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沿海城市,土地資源緊張和稀缺是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瓶頸,圍海造地成為土地開發的主要途徑,海涂圍墾已成為解決土地緊缺矛盾的主要措施,而市政工程建設對路堤和管道的變形和穩定提出較高的要求。本文結合平陽宋埠圍墾區市政道路實施遇到的軟基處理方法進行了探討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案解決不同路段的軟土地基實際問題,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軟基處理;設計方案,工后沉降
Abstract: as to the coastal cities, tension and scarce land resources is restricted b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 bottleneck, surround the land reclamation become the main ways of land development, HaiTu reclam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solve land scarcity measures,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embankment and pipe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This paper pingyang port WeiKenOu song municipal road me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is discussed analysis, using different solutions to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actual,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Design scheme of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工程概況
平陽宋埠圍墾區目前處于地塊吹填造地階段,面積約274公頃,總面積約878.39公頃。規劃中的市政道路分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個等級,紅線寬度為12m-40m不等,設計道路總計17條,主干路呈三橫兩縱的布局空間,紅線寬度為36m-40m,次干路呈兩縱一橫的布局空間,支路呈兩縱七橫的布局空間,紅線寬度為12-16m;部分路段已用常規機械碾壓塘渣填至標高3.5m(骨架道路,“4橫4縱”),部分路段(支路)位于吹填區區域,吹填區標高為4.5m,該區域用塑料排水板+無砂真空預壓處理,上述路段路基填筑及處理方法較適宜淺層處理,無法達到道路設計年限末的使用期限。故本次設計需在上述基礎上再進行二次軟基處理,滿足道路使用功能要求。
二、軟土路基處治方法分析
2.1軟土路基處治目的
軟土路基處治的目的主要是保證路基在施工及使用期間不會發生局部和整體剪切破壞,滿足其穩定性要求,并且在使用期間內不發生較大的沉降和不均勻沉降,保證路面結構完整和車輛行駛平穩、安全、舒適。
2,2工后沉降及穩定控制標準
按不同道路等級確定軟基處理設計工后沉降標準,主干道參考《公路路基設計規范》的一級公路、次干道及支路參照二級公路的標準。
填筑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的條件是,當路堤施工至基層頂面后,在原地面連續兩個月的實測沉降速率應小于 3mm/月。
2,3 軟基處理方案預選
1、塑料排水板
塘渣填筑路段:由于現狀灘涂已被塘渣堆載至3.5m高度,如設置豎向排水體,則需重新開挖至軟土地基層,則所耗工程量較大,而且根據現場調查,已沉降2m左右,故重新開挖,難度大,工程量大且不易實施。故不宜使用。
吹填路段:根據吹填施工圖資料,該區域用無砂真空預壓+塑料排水板結合處理,塑料板深度約2.5-4m,間距為90cm,只屬淺層處理,如再插塑料排水板,平面現場定位較困難。
2、薄壁筒樁,水泥攪拌樁,鋼筋混凝土預應力管樁
如在整個道路沿線設置薄壁筒樁,造價太高。建議在橋臺后段15m左右的距離可以設置薄壁筒樁等,以減少臺后跳車現象。故在特殊地段(如橋臺后)可以采用。
3、欠載預壓
由于現狀灘涂力學指標較差,現狀已被塘渣填至高度3.5m,如在預壓期內能保證滿足工后沉降,則3.5m作為路基高度正好合適,3.5m時滿足工后沉降要求的時間和沉降量如下表所示。
預壓時間(月) |
竣工時地基沉降(單位:m) |
竣工后殘余沉降
(單位:m) |
總沉降
(單位:m) |
12 |
0.862 |
0.425 |
1.890 |
18 |
0.888 |
0.411 |
1.900 |
24 |
0.913 |
0.398 |
1.908 |
30 |
0.935 |
0.387 |
1.916 |
36 |
0.992 |
0.351 |
1.945 |
42 |
1.026 |
0.330 |
1.958 |
48 |
1.052 |
0.316 |
1.967 |
54 |
1.069 |
0.311 |
1.982 |
60 |
1.085 |
0.304 |
1.987 |
66 |
1.101 |
0.298 |
1.993 |
上表所示如進行欠載預壓,時間為五年半,時間太過漫長,且在3.5m上還要鋪設路面結構層,勢必不滿足工后沉降要求,故不推薦使用。
4、等載預壓
道路設計標高約4m,作為路基高度如果進行堆載預壓至4m,則道路標高滿足工后沉降要求的時間和沉降量如下表所示。
