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9-09瀏覽:次
摘 要:導視系統具有為瀏覽者提供導向、指示或說明等功能,可以在公共空間中發揮重要作用,是公共空間人文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此,文中設計基于視覺傳達的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設計的視覺信息傳達流程為:瀏覽者從導視系統視覺信息傳達要素中感知不同信息獲取短時間記憶,經由數次信息認知加工后產生相應的意識與情緒狀態,瀏覽者根據自身經驗判斷這些狀態,得到有效的決策;再根據決策,瀏覽者做出相應反應。導視系統視覺信息傳達要素包括圖形、文字與色彩三部分,利用國際通用的圖形符號、不同色彩之間的對比關系、文字(內容、語種、結構與字體)設計之間的合理布局向瀏覽者傳達導視信息。實驗結果顯示,該導視系統可將關注時間降低 3.2 s以上,有效提升瀏覽者的游覽效率與游覽體驗。
關鍵詞:導視系統;視覺傳達;公共空間;傳達流程;信息感知;導視信息
Abstract: Guide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providing guidance, instruction or explanation for visitors, and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ublic space. It is a main part of public space humanistic design. On this basis, the color guide system based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is designed for public space. The visu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designed. The viewer perceives different information in the visu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lements of the guide system to obtain the short -ternmemory. After several times of information cognitive processing, corresponding consciousness and emotion states are generatedThe viewer judges these states according to his own experience and gets an effective decision. According to the decision, the viewer makes a corresponding reaction. The visu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lements of the guide system include three parts graphics, text and color. The guide information is conveyed to the visitors by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l graphic symbols the contrast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lors, and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text (content, language structure and font desig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reduce the attention time by more than 3.2 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xperience of visitors effectively
Keywords: guide system; visual communication; public spac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perception; guide information
具有媒介功能的色彩導視系統是公共空間信息輸送的方式之一[1],其主要由旅游文化導視、商務導視和交通行政導視等部分組成[2]。公共空間內的路牌與建筑、設施等指示均涵蓋其中,由此構成了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公共空間的人文形象,不僅對公共空間的人文設計有所貢獻,還能滿足公共空間中人類不同需求的功能[3],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由此可知作為人類導向判斷的有效工具,導視系統設計的優劣對于社會文明與經濟發展正在產生重要的影響。
視覺傳達是依賴于視覺并以二度空間圖像為視覺媒介[4],通過“看”的形式進行交流和利用視覺語言傳達信息的一種技術[5]。本文將視覺傳達技術應用于色彩導視系統,設計基于視覺傳達的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通過圖形、色彩與文字實現準確、高效的傳達導視信息。
1 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設計
1.1 基于視覺傳達的視覺信息認知
瀏覽者基于色彩導視系統進行理解、判斷與決策獲取導視信息的過程即視覺信息的認知流程[6]。視覺信息認知流程與計算機工作理論基本相同,瀏覽者通過色彩導視系統實現視覺信息的加工與認知。色彩導視系統內視覺信息的輸入/輸出與決策是一個復雜的認知環節,瀏覽者與色彩導視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保障導視信息能夠有效地被瀏覽者接收,并便于瀏覽者清晰、迅速地根據導視信息進行詳細分析與判斷決策[7]。
