母體大學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和獨立學院民辦靈活機制的綜合優勢,積極探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近幾年,我校商科專業圍繞社會市場需求,積 極聯系企業,結合辦學層次和生源特點,不斷調整專業培養目標,探索和實踐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路徑。

  一、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獨立學院大都只有 20年左右的發展史,比較年輕。在其初始階段主要依賴母體大學的師資隊伍,由母體大學的學科帶頭人或系主任牽頭理順專業培養方案,指導本專業自有教師進行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規范教學管理流程,夯實基礎。這個階段往往照搬沿用母體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地,獨立學院意識到依賴母體大學的“光環”成長是不夠的,實現差異化分層次發展才是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獨立學院在重點本科高校、民辦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的同一個專業分別選取若干樣本高校進行比較分析,研討其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詞,探尋自身專業發展的差異化道路。這個階段考慮錯位發展,逐步與母體大學剝離;最近幾年,獨立學院順應市場變化,組建了由高校教授、企業高管和資深行業人士等構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專業建設研討會,對專業設置、調整、調研、建設、質量等方面進行研討論證,為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和組織基礎。這個階段需要考慮個性發展,凸顯特色。比如我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到第三個發展階段,在經歷了前面從沿用到微調再到變革,逐漸明晰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邏輯思路,構建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維導圖(如圖 1所示),接受了江蘇省 2017年獨立學院專業綜合評估的檢驗。

  獨立學院應該走出傳統的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桎梏,積極開展應用型教育,培養面向地方、面向基層的本科層次的知識應用型創新人才,區別于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崗位型和技能型應用人才。我們獨立學院培養的學生,應該能夠面向整個社會生產生活領域中的行業和職業群,有較強的普適性,而不是僅僅面向某個崗位需求。所以我們在對學生知識、技術、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上,不能過于追求某一細分領域的熟練程度或者某一具體崗位的操作能力,而應該定位于讓學生既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基礎、應用型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具有運用專業知識去解決實踐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2018 年,我們課題組分別召開了行業企業負責人研討會、各專業在校生人才培養方案滿意度調查、往屆優秀畢業生訪談以及 211 高校相關專業負責人研討會,并從 51job、智聯招聘等眾多招聘網站中提取相關初級崗位的任職資格與技能要求關鍵詞,目的就是提煉出商科專業應該培養的主要能力,倒推出應該開設的主要課程,構建應用型本科專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前期所有的調研完成之后,課題組提煉出了商科專業應培養的7項主能力、62項子能力,如表1所示。

  商科類學科屬于綜合性應用型學科。我國高校商科專業的實踐教學理念、基礎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主要偏理論,尤其是在本科階段。在課程體系構建上,我們商科專業更關注學科知識邏輯,但忽略職業能力建構的邏輯,將課程設置的重點放在學科知識的建構和完善層面,很容易導致學習內容繁、難、舊等,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在教學上也更容易側重于知識的灌輸,從而忽略了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我校商科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上,從 2015年開始進行了較大的改革與創新,在結合行業、崗位對專業能力與素質要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大幅度減少理論學時,穩步增加實踐實驗學時。從四年的嘗試來看,學生在動手能力、思維拓展能力以及項目運作能力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還沒有形成質的飛躍。事實上,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對于我們商科專業來說,一定是人才培養方案中必須滲透和不斷增強的部分。

  二、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

  商科專業在探尋應用型人才培養差異化發展道路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

  (一)應用型本科商科專業的校企合作起步較晚,推進過程困難重重

  國內的很多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已經摸索走過很多年,在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開發與學生頂崗實習等方面都有較為成熟的經驗。例如,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十年前就開始與中興通訊共建實驗室、培訓師資,2008年雙方合作成立了NC學院, 到2012年合作組建了中興學院,一步步將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的功能定位逐漸明晰。當然,他們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可能更偏向技能型人才,針對關聯的單一職業,人才需求量也比較大。獨立學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決定了其培養出的人才在就業時要有更強的適應性和更大的彈性,這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所以,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獨立學院為了實現這個定位,在校企合作推進過程中,需要選擇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有一定崗位普適性的企業。而商科專業更是存在專業學生基數大與單個企業實習生接納量小的矛盾。

