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公路橋梁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而鉆孔灌注樁是目前公路橋梁工程的基礎建設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工藝。但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影響因素比較多,為避免出現質量事故,應對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以確保工程質量。
關鍵詞: 公路橋梁 鉆孔灌注樁 施工 質量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our country roads, road Bridges and the number of more and more, and bored piles is the highway bridge engineering of the infrastructure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process. Bu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st-in-place pile factors is more, to avoid occurrence quality accident, meet the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trict quality control,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Key words: the highway bridge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O2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大部分是水下進行,其施工過程無法觀察,成樁后也不能進行開挖驗收。施工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甚至給投資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不良的社會影響。結合橋梁鉆孔灌注樁的施工過程,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事故因素提出了科學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案。
一、施工準備
1.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的審核 根據設計圖紙、地質報告、現行規范標準以及現場勘查結果,審查施工方案的編制依據、施工工藝流程、技術指標、安全措施等內容是否符合要求。同時還應審查施工方案中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是否符合要求。對于施工方案的審核應具有前瞻性,要善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避免在實施過程中處于被動境地。
2.根據施工方案檢查施工準備情況 檢查灌注樁使用水源,泥漿循環系統應設置沉淀池、泥漿池;導管應檢查其出廠合格證并做水密性承壓試驗;灌注混凝土的料斗尺寸應與方案中初灌量的要求相符合;原材料應按規范要求嚴把質量關,杜絕不合格材料使用于工程;督促承包商按照一放二復的測量程序實施放樣復核工作。確保樁位的偏差符合規范要求;鉆機就位前,檢查護筒埋設高度、位置是否滿足設汁要求;鉆機就位后,檢查其水平、穩固情況;鉆桿應保持鉛錘線,成孔時應適當抽檢進、出泥漿指標,發現超標時及時調整:施工單位須配備專職記錄人員,及時記錄成孔過程中的各項參數,記錄必須真實、準確。
二、鉆孔過程中的控制
1.清孔
在確定樁長、直徑和垂直度無誤時,要及時進行清孔,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沉渣和沉淀層,盡量減少孔底的沉淀厚度,防止樁底存留過厚沉淀層而影響樁基承載能力。首次是成孔結束后,讓鉆桿轉而不進尺供漿對孔底進行沖洗排渣,盡量使沉渣厚度小于設計或規范要求,且泥漿比重降到1.1~1.2以下;第二次清孔是在下放鋼筋籠和導管后在導管口加悶蓋注入高壓泥漿進行清孔,使沉渣厚度小于設計或規范要求為止。清孔后的泥漿性能指標為:含砂率小于4%,相對密度1.05~1.2,粘度為17~20 Pas。清孔時要抓緊時間,防止時間過長,而引起沉淀過厚,或者引起坍孔。
2.鋼筋籠制作質量和吊放
根據設計要求制作鋼筋籠,施工中應除銹、整直,根據骨架的長度,主筋盡量用整根鋼筋,如須接頭,應采用對焊。分段后的主筋接頭應相互錯開,保證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不多于主筋總根數的50%,兩個接頭的間距應大于50 cm。每節鋼筋籠搭接好后應檢查搭接長度,電焊長度、寬度和厚度應符合要求。鋼筋籠入孔定位標高允許誤差+5cm,灌注完后,樁上部混凝土初凝,應撤除鋼筋籠的固定設施,使鋼筋籠同混凝土一起收縮。鋼筋籠吊裝就位,應與孔壁保持設計的保護層距離,可在籠身上每隔2 m于同一橫截面處對稱設置4個鋼筋耳環。
3.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漿的制備和第2次清孔
灌注樁成孔至設計標高,應充分利用鉆桿在原位進行第1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漿比重持續小于1.00~1.20,測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即抓緊吊放鋼筋籠和沉放混凝土導管,沉放導管時檢查導管的連接是否牢固和密實,以防止漏氣漏漿而影響灌注,由于孔內原土泥漿在吊放鋼筋籠和沉放導管這段時間內使處于懸浮狀態的沉渣再次沉到樁孔底部,最終不能被混凝土沖擊反起而成為永久性沉渣,從而影響樁基工程的質量。因此,必須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導管進行第2次清孔,當孔口返漿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規范要求后,應立即進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4.水下混凝土灌注
鉆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導管灌注,混凝土的離析現象還會存在,但良好的配合比可減少離析程度。因此,現場的配合比要隨水泥品種、中粗砂、石料規格及含水率的變化進行調整,為使每根樁的配合比都能正確無誤,在混凝土攪拌前都要復核配合比并校驗計量的準確性,嚴格計量和測試管理,并及時填入原始記錄和制作試件。
(1)水下灌注砼的性能參數。①砼原料。為確保成樁質量,要嚴格檢查驗收進場原材料的質保書(水泥出廠合格證、化驗報告、砂石化驗報告),如發現實樣與質保書不符,應立即取樣進行復查,對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質),嚴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樁。②砼初凝時間。一般砼初凝時間僅3~5h,只能滿足淺孔小樁徑灌注要求,而深樁灌注時間約為5~7h,因此應加緩凝劑,使砼初凝時間大于8h。③砼攪拌方法和攪拌時間。為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動性,應按合理的配合比將水泥、石子、砂子倒人料斗后,先開動攪拌機并加入30%的水,然后與拌合料一起均勻加入60%的水,最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較大時,可適當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時間控制在60~90S內。④坍落度選擇。為防止發生斷樁、夾泥、堵管等現象,在混凝土灌注時應加強對混凝土攪拌時間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為混凝土攪拌時間不足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砼坍落采用18—20cm,并隨時了解混凝土面的標高和導管的埋人深度,氣溫高,成孔深,導管直徑在250mm之內,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2)砼灌注操作技術。①首批砼灌注。砼灌注量與泥漿至砼面高度、砼面至孔底高度、泥漿的密度、導管內徑及樁孔直徑有關,孔徑越大,首批灌注的砼量越多,由于砼量大,攪拌時間長,因此可能出現離析現象,首批砼在下落過程中,由于和易性變差,受的阻力變大,常出現導管中堵滿砼,甚至漏斗內還有部分砼。此時應加大設備的起重能力,以便迅速向漏斗加砼,然后再稍拉導管,若起重能力不足,則應用卷揚機拉緊漏斗晃動?這樣能使砼順利下滑至孔底,下灌后繼續向漏斗加入砼,進行后續灌注。②后續砼灌注。后續砼灌注中,當出現非連續性灌注時,漏斗中的砼下落后,應當牽動導管,并觀察孔門返漿情況,直至孔口不再返漿,冉向漏斗中加入砼。③后期砼的灌注。在砼灌注后期。由于孔內壓力較小,往往上部砼不如下部密實,這時應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實度。④砼灌注速度。在控制砼初凝時間的同時,必須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這對提高砼的灌注質量十分重要,因此應做好灌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灌注過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三、結語
鉆孔灌注樁的整個施工過程都是隱蔽工作,每道:工序都必須從嚴要求,保證施工質量,任何一道工序出現問題都將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要保證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必須選擇先進的設備,合格的施工人員,嚴格把握每道工序質量,現場指揮人員要具有周密的組織協調能力,有高度的責任心,以防為主,各部門全面配合,對樁基各個施工環節要充分重視并精心施工,只有這樣樁基的質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張暉,張旭.淺析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通病與防治[J].中國科技信息, 2010,(02):69-70.
[2]吳雅榮.監理如何控制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0,(03):175.
[3]桂業昆,邱式中.橋梁施工專項技術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