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鐵路大跨度軟弱圍巖隧道淺埋段施工控制技術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路橋建設時間:瀏覽:

  摘要:軟弱圍巖隧道淺埋段施工是隧道施工的難點。本文結合某鐵路大跨度隧道工程的成功實踐,詳細闡述了軟弱圍巖隧道淺埋段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并成功償試了全斷面施工方法,有效的保證了隧道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可供同類工程施工參考。

  關鍵詞:軟弱圍巖; 隧道; 施工

  Abstract: weak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stage is shallow buried tunnel construction of difficulty. This paper based on a large span railway tunnel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success, and expounds the weak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scheme in the shallow se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successfully tried to rein in the whole se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effective guarantee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progress, quality and safety, for similar project construction reference.

  Keywords: weak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 U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工程概況

  某鐵路隧道全長3635m,出口端Ⅱ類圍巖長達246m,埋深20~30m之間,該段地層巖性主要為太古界太華群片麻巖夾片巖,大部分巖體受構造影響較重、節理發育、風化頗重,表層5米風化嚴重、圍巖松散破碎。隧道開挖寬度為13.0米,開挖斷面達130m2。洞口段風化嚴重,巖層自穩能力極差。

  2、 施工方案

  (1)洞口加固。隧道出口仰坡坡率約為1:0.75,與設計坡率相當, 勿需作大量的仰坡清刷,只需除去坡面植被和浮土,使仰坡坡面平順。洞口采取錨、網、噴砼聯合加固。(2)洞身開挖。隧道出口圍巖軟弱,洞身開挖采取半斷面法。上半斷面以起拱線下1米控制,下斷面以邊墻底控制,最后進行仰拱開挖,見圖1,圖中1為上半斷面開挖,2為下半斷面中槽開挖,3為下半斷面馬口跳挖,4為微仰拱開挖,開挖采取弱爆破、短進尺,上半斷面循環進尺0.8~1.0米,下半斷面循環進尺1.0~2.0米,強支護、及時支護措施,臺階長度15~20米。在隧道襯砌輪廓線以外的周邊,按開挖循環所需長度,將小導管打入圍巖,利用注漿機的泵壓使漿液通過小導管管體的注漿孔滲透、擴散到圍巖孔隙中,封閉地層中的縫隙、填充地穴,從而使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得到改善和提高。施工支護為:超前小導管長l=4.0米,環向間距0.4米,外插角8~10°。φ22砂漿錨桿,長度為l=3.0米,隧道每米27根;鋼筋網沿隧道縱向采用φ10圓鋼,橫向采用φ6圓鋼;格柵鋼架每3榀/2米,拱墻均設,噴射砼厚15厘米。

  3、施工方法

  (1)洞口加固。洞口邊仰坡采用φ22錨桿、鋼筋網及噴射砼防護。錨桿長l=3.5米,間距為1.2×1.2米,梅花形垂直巖面布置,錨桿外露5cm。錨桿安裝后,在坡面上初噴5 cm厚的200#砼,然后布設鋼筋網覆蓋,同時在錨桿頂部設25cm×25cm厚10mm的錨桿墊板,將鋼筋網焊接在錨桿上,以形成統一的受力體系,最后復噴砼10 cm,見圖2。進洞前,在隧道拱部開挖弧形以外布設超前小導管,小導管的安設采用鉆孔打入法。將風動鑿巖機回轉爪拆除,借助沖擊錘將小導管導管打入巖體,外插角為8~10°。對強行打入的小導管在注漿前要用高壓風沖洗管內砂石。注漿前,首先進行壓水試驗,以便檢查機具設備是否正常,管路連接是否正確。注漿壓力控制在0.5~1.5Mpa之間,單管注漿量達到0.05m3時,應立即停止注漿。注漿漿液采用單液注漿,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液水灰比為1:1~0.8:1,單管注漿量為:Q=π×R2×L×n×a×β,式中 R為漿液擴散半徑,拱部為20cm;L為小導管長度,3.5米;n為巖體空隙率,經測試為0.11; a為漿液充填率,取0.85;β為漿液損耗系數,取1.15,單根小導管注漿量為0.05m3,注漿結束8小時后即可進行開挖施工。

