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當前,我國公路建設發展迅速,隨著公路通車里程迅速增多,橋梁數量也隨之增加。但是長期以來,“重建設、輕養護”這個問題在我國公路橋梁管理中一直表現得比較突出,橋梁存在的問題也就比較多。
關鍵詞:公路橋梁,養護,對策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交通運輸事業的快速發展,各地道路上的橋梁交通量極其繁重,負擔著十分沉重的交通荷載。目前公路橋梁所承受的負荷有三個特點:一是交通量不斷增大;二是重型車輛普及和增加;三是超載超限運輸的屢禁不止。橋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路交通行車的安全與暢通。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運輸對公路橋梁的通過能力和承載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一些舊橋老化、破損現象日趨嚴重,許多舊橋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需要。加強橋梁養護、提高橋梁的完好率及載重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公路橋梁失養問題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經濟上總體水平不高,發展水平也參差不齊。公路橋梁發展主要著眼于以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為主的一般大、中橋。大批始建于60、70年代的公路橋梁,在日趨增大的車輛荷載的作用下,技術狀況快速下降,很快由一、二類發展為三、四類甚至五類橋梁,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威脅,橋梁垮塌事件也時有發生。從總體情況看,當前公路橋梁的失養導致病害產生,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橋梁,這些橋梁存在著橋面鋪裝混凝土不同程度損壞,甚至還有一些橋面伸縮縫損壞嚴重,導致橋面產生坑槽,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還有臺背回填處理不徹底產生“橋頭跳車”,危及行車安全。公路橋梁“橋頭跳車”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尤其在一些軟土地基的地方表現得更為嚴重,這給養護部門帶來很大困難。為杜絕橋梁垮塌、墜車傷人事件,保障公路橋梁完好暢通,進一步加強橋梁的養護規范化管理水平已成為迫切需要。
二、公路橋梁存在的問題具體分析
1結構開裂
裂縫是結構件病害和缺陷的主要表現形式,裂縫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于橋梁結構的強度和剛度不足,在荷載的作用下形成的裂縫,另一種是由于施工質量不好出現的收縮裂縫。由于受拉受壓受剪等多種應力的影響,裂縫的表現形態極其多樣,在檢查中發現裂縫的類型有豎向裂縫、斜向裂縫、縱向裂縫、橫向裂縫、網狀裂縫等。引起裂縫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a設計截面強度不足;b.截面局部削弱;c.各種病害直接或間接產生較大的附加力;d.超載使用;e.結構材料老化等。就裂縫產生的直接原因來說,歸根結底就是由于混凝土受力超過其極限所至。
裂縫的存在不但降低了結構強度、剛度和整體性,還會受到外界不利環境的影響,使空氣和水分滲入裂縫后,引起內部鋼筋銹蝕,而降低結構的耐久性。理論分析和實踐證明,裂縫是橋梁上最大的病害之一,不管是哪一種裂縫,只要裂縫的寬度和數量超過了一定的范圍和限度,都會導致結構老化,影響到橋梁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因此,在損傷評估中,裂縫應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應充分考慮不同裂縫對橋梁性能的影響程度。
鋼筋混凝土粱橋受拉區的強度,是靠設置的鋼筋來保證的,設計計算中對受拉區的混凝土質量不考慮,因此舊橋受拉區混凝土出現的裂縫是正常現象。有裂縫并不可怕,要仔細研究裂縫的長度、密度、深度,并分析裂縫的性質,才能對舊橋承載能力作出正確的評價。
2強度不足
材料強度是影響橋梁結構性能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實際強度是結構承載力的重要標志。檢查時發現混凝土破損,不能單純地看成混凝土強度降低、往往由施工質量差引起的,也與混凝土嚴重碳化老化、超載運行等有關。各種梁體如產生多條裂縫,證明混凝土強度不足,加劇了裂縫的產生和發展,降低了結構剛度,增大橋跨結構的撓度及其它變形,影響橋梁的承載能力。
3蜂窩麻面
這種病害主要為結構的表層缺陷,一般不會造成對結構的重大傷害。但由于缺陷暴露于外界環境之中,這種病害有擴大或向構件內部發展的趨勢,進一步降低鋼筋與混凝土的錨固力,引起鋼筋銹蝕,嚴重的還將減少構件有效受力截面,影響橋梁使用性能。
4剝落露筋銹蝕
由于橋面系安裝的泄水孔和各種形式的縮縫避水性能差,造成橋面積水、滲水,致使橋面板、粱常年水侵,造成鋼筋銹漲、表面混凝土脫落。混凝土表面保護層脫落,使鋼筋或預應力鋼筋裸露出來,并引起鋼筋銹蝕,甚至受力鋼筋截面削弱,在現有的舊橋中較為多見。其原因,原保護層厚度不夠,漏水侵蝕、堿骨料反應、混凝土老化、強度降低等。剝落露筋對結構的耐久性有較大影響,嚴重的將大大削弱受力鋼筋和混凝土的有效面積,直接降低橋梁的承載能力和使用性能。
5橫向聯系薄弱
橫向聯系的作用是保持橋梁的整體剛度以及穩定性,使組成橋面系結構的梁、肋、板都能共同參與受力。橫向聯系薄弱(橫隔板聯接)會降低各受力單元之間共同均勻承受荷載的能力,加速結構其它病害的發展,如普濟河立交橋橋面多處縱橫開裂,T型梁嚴重損壞就是突出的例證。