預壓時間(月) |
竣工時地基沉降(單位:m) |
竣工后殘余沉降
(單位:m) |
總沉降
(單位:m) |
12 |
0.967 |
0.499 |
2.349 |
18 |
0.990 |
0.487 |
2.356 |
24 |
1.001 |
0.469 |
2.366 |
30 |
1.019 |
0.459 |
2.373 |
36 |
1.037 |
0.451 |
2.379 |
42 |
1.085 |
0.418 |
2.404 |
48 |
1.139 |
0.380 |
2.424 |
54 |
1.153 |
0.290 |
2.429 |
上表所示如進行等載預壓,在四年半的時間內還是不能滿足規范要求,預壓時間較長。故不宜使用。
5、超載預壓
超載預壓土方同路基填料,填筑方便,地基固結效果好,能增加竣工時地基沉降從而減少工后殘余沉降(不改變總沉降量),故推薦使用。
6、真空預壓
真空預壓需要結合豎向排水體同時使用,由于現狀已被塘渣填至3.5m高度(吹填路段已填筑4.5m,塑料排水板深度2.5-4m),再設置豎向排水體施工困難,故不推薦使用。
7、沖擊碾壓
如淤泥層較淺,可單獨使用,如較厚,則需結合堆載一起使用,本工程淤泥層較厚,推薦在超載預壓時進行沖擊碾壓。
8、路基填料
在橋臺后的路基填料可采用粉煤灰,減輕路基自重效果明顯,可增加路基穩定性,減少工后沉降。但由于溫州地區缺少粉煤灰等路基填料,需向其他地方購買及運輸。成本增加太大,故不推薦使用。
三、軟基處理設計方案
根據工期要求、填方高度等情況綜合分析,對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案,具體如下:
1、橋梁臺后路段(薄壁筒樁+土工格柵過渡段)
該路段屬高填方段,采用薄壁筒樁進行處理。薄壁管樁采用C20素混凝土,采用直徑100cm,管壁厚12cm,間距4米,長度25米,樁帽采用C25混凝土,尺寸為長200cmx寬200cmx高20cm。
2、一般路段
現狀描述:通過現狀調查,圍墾區道路路基填筑根據所在區域不同,現狀路況主要分三種情況,具體如下:
a、用塘渣已填筑路段:主要為園區內骨架道路,4縱4橫,4縱分別為昆宋大道、橫一、橫二以及橫三路;4橫分別為縱一、縱二、縱三以及縱四路,上述道路路基基本用常規機械分層碾壓塘渣至3.5m路基,。
b、吹填路段:該道路主要與地塊以吹填的方法一并施工,主要是以園區支路為主,寬度基本在12-16m之間不等。
c、未施工路段:該道路主要是位于老防洪堤以西的陸地地塊,基本以淺灘為主,地基相對較穩定。
上述三種路況道路如不進行處理或二次處理,則沉降均未滿足工后沉降設計要求,對現狀道路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具體如下:
①、用塘渣已填筑路段
由于現狀區塊已經填筑高度為3.5m,根據計算,在不做處理的情況下預壓時間達到66個月才能符合規范要求,即工后沉降≤30cm。預壓時間太長,并且路基填筑標高3.5m低于路面設計標高,在施工路面結構的時候還需增加高度,勢必會增加工后沉降,所以我們必須對已填筑路基進行二次處理。
根據地質報告中所具有的參數預壓的高度,時間和沉降量進行工后沉降計算,超載預壓1.5m,預壓時間為12個月,工后沉降即可達到標準;超載預壓1.0m,預壓時間為18個月,工后沉降達到標準,超載預壓0.8m,預壓時間為24個月,即2年,工后沉降達到標準時用的土方量最少。根據分析,超載0.8m雖超載時間多一年,但是造價便宜了將近一倍,結合工期和經濟效益建議選擇超載預壓2年。
②、吹填路段
該路段為道路與地塊一并吹填,吹填標高為4.5m,后用無砂真空預壓+塑料排水板進行地基處理,經我們對水利設計單位編制的地基處理施工圖進行分析研究,塑料排水板以吹填頂面標高插入深度約為2.5-4m之間不等,經計算,塑料排水板插入原狀地面僅約1-2m,則可知,塑料排水板對原狀地面以下軟土層排水基本無作用,從而預壓沉降期也較長。
根據我們以上沉降計算,設計路面標高4m,超載0.8m,預壓沉降期為2年,另外,塘渣重度為20KN/m3,吹填土重度約15KN/m3,經換算,吹填路段超載預壓高度起碼1.1m,另外,根據水利設計單位施工圖了解,吹填土路基承載力為4-5Kp/m2,基本為淤泥,也不符合道路路基填筑材料的要求,針對上述分析,提出以下處理方案,
1、翻挖吹填土,不再增設塑料板,直接采用超載預壓處理,即用塘渣填筑至標高4.8m,超載0.8m,預壓期2年。
2、考慮已打設塑料板較短,對現狀地面以下軟土沉降基本無作用,待吹填以及真空預壓完工后,在其基礎上再打設塑料排水板進行軟基二次處理,不再超載,塘渣填筑至4m(等載),預壓期為8個月。。
方案一中需超載,預壓期較長,土方量也較多,考慮本地塘渣土方較緊張以及沉降效果,建議采用方案二。
?、邸⑽词┕ぢ范危?br />
該道路主要是位于老防洪堤以西的陸地地塊,基本以淺灘為主,地基相對較穩定,該路段建議采用塑料排水板+欠載預壓,可減少路基塘渣用量,塑料板長度12m,堆載標高至3.5m(欠載),預壓期為8個月。
四、沉降、穩定觀測
1、沉降板、位移樁的布置
每個觀測斷面設置3個沉降板,6個位移樁。沉降板路中一個,路側各一個,位移樁布置在路基兩側坡腳、臨時排水溝外側及臨時排水溝外10m處。軟基路面每100~200米設置一個觀測斷面。
2、觀測注意事項
①沉降板、位移樁應在軟土地基處理后埋設,并在觀測到穩定的初始值后,方可進行路堤填筑。
?、谑┕て冢刻钪粚佑^測一次,路中心沉降速率不大于1.0cm/d,坡腳水平位移不大于0.5cm/d時方可進行下層填筑。如果施工期較長,每3天觀測一次。
五、結語
由上可見,在設計區塊市政道路時,應分析道路交通功能與交通流量,確定合理的道路等級與規模,并結合不同道路已實施路況,合理選擇軟基處理方案。因地質條件極差,工程區域較大,建議在下一階段將安排試驗段,驗證、獲取相關設計參數,采用動態設計,信息化施工,使不同的軟基處理方案達到既經濟、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