  (二)校企雙方關系不夠緊密,雙方合作無法深入雖然多數校企合作項目都會簽訂合作協議,然而協議的內容抽象、空洞,缺乏可操作性的指標,這往往使協議無法真正得到有效實施。大部分的合作表現為只顧眼前問題的解決,比如只有在需要實習生、推薦就業、頂崗實習等時,相關人員才進行溝通,其目的性和指向性單一。校企雙方參與合作的人員相互接觸不多,且專業和企業都沒有專門的崗位跟進校企合作,更沒有專業人員進行校企合作的階段性診斷,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在我校商科專業校企合作推進過程中曾出現合作企業發生收購重組事件,使得對接人員崗位發生變化,從而一度影響了校企合作的進程。

  (三)企業與學校直接獲利的兼客性校差,動力不足,利益共同點偏少

  校企合作畢竟不是福利性的社會公益活動,它往往是一種資源與資源的策略組合,以實現雙方利益的帕累托最優,這也是校企博弈的均衡。雙方更多是站在自己

  三、探索符合企業用人規律的商科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獨立學院從戰略布局層面需要著力推進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參與的各項制度建設,落實到專業層面的主要是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制度,并且需要規定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中來自地方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和其他合作方的代表應占有一定比例。建立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專家參與的學科專業設置評議和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訂制度;研討建立社會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鼓勵專業與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實習基地、創業基地,共同開發教學資源;探索建立分院和行業企業共建共管二級學院或專業(群)制度,進行二級學院混合所有制試點。而對于商科專業來說,還需要結合專業背景和行業特點,考慮企業的用人規律,有針對性地開發人才培養路徑。例如,我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過程經歷了幾年的淺層次合作,每年穩定地向企業輸送為數不多的實習生,逐漸構建起與企業的聯系,從校企合作弱關系慢慢轉化為校企合作強關系,目前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合作模式,如圖2所示。

  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獲益,而忽略了讓對方受益。缺乏內在動力的校企合作,難以確保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實質性變革和可行性落地。

  (四)缺乏對95后、00后大學生工作價值觀的關注

  目前在校大學生多為95后,從2018年開始出現了第一批00后的大學生。和十年前的大學生相比,95后大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多樣化的訴求,其工作價值觀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職業選擇的自主意識增強、職業接受范圍不斷擴大、職業理想遠大,另一方面表現為個人本位主義較強、盲目自信、缺乏腳踏實地的韌性。當校企雙方熱火朝天地研討著合作的各種可能性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合作過程的重要參與者。缺乏對在校大學生工作價值觀的了解和掌握,也是阻礙我們校企合作有效推進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我校商科專業在推進校企合作培養實習生計劃的時候,專業與企業的對接非常順利,為學生爭取到了學習的機會和較好的實習生福利,企業是知名外企,但是自愿報名實習的學生寥寥無幾,后續企業又組織了兩次進企業參觀學習,報名人數才略微有所增加。

  但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專業。例如,國貿和市場專業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接觸比較多的是電商類的企業,這類企業的實習生需要具備電商平臺運營能力和客戶交流能力,而且這類企業的用人需求會出現短期高峰,因此,這個專業的人才培養可以考慮“學校課程+校企合作實踐周+企業實習"三段式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學校課程圍繞通識、基礎、核心、選修等幾個方面展開;校企合作實踐周主要針對企業短期用人高峰需求,每學期可以提前做好計劃,安排1-2個固定實踐周進行對接,讓學生既能短期感受崗位工作內容,也能迅速將其工作體驗反饋到課堂學習中;企業實習則可以放到高年級,與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就業創業訓練、職業生涯規劃甚至教師的下企業鍛煉結合起來,延長企業實踐周期,為學生就業作好準備。校企合作實踐周可以作為橋梁解決校企合做教育的銜接問題,這樣既能逐步提高商科專業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創新能力,又能滿足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漸進性雙向選擇需求,提高實習就業匹配率。

  事實上,三段式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課程安排、教學過程、學生成長等方面,可以逐步實現學生走向實踐、走向項目、走向企業、走向社會的無縫連接式培養。如果尋找到合適的企業伙伴,建設合理的、可實施的校企合作實踐課程,這種模式其實可以適用于更廣泛的專業群。例如,很多制造業企業在每年的3-4月份會出現用人高峰,工科專業在推進校企合作和開發人才培養路徑的過程中應該把這個用人規律考慮進去;而現下發展迅速的電商平臺企業在雙十一、雙十二、418.818等具有電商屬性的時間段會出現用人高峰,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商務英語等專業在規劃人才培養方案與明確培養標準的時候需要通盤考慮。四、構建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