  (2)洞身開挖。 隧道開挖采用手持風動鑿巖機鉆孔,眼孔直徑為φ43mm,周邊眼間距為30cm,采用直眼掏槽法,非電毫秒雷管起爆。開挖爆破設計見圖3。在上半斷面開挖進尺55m左右,進行下半斷面拉槽進洞。首先組織機械將洞口路基土石方完全挖掉。根據設計情況,將下導坑邊仰坡一次刷夠,并將開挖輪廓線外部分用噴射砼噴覆。下半斷面進洞采取先拉中槽,再分段跳挖馬口,形成多個工作面,加快施工進度。中槽開挖寬度為5~6米,便于機械化作業。跳挖馬口相互錯開,馬口長度以2~3米為宜,間隔10米左右。每開挖完一個馬口,立即組織人力進行初期支護,使格柵鋼架閉合成環,以形成強有力的初期支護,防止圍巖大范圍變形形成坍塌,見圖5。初期支護手段采用格柵鋼架、噴砼和錨桿、鋼筋網相結合。根據支護成形至砼襯砌前這一段時間噴砼表面觀察情況,僅有少數幾條微小裂縫,說明強有力的初期支護對隧道施工安全,特別是軟弱圍巖地段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隧道DK83+536~+520段,由于圍巖松散破碎,節理發育,爆破效果并不理想。爆破后,隧道拱部出現了較大面積超挖,其中拱頂最大超挖達80cm。又因作業人員為圖方便,節約材料,加之施工現場監管不力,采用了掛板砼支護,甚至在格柵鋼架背后采用干砌片石回填,由于巖體應力重分布,致使該段掛板砼出現開裂現象,后采取了注漿加固,才幸免坍塌事故的發生。其后施工立即進行拱部初噴作業,以盡早封閉巖體,減緩圍巖變形。然后施作錨桿、鋼筋網、格柵鋼架和復噴砼至設計厚度,使錨桿、鋼筋網、格柵鋼架和噴射砼形成了統一的受力整體,抑制了圍巖變形,確保了施工安全。施作格柵鋼架的同時,在拱腳需施工鎖腳錨桿,以保證下部開挖時巖體的穩定。隧道上半斷面開挖110米左右時,現場圍巖地質調查,圍巖節理由發育逐漸變為較發育,無涌水,僅有少量滲水,圍巖裂隙明顯減少,完整性較好,輕微風化,且隧道埋深約為25~35米,對此后的開挖采用全斷面掘進施工,循環進尺控制在1.5~2.0米以內。在施工中,嚴格爆破用藥兩則是控制爆破效果的重要環節,掏槽采用斜眼掏槽方式,光面爆破技術?,F場做好圍巖地質調查,一旦巖層變差,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改變開挖方法、超前錨桿等,施工支護必須及時施作,保證其施工質量。全斷面開挖施工,盡管光爆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杜絕了軟弱圍巖容易發生坍塌事故的出現,經斷面檢測,開挖端面均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保證了快速施工生產、安全和工程質量。

  4、結語

  軟弱圍巖大跨淺埋地段施工,施工支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及時施作強有力的施工支護,能減緩或阻止圍巖變形,避免坍方事故;軟弱圍巖施工現場管理尤為重要,施工生產管理者工作責任心的強與否,管理力度的強與弱,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好壞和施工安全;軟弱圍巖大跨淺埋地段施工應勤于現場地質勘查,準確掌握圍巖地質情況以及變化規律,認真分析、研究,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各道工序,有條件時采用全斷面施工是提高軟弱圍巖施工生產進度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嚴紹洋. 軟弱圍巖地段隧道病害整治方案[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09,(12).

  [2]李國英. 軟弱破碎圍巖隧道施工技術[J]. 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 2009,(05).

  [3]何瑞峰, 徐洪林. 軟弱圍巖超淺埋大跨度大斷面雙連拱隧道施工控制研究[J]. 中國水運(理論版), 2008,(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沽源县| 无锡市| 息烽县| 石楼县| 简阳市| 云和县| 丹江口市| 太康县| 洛川县| 平谷区| 松阳县| 通河县| 资溪县| 乌拉特后旗| 舒兰市| 肇庆市| 杭锦旗| 伊金霍洛旗| 铅山县| 凌源市| 海南省| 永春县| 思南县| 望奎县| 武汉市| 乡宁县| 民县| 清镇市| 八宿县| 昂仁县| 百色市| 东辽县| 南和县| 柘荣县| 河北区| 客服| 嘉鱼县| 南宫市| 肇东市|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