6支座磨損破裂
支座是橋梁的一個重要部位,其作用是將上部結構的恒載和活載所產生的壓力傳到墩臺,以保證橋跨荷載均勻分布下墩臺,并能隨溫度變化能自由伸長、縮短或轉動,支座易損傷表現在,支座本身磨損、銹蝕、偏移、老化、錯位變形與支座墊石破裂等方面。支座的損壞較輕者降低支胯使用功能,誘發橋梁其它病害,重者將完全喪失支座作用,導致梁、板及墩臺開裂或變形。
三、公路橋梁養護治理的對策
1建設橋梁養護工程師隊伍和養護隊伍
公路交通的迅猛發展,必然要求強化組織管理。在橋梁管養方面,應根據相應級別設立專職橋梁養護工程師,堅持“橋梁養護工程師制度”,并保證其工作性質的相對穩定,不能隨意換動。在其職責上,橋梁養護工程師負責制定、安排橋梁年度定期檢查計劃,組織實施轄區內橋梁養護的定期檢查,提出檢查報告,通報三、四類及危險橋梁的病害狀況。從目前的養護隊伍現狀來看,養護工人素質參差不齊,很難做到真正的專業養護。這就要求各級公路部門高度重視,針對橋梁養護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養骨干,成立專業養護隊。橋梁專職養護,要突出的是一個“專”字,努力做到專業人員、專門程序、專用方法,以保證橋梁工程師的工作部署落實到位,隨時掌握橋梁的使用狀況,處治各種危急突發事件,并使隊伍逐漸從日常養護過渡到具備進行橋梁小、中修甚至大修的能力。
2堅持“四個一”制度,加強檢查力度
所謂“四個一”制度即:每個縣市區級公路管理部門對轄區內每一座橋梁,均落實一名行政領導、一名橋梁養護工程師、一名路政員和一名橋梁養護員。四人的職責是:行政領導為橋梁管養單位的分管領導,負責組織橋梁的管養和資金籌措;橋梁養護工程師為橋梁管養單位的橋梁養護技術人員,負責橋梁養護的技術管理和定期檢查工作,制定養護計劃和養護方案并組織實施;路政員為橋梁管養單位的路政人員,依法負責橋梁及附屬設施的產權保護工作,并依法開展超限超載治理工作;橋梁養護員為橋梁巡視人員,負責橋梁的日常巡視及保養工作。各橋梁管養單位責任人要嚴格落實各項職責,保證橋梁養護的正常開展。針對技術狀況較好的一、二類橋梁、較差的三、四類橋梁和作為危橋限制通行的五類橋梁要按照不同頻率進行日常檢查。一、二類橋梁:橋梁養護工程師至少每月一次,養護員每天一次日常檢查,并現場填寫《橋梁經常性檢查記錄表》;三、四類橋梁:橋梁養護工程師至少每周一次,養護員每天三次日常檢查,現場填寫《重點橋梁監控檢查記錄表》;五類橋梁應該封閉交通,實行專人看管,禁止一切車輛通行。
3建立健全完善的橋梁檔案
橋梁檔案是橋梁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竣工驗收后,管理單位應及時要求建設單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資料,還要與建設單位技術人員一起,按照相關資料,對所有橋梁進行一次全面詳細的檢查。需要提供的竣工資料包括:每座橋的原設計、變更設計、竣工圖紙、隱蔽工程圖片和檢測資料以及橋下河流的水文計算等。對橋梁的檢查,應按照橋梁定期檢查的要求進行,檢查結果交管理單位留存。管理單位要按照橋梁管理系統的要求采集橋梁的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建立數據庫,輸入計算機立檔保存。這可為以后橋梁的維護提供資料支持。
4加大橋梁維修加固費的投入
現有橋梁大部分為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修建的,設計荷載標準較低,而且大部分公路橋梁仍在服役。為保證橋梁的正常運營,延長橋梁使用壽命,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在每年的年度養護工作計劃中,應該安排一定經費保證橋梁檢查、維修及加固工作,保證橋梁養護與維修加固資金的合理與充足使用。這樣一是可以節約大量投資,收到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二是通過維修和改造危橋是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的目標與措施,從而促進橋梁改建、維修與加固工作。
5深入開展超限超載綜合治理工作
各管養單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市有關治超長效機制建設要求,堅持“立足源頭、依法嚴管、標本兼治、長效治理”的工作方針,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實,全面建設治超五大網絡。治理中,要切實健全完善和嚴格落實治超各項規章制度,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對所有經檢測確定的超限超載車輛,必須先卸貨、后處罰,堅持嚴管重罰,堅決消除違法行為,切實有效延長橋梁使用壽命。
6建立健全橋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根據部省有關要求,結合橋梁養護實際,制定橋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嚴格信息上報、分級響應、交通保障與恢復、事故調查等工作職責和程序。橋梁管養單位應在橋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基礎上,制定每座橋梁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切實做到一旦發生事故,確保能及時疏導交通,救援受困車輛和人員。
四、結束語
公路橋梁養護工作意義重大,任重道遠,不僅關乎橋梁和道路等經濟命脈的暢通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系著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因此應該引起廣大交通部門的關注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