圖 1 所示為基于導視系統視覺信息傳達要素的視覺信息傳達流程,由此可知該流程由四個環節組成[8],分別是信息輸入環節、信息認知加工環節、決策環節與行為反應環節。
1.2 導視系統視覺信息傳達要素
當前,科技與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基于視覺傳達的色彩導視系統在公共空間設計過程中尤為重要,為使公共空間更具美感,其導視系統需存在以下特性":方便快捷、準確、高效。因此,基于視覺傳達的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將建筑學、社會學、新聞學、美學、環保概念等諸多學科知識相結合,通過圖形、文字與色彩要素的合理布局,描述公共空間印象要素一節點、標志、邊沿、道路與區域,由此構建一套完整的導視系統設計方案。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視覺,基于人類視覺習慣設計出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并通過美觀、科學的圖形導向符號將信息傳達給人們。
1.2.1 圖形
人類視覺存在“經驗”特性11對于任意形狀的視覺認知均是以過往海量視覺經驗為基礎。基于這一習慣,在進行導視系統設計過程中盡可能地使用普遍認知一致的圖形或圖像,以此提升受眾范圍,使瀏覽者快速領悟圖形所描述的信息。
導視系統內的圖形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導視系統外部邊緣形態和內部傳達信息所用圖形"。作為公共
空間視覺信息傳達的載體,導視系統外部邊緣形態在以往的設計過程中通常被忽略,導致大量公共空間導視系統外部邊緣形態基本雷同,缺乏想象力與創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將導視系統外部邊緣形態理解為深層內涵的一種體現形式。在部分具有特色的公共空間中,導視系統外部邊緣形態若能夠與建筑特色相匹配,則可更充分呈現該公共空間個性特征。作為導視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導視系統內部傳達信息所用圖形在較早期的設計中具有形象各異的特點,后隨著國際間溝通交流的提升,部分圖形已經演變成國際通用的圖形符號,可跨越語言障礙,避免因語言不同導致不必要誤會的發生。圖2所示為當前國際上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中普遍通用的圖形,其分別表示男、女、殘疾人、購物、餐館、禁止吸煙等內容。
1.2.2 色 彩
公共空間給人的印象通常是由色彩開始的,有所差異的色彩帶給瀏覽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12],長此以往形成人類色彩視覺習慣。表 1 所示為常見色彩對人類情緒的影響及概括意義。
由于人類視覺可以敏感地感知不同色彩,因此,極具表現力的色彩是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設計過程中一種主要的視覺信息傳達方式[13]。因此,在導視系統設計過程中利用不同色彩之間的對比關系(明暗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以及冷暖對比等)構建和諧、規范、統一的視覺秩序,將導向信息清晰、準確地傳達給瀏覽者是十分重要的。圖 3 所示為上海某高校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中不同色彩的應用。
本文的導視系統在設計過程中所采用的主要色彩與周邊環境的色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關性,既不會破壞色彩搭配之間的協調性,又能夠區別導視系統色彩與周邊環境色彩,使瀏覽者輕易搜索到相關信息。該導視系統存在數種不同色彩,在設計過程中可利用一定的層次結構在視覺效果上將重要信息突出,弱化重要性相對較弱的信息;再通過色彩層次上的對比使瀏覽者能夠較快獲取所需信息。同時,該導視系統色彩設計過程中也考慮了高校所在城市-上海的區域文化,上海是一座經濟發達,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是長江經濟龍頭城市,因此,設計過程中采用了藍色與銀色等色彩,而高校中的主要群體為在校學生,因此導視系統中還采用了代表青春、希望與健康的綠色系色彩。
1.2.3 文字
在視覺傳達領域中,具備完善信息傳達功能的文字可被理解為是一種視覺符號,其可保障所傳達信息的快速識別與準確分析,因此,其功能與地位十分重要。在部分環境中,若無文字的配合描述,圖形與色彩將無法準確、全面地將信息傳遞給瀏覽者。
公共空間導視系統內文字的設計與排版具有一定特殊性。瀏覽者在接收導視系統信息時可能處于運動狀態,速度的存在無形中提升了視覺信息傳達的難度,導視系統需保障瀏覽者在較短時間內獲取所需信息。同時基于公共空間的特殊性,部分導視系統處于較為廣闊的空間中,因此,要求導視系統可將視覺信息準確地傳達至遠距離的瀏覽者處。圖4所示為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中的文字設計。
在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中的文字設計過程需遵循內容、語種、結構與字體四點原則1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文字設計過程中,要確保內容的準確、規范與簡練,最大化地減少文字數量,盡量不使用具有歧義、多義的文字與詞匯,文字排版工整,內容大眾化,做到雅俗共賞。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間交流的普遍化,當前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文字設計過程通常具有不同語種的文字設計,滿足不同瀏覽者的瀏覽需求。文字的結構設計(大小與粗細)要依照導視系統所傳達信息量的大小與其所處具體環境決定。通常情況下,相對于重要度較低的信息,重要度較高的信息其結構設計要更明顯。文字設計過程要選取識別率較高,傳達功能較強的字體。圖4中文字字體為黑體字,該字體結構簡練,筆畫粗細一致,可體現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時間與效率觀念,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可提升瀏覽者的記憶度,是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應用率較高的一種字體。
