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1 市政道路的弊病和危害
1弊病
在高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高度變化的城市建設,市政道路也隨著城市的變化而變化,隨著道路工程建設的數量不斷增加,施工企業(yè)的人數也在不斷爭多,繼而出現了施工操作不規(guī)范,施工技術水平不標準,在加上我國的質量監(jiān)管還不夠健全,在建設中過分要求速度而忽略了質量,使我們的施工質量顯得非常粗糙等,這些缺陷造成較大的社會損失和經濟損失,需要我們建設者認真地思考一下,更能體現出精細化施工的重要。
1.1下沉的檢查井和雨水井
市政道路中,雨水井大部分設在行車道上,部分檢查井也設在行車道上,部分雨水井是干管,井蓋爛邊嚴重,檢查井周邊無故下沉,這都是市政道路的一些常見病,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如:澆灌的砂漿強度較小、回填不密、澆灌的不整齊、井蓋不符合要求等。
1.2路面與路緣石高度相差較大
在一些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或人行道間的路緣石過高照成非機動車在變換車道時頻繁撞擊路緣石,使路緣石過早損壞。
1.3輔助設施建設的不合理
城市道路中,人行道是必不可少的,盲道也在其中,但從現實情況看并不樂觀,有的還不如沒有,如:在盲道中有電線桿,樹木等,給盲人帶來很大的不便和危險。在人行道上會有井蓋比地面高,很容易出現絆人的情況。以上都是由于在設計時調查不細致,施工時不加以糾正造成的。
1.4建設不規(guī)范的非機動車道
由于機動車越來越多,交通政策和規(guī)劃也偏向于機動車道的建設,這就造成了一些電動車、自行車等慢行車不受到重視,在市政道路規(guī)劃和建設中犧牲了慢行車道的建設,有的慢行車道與人行道上是一條,有的還被一些設施、路燈等占據,根本沒有達到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分離。
2危害
2.1道路的正常功能得不到發(fā)揮
井蓋的破損和爛邊情況在車輛通過時沖擊較大,對車輛有一定的損壞也影響其運行,維修時會壓縮路面的寬度從而降低其通行力,達不到道路的正常服務水平,如果是主干道,影響會更大。道路的現實情況是,通過文獻1計算:現在的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離的雙向八車道,在拓寬以前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離的雙向四的雙向四車道,新道路寬為3.75M,老道路寬為3.5M按通行能力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出現實道路比原始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2.15%,但有的路段根本沒有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也被公共設施占據,這樣就迫使人們在邊側的機動車道上行進,通過計算失去的通行能力為33.2%,相比之下的結果已經一目了然啦。表格:
路段通行能力計算表
路段情況單車道理論通行能力•h-1γh/%βn'多車道通行能力•h-1
原始情況 2000 1 100 0.59 1.87 2201
拓寬后理想情況 2000 1 106 0.59 3.20 4003
拓寬后實際情況 2000 0.78 106 0.59 2.74 2674
2.2安全問題
我們知道,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到分離的情況下會減少很多交通事故,但由于非機動車道或沒有或被占用,導致了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對人身安全純在較大的潛在威脅,無故增加了更多的交通事故。
2.3加強道路的養(yǎng)護
根據文獻2我們知道汽車的荷載作用在通過井蓋四周時是最容易出現周圍混凝土斷裂的,這時井蓋底座和路面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斷,使井蓋的底座與地面完全脫離,在汽車通過這樣的路面時會加快爛邊現象的出現。
2.4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無論是交通局面的混亂還是需要頻繁維修的路面都會給國家、城市、政府和有關部門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要通過對路面的精細化施工改變對它的影響。
3 精細化施工的策略
3.1為增加市政道路的質量,減少缺陷,應認真做好精細化施工
對于交通資源要有合理的配置,在設計上要詳細緊密,現在社會中慢行交通還是大部分人的出行方式,交通資源要合理的分配,交通工具無論是什么都要平等,這種平等的權利應該在道路的施工和設計上顯現出來,慢行交通資源合理的配置一定要有緊密詳細的設計和認真地施工來完善。
3.2把握住細節(jié)的施工,才能提高并保證工程質量
在工程中要嚴要求,高標準,無論是材料的選擇還是路面的攤鋪都要細致。如果是大型的機械化施工,某些特殊位置是不行的,對于細部構造,如:下水井等一定要特別處理來保證其堅固度和路面的相對平整。
3.3注重工程的管理,認真檢查一些細節(jié)部分的質量
每個工程質量的好壞與否是通過嚴格的管理來證實的,像市政道路這樣復雜的工程,一定要把管理工作做的深入、細致,包括對施工人員的管理,一般施工人員層次不一,要做到讓這些人有相當高的責任心,讓他們懂得施工細節(jié)有多么的重要。工程的質量是需要全面細致的質量檢驗來保證的,這包括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的自我檢驗和國家建設部門對施工單位的監(jiān)督管理。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監(jiān)督檢查體系,才能避免出現以前只注重整體而忽略了細節(jié)這類情況的在次發(fā)生。
3.4處理好工程質量和工期之間的關系
一般市政道路對工期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所以不能為了趕工期而不去看質量的好壞,一定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來合理的縮短工期,文明施工,降低消耗,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和交通影響,使市政工程取得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5學會運用合理的結構并用現在的先進技術
大力推廣綠色材料在道路中的應用,如溫拌瀝青的和廢輪胎膠粉的改性瀝青在路面上的大規(guī)模應用等。只有把先進的技術合理地應用到合理的結構中才能更好的提高整個工程質量。更要做好對修復技術的更新,使施工時對路面的交通影響減到最小。
3.6注重誠信,爭強信譽,保證對質量的約束力
為爭強誠信的需要,我們必須嚴格執(zhí)行《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不良記錄管理辦法》,對勘察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以及施工單位和審查機構、工程質量的檢測部門、法律法規(guī)所做出的質量義務和責任的行為,還有設計文件、勘察、工程質量不達標的工程建設情況一一記錄在案,提報有關部門將沒有達到標準的工程部門隔離在建筑市場外,使建筑市場得到進一步的規(guī)范,最后才能真正的保證工程質量。
4 結語
在城市的交通系統(tǒng)中,道路是基礎,是用來支撐整個城市的骨架,道路的行駛環(huán)境和質量直接影響到這個城市經濟的發(fā)展,好的城市道路可以促進它的經濟發(fā)展,反之則會制約這個城市的前進步伐。只有用精細化的施工才能彌補城市道路上的各個缺陷。要通過全面且嚴格的工程管理體系,加以建立更完善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來減少,進而避免弊病所帶來的危害,間接地保證了市政工程的質量。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整個城市的競爭能力,讓整個城市經濟發(fā)展更加快速,讓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得到更好、更多的實惠。
參考文獻:
[1]宋媛麗.結合路面施工談公路工程質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23) :230-231.
[2]周建學.淺談市政工程的質量控制[J].江蘇建筑,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