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通過對鄯善縣“新樓蘭街區”工程道路豎向設計的回顧,總結住宅小區道路豎向設計控制的合理性,為今后類似的小區豎向設計積累必要的經驗。
關鍵詞:住宅小區 豎向設計 探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對住宅小區的環境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關注老人和孩子、關注殘疾人的步行安全,消除門前地坪臺階和障礙,為人們提供方便、舒適、美觀的步行環境,做好小區豎向設計,控制細節處理,體現人文關懷,成為當前設計的主導理念。
1. 場地概況
新疆鄯善是坐落于沙漠綠洲中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將城市分為新城組團、新樓蘭街區、木卡姆街區三大居住組團和東巴扎、樓蘭部落街區兩大旅游組團,各組團象寶石一樣鑲嵌在葡萄田上。樓蘭街區以市民文化廣場為核心、以開放式管理為特色,充分利用庫木塔格沙漠游憩和部落旅游文化,開發旅游度假資源。
1.1 場地外圍關系
“新樓蘭住宅小區”位于柳中路以東、幸福東路以南、光明東路以北、東接辟展鄉喬克塘三村。其中柳中路為城市旅游快速道路。場地西北部為市民廣場,市民廣場包括行政中心和文化廣場,是區域活動中心。東與東河壩毗鄰,西為中河壩上游,周圍為大片葡萄地。
下面為新樓蘭街區的總體平面圖:
1.2建筑布局
1.2.1本居住街區以中央商業街為核心,四合院建筑為骨,街區步行系統為脈絡,開放空間為關節。街區分為東西兩片區,中部以公建為主,公建結合底層商業形成商業步行街。商業街為街區活動中心。場地內以步行系統為主要交通線路,串聯各院落和開放空間。
1.2.2四合院住宅以南北向為主,院落出入口主要分布于東西兩側。利用“短街區,窄街道來適應地域氣候特征新樓蘭”,街區徹底拋棄了住宅小區的大板樓,追求多變豐富的建筑體量和建筑表現,強調建筑的起伏變化,凹凸有序,天際線的高低錯落,從而減小住宅建筑的體量,使建筑更加精美,更人性化,更具有社區感。通過多種戶型拼接組合成相對封閉的四合院空間,將主要的起居空間面向涼爽、環境怡人的庭院進行布置,而將附屬房間分布在外圍,以贏取更佳的居住條件。
2. 新樓蘭街區道路工程建設概況
小區南北側出入口分別與市政規劃干路相交,南北長438m,高差4.18m,坡度為1.1%,而東西向路則比較平坦,坡度只有2‰,小區內建筑均為四合院住宅,四合院的四個建筑高度不同,且院與院的建筑單體正負零高差較大,整體小區現狀場地均比周圍銜接市政道路高程都低50cm。
3、項目區現狀豎向高程存在的問題
3.1 由于前期規劃缺項,未全盤考慮小區節點部位豎向設計和四合院建筑豎向高程的特殊性。
3.2 時間緊迫,施工與設計同步進行。
3.3 周邊道路均已建成,整體小區現狀比周圍銜接市政道路高程均低50cm。
3.4 由于小區南北側出入口分別與市政規劃干路相交,南北長438m,高差4.18m,坡度為1.1%,而東西向路又比較平坦,坡度只有2‰,東西向道路坡度過于平緩,道路路面排水不通暢。
3.5 由于住宅小區建筑以四合院設計為主,主要強調建筑的起伏變化,凹凸有序,天際線的高低錯落。鑒于建筑高差較大,致使四合院與四合院、組團與組團之間的內部道路不好銜接。
4、 豎向設計原則
4.1 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行人步行環境的細部處理。
4.2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原則,分期建設工程,在場地標高、道路坡度、排水系統等方面,應使近期與遠期工程相協調。
4.3 做好整體小區道路與外圍道路銜接。
4.4 結合有利地形,減少土方開挖量,節省投資。
4.5 充分利用和保護現有排水系統。當必須改變現有排水系統時,應保證新的排水系統水流順暢;
4.6 滿足小區景觀整體要求。
5、 豎向設計
5.1打破以往豎向設計主要以規劃路網和豎向及建筑正負零為依據的思路。結合地形現狀,先大致確定小區各出入口及小區干路豎向高程,然后根據建筑正負零,明確支路走向,做好與小區干路的銜接設計。
5.2將初步定好的小區豎向反饋建設方,由建設部門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相關人員一同去現場,結合現狀,根據豎向設計圖的每個節點一一確定。
5.3結合自然地形把小區門前支路的建筑正負零初步確定以后,將小區的道路及建筑的正負零均上調了30cm。
5.4當小區地勢較平坦時,首先考慮排水系統的走向與高程。縱坡方面在滿足設計規范的前提下考慮與相交的道路、廣場和沿路建筑的出入口平順的銜接,避免將凹點設門口、路口,四合院里小路可以做成單面坡,使水向遠離門口的方向匯集,并認真設置雨水口。
5.5綜合考慮道路兩側建筑高程順接,盡量減少填挖方量,節省投資,充分考慮建筑綠化、小品在視覺中的效果。
6、 結束語
此項目地形具有特殊性,建議在做小區規劃前期應明確各節點高程以及建筑正負零,僅結合地形及順接各個路口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只考慮整個項目的工程造價,往往會忽視了一些附屬工程的設計,如排水及與構造物銜接等問題,通過本項目的實踐證明,一個好的豎向設計一定是充分結合地形,因地制宜合理地確定建筑、道路的豎向高程,充分發揮設計、施工、監理多方集體的智慧,處理好小區整體與細部的關系,注重外圍與內部的合理銜接,以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