2實驗分析
為驗證本文基于視覺傳達的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設計的應用性能,以日本某飛行科技展覽館內公共空間為對象,設計一套基于視覺傳達的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結果如圖5所示。
由于設計對象為具有較高現代化程度的科技展覽館,因此,本文導視系統中的圖形設計采用國際化通用的圖形,圖形含義可被大多數人理解,符合大多數人圖形視覺記憶規律,使其快速領悟圖形含義。在色彩上,本文導視系統以藍色和銀色為主,這兩個顏色均為冷色系,會給人以神秘與高科技感,符合設計對象功能需求。同時,通過色彩上的明暗對比,將整體圖像劃分為數個塊狀區域,與設計對象實際區域相對應,可使瀏覽者快速、準確地搜索到感興趣區域。在文字方面,本文導視系統以簡練的文字描述、工整的文字排版和具有明顯差異的文字結構將導視系統所呈現的導視信息以不同層次傳遞給瀏覽者,以提升瀏覽者導視信息記憶度。導視系統設計完成后,選取1000名瀏覽者作為測試對象,將其隨機分為10組,測試不同組別對于導視系統的關注時間。關注時間越短,說明瀏覽者在瀏覽導視系統過程中獲取所需信息所用時間越短,即導視系統功能越好。系統關注時間測試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和表3可知,設計對象原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整體區域與單一樓層導視設計平均關注時間分別為14.4 s和10.0 s。與之相比,采用本文設計的導視系統關注時間分別降低6.2 s和3.2 s,而基于交互理念設計的導視系統關注時間分別降低2.3s和1.3 s。瀏覽者在瀏覽導視系統過程中獲取所需信息所用時間越短,越能提升瀏覽者的游覽效率與游覽體驗,避免擁堵現象發生。由此可知,相較于原導視系統和基于交互理念設計的導視系統,本文設計的導視系統更具應用價值。
對1000名瀏覽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為相較于原導視系統,本文設計的導視系統在視覺美化方面的對比情況,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數據可知,近95%的瀏覽者對本文設計的導視系統視覺美化效果給予肯定態度,僅有極少數瀏覽者認為本文設計的導視系統視覺美化效果有所下降,這可能與瀏覽者自身習慣有關。實驗數據表明本文設計的導視系統更符合大部分瀏覽者的視覺審美觀念。
3結論
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是社會進步與文明發展的體現,對當前人類生活文明建設具有深刻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相對于其他系統,本文設計的基于視覺傳達的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更具有應用價值,且符合大部分人的視覺審美觀念,可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導視服務。
參考文獻
[1]楊留花,諸大建.共享單車的治理邏輯:基于公共空間類型的對策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9,26(5):110-115.
[2]傅無為,張博,教養凝視,用視覺藝術奪回公共空間[J].新美術,2018,39(5):67-73.
[3]趙立志,宋啟晨,李晟凱,色彩介入高校校園規劃設計的方法探析:以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為例[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9,45(3):126-130.
[4]蘇琴,酒店制服設計中的視覺傳達要素分析[J].染整技術,2017,39(11):57-58.
[5]李戰明,胡文瑾,曹欣.一種彩色圖像質量評價方法[J].應用科學學報,2019,37(3):398-406.
[6]宮劍,呂俊偉,劉亮,基于顏色空間融合與上下文顯著性的紅外偏振圖像目標增強[J].光報,2019,39(10):23-32.
[7]郝鵬威,鄭柯,朱重光.一個開放的圖象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1997(12):1-5.
[8]李碩,基于計算機圖形圖像設計及視覺傳達設計研究[].電視技術,2018,42(6):113-116.
[9]靳鶴琳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動態視覺設計的融合與創新J.包裝工程,2019.40(16):83-86.
[10]錢俊任,古樂野,郭玉峰,基于顏色和空間信息的彩色圖簡單線性迭代簇超像素分割[J].計算機應用,2017,37(z2):150-154.
[11]李志陽,余樂,朱云飛,地鐵站室內界面“空間規劃"理念在北京地鐵中的實踐1J.都市快軌交通,2017,30(6):1420.
[12]許乙弘,李曉況,地鐵車站換乘空間體驗優化設計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8,21(7):10-14.
[13]王崇東,張茫嫻,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成都地區高校校園公共設施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9,40(14):181-185.
[14]熊瑤,張秀,基于存量環境更新的新市鎮公共空間設計研究:南京星甸案例J]中國園林,2018,34(7):110-115.
[15]嚴婭婕,金浩,基于城市色彩的立體交通色彩設計研究小.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7,41(6):1066-1070.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基于視覺傳達的公共空間色彩導視系統設計
文章地址: http://www.ke-jian.com/mianfeiwx/59465.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