  (一)明確商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與課程設置應用型人才培養標準的建立必須與行業發展相吻合。可以通過相關行業企業調研和與行業人士進行訪談的形式明確該行業的人才需求,將行業人才需求規格和崗位職業能力標準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中。例如,從事產險或壽險公司的工作首先要掌握保險學中最核心的專業知識,如保險合同、保險的基本原則、保險的業務種類等,因此金融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必須設置保險學基礎課程。

  教師同時要針對行業“持證上崗"的基本要求,將課程教學內容與行業從業資格考試進行有效關聯,加強課堂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要求的吻合度。比如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商科專業都可以找到與之匹配的行業從業資格考試,根據考試內容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也可讓學生將考證換成課程學分,這樣既符合工學結合的原則,又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將工作價值觀教育融入課程思職目前在校的95后大學生,已經或者未來要進入大學接受教育的00后大學生,我們對他們的了解太少。加強與在校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成為回歸常識和回歸初心的重要舉措。可將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工作價值觀全面滲透進高等教育的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

  (網絡空間)。要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可以將工作價值觀和相關的專業知識進行有機結合。要不斷發揮第二課堂的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功能,通過文化觀念融合,豐富校企合作的工作價值觀教育內涵;讓學生通過實踐環節參與,接受校企合作的工作價值觀教育。要著力提升第三課堂的網絡教育內涵。95后大學生易受網絡傳播的影響,獨立學院和企業需要研究如何將富有時代氣息的工作價值觀融入學生的網絡生活,例如開設正向傳播工作價值觀的公眾號、論壇、貼吧、直播間等等,主動了解現代學生的思想動態、價值觀;建議教師在微博、微信、QQ空間鏈接企業網址及行業網站,開拓學生專業視野、傳播企業文化等等。

  實踐表明,工作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開展能幫助專業更好地認知學生,也讓學生更好地認知自我,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學生盲目自信、眼高手低的現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只有將學生的特點與企業的需求都考慮進來,才有可能使最終制訂出來的人才培養方案接地氣、可操作。

  (三)強化“雙師型”教師培養之路

  著力打造“上得了講堂下得了企業”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這個橋梁紐帶,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的不僅僅是學生,更需要教師下企業實踐。“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可以采取掛職、跟班、短期培訓、項目合作等形式,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要求下企業的教師深入企業,切實參與經營管理,發揚不怕苦的精神,以企業人員的身份要求自己,接受企業員工制度管理;安排教師以半脫產形式參與企業科研項目及科研活動;支持和鼓勵專業教師在企業中和社會上兼職,參加各類職工培訓和技能鑒定等活動,幫助教師獲得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從企業聘請既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又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或聘作兼職教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打造需要學校給予政策引導與福利鼓勵,重視關注與解決教師在生活與工作中的困難。

  積極推進校企深度合作,要基于“雙贏”的角度去思考和制定相應的政策。只有充分發揮校企合作過程中的資源共享優勢,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才能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李福亮,高雙喜,張麗媛,轉型背景下獨立學院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7):189-191+199.

  [2]譚艷斌,依托校企合作平臺構建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2):238-242.

  [3]張年友,獨立學院以就業為導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7):33-34.

  [4]戴波,張曉明,校企協同構建產學研合作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J].中國科技產業,2015(5):33-35.

  [5]吳新玲,陳書星,獨立學院商科專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研究現狀及展望[J].赤峰學院報(自然科學版),2016(4):248-250.

  [6]馮維波,姚開安,孫爾康,獨立學院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10):21-23.

  [7]朱廷瑞,獨立學院創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5):19-21.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基于校企合作視角的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ke-jian.com/mianfeiwx/59733.html

國際期刊論文 SCI/SSCI選題匹配!

選擇豐富服務快速通過率高一鍵快速領取私人專屬發表方案!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高邑县| 文成县| 宁海县| 永川市| 天台县| 巨鹿县| 凌海市| 汶川县| 宁都县| 澄江县| 凌海市| 万年县| 岐山县| 承德县| 衡东县| 香格里拉县| 武隆县| 饶河县| 乌拉特前旗| 宁德市| 徐州市| 迭部县| 容城县| 常德市| 鄂尔多斯市| 绥德县| 湘阴县| 邻水| 旅游| 托克托县| 阳江市| 曲靖市| 东光县| 西和县| 逊克县| 芒康县| 江西省| 错那县| 岱山县|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