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對混凝土施工的影響很大,由于各種原因,混凝土冬季施工是很普遍的,尤其是橋梁工程,由于工程量大,一般工期長達幾年,因此,要進行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從工期施工中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澆注、養護及拆模等方面進行闡述,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以使冬季橋梁施工的質量不斷提高。
混凝土冬季施工在技術上主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在負溫條件下混凝土早期受凍,對大體積混凝土還要防止因溫差過大而產生的溫度裂縫。組織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任務,就是要根據具體條件,采取最經濟的方法,即使在寒冷條件下,也要確保所澆注的混凝土達到足夠的強度和耐久性,以滿足使用要求。同時,還要采取溫度控制措施,防止所澆注的混凝土發生溫度裂縫。
一、與混凝土相關的氣候問題
冬季施工一般是指連續5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則進入冬季施工。因為混凝土強度增長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結冰時,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促使混凝士結構松散破壞,因此,當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時,應停止施工。由于我國氣候條件的差異,尤其在北方冬季長達數個月的寒冷氣候,給施工帶來了很多困難,所以,在這種環境的下施工,我們一定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防護措施,以保證工程的正常的施工,與混凝土關系密切的氣象資料,主要是氣溫,降水量及風速。
1、氣溫:大氣溫度為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昀重要的因素,氣溫關系到拌和用水及骨料加熱的溫度,混凝土攪拌和運輸時的熱量損失,以及對混凝土的保溫與加熱措施。這是為了保證混凝土具有適當的硬化條件所必須的。
2、降水:冬季降水量較大的地區,常常妨礙施工,因為混凝土骨料中不允許含有凍塊,降水量多易使骨料堆含水量增加,使骨料受凍加重,在模板及鋼筋上不得有冰雪,澆注混凝土也不得在大雪中進行,冬季降水淋濕保溫材料,降低保溫效果。
3、風速:冬季風速很大時,對施工作業有較大的影響,刮風使混凝土散熱加快,一般-15℃的氣溫,當遇上3~4級風時,這樣的天氣對混凝土運輸、澆注及暖棚保溫,相當于-25℃氣溫的天氣條件。刮大風會使保溫罐、混凝土泵車的保溫以及暖棚被刮壞,吹走保溫材料,因此,刮大風要加固暖棚,加強保溫,增加保溫措施。
二、混凝土的冬季施工
1、外加劑
冬季施工中,從本工程的結構類型、性質、施工部位以及外加劑使用的目的來選擇外加劑。選擇時應考慮:改善混凝土或者砂漿的和易性,減少用水量,提高拌合物的品質,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降低拌合物的凍結冰點,促使水泥在低溫或者負溫下加速水化;促進早中期強度的增長,減少干縮性,提高抗凍融性;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提高模板的周轉速度,縮短工期,縮短或者取消加熱養護,降低成本;外加劑的選擇時要注意對混凝土后期強度的影響、對鋼筋的銹蝕作用及對環境的影響,如含氨的混凝土外加劑;工期施工盡量不是用水化熱較小的礦渣水泥等。
冬季施工所有的外加劑,其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應有產品合格證。對已進場外加劑性能有疑問時,須補做實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劑成分的檢驗內容包括:成分、含量、純度、濃度等。
冬季施工攪拌混凝土和砂漿使用的外加劑配置和摻加應設專人負責,認真做好記錄。外加劑溶液應事先配成標準濃度,在根據使用要求配成混合溶液。各種外加劑要分置于標識明顯的容器內,不得混淆。每配置一批溶液,最少滿足一天的使用量。外加劑使用時要經常測定濃度,注意加強攪拌,保持濃度均勻。
2、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攪拌站要嚴格按照實驗室發出的配合比通知單位進行生產,不得擅自修改配合比。攪拌前先用熱水沖洗攪拌機10分鐘,攪拌時間為常溫攪拌的1.5倍。攪拌時的投料順序為石→砂→水→水泥和摻合料→外加劑。身生產期間,派專員負責骨料倉的下料,以清除砂石凍塊。保證水灰比不大于0.6。攪拌站要與氣象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對防凍劑要嚴格控制其摻量。保證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超過200mm。
3、混凝土的運輸
泵送混凝土的管道采取保溫材料包裹,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得有表層凍結、混凝土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損失等現象。保證混凝土運輸中混凝土降溫速度不超過5℃/h,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嚴禁使用有凍結現象的混凝土。
4、混凝土的澆筑
4.1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進行,每層澆筑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插入式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5mm,平板振動器的混凝土厚度最大不得超過200mm.
4.2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問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1.5倍(一般為300-400mm),分層振搗時上下層的搭接不得少于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持振動器的新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的有效搭接。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泛漿冒出氣泡為宜,混凝土表面應隨振搗按標高線進行抹平。
4.3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問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混品種及初凝時間確定。根據目前的氣溫,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較大,其最長間歇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如超過3小時應按施工縫處理。
4.4澆筑混凝土時應派專人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漏預理件、插筋等有無位移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畢。樓層下面要派專人看護支撐及模板,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澆筑,同時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再繼續澆筑。
4.5梁的施工縫宜留置于相鄰兩支座中間的1/3范圍內,并用模板擋好。留成直槎。繼續施工時提前拆去接縫模板,接縫處混凝土應先鑿去浮漿,用水濕潤并澆一層水泥漿或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使新舊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再繼續澆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進行澆筑前要對入模溫度進行演算。遇下雪天氣綁扎鋼筋,綁好鋼筋的部分加蓋塑料布,減少積雪清理難度。澆筑混凝土前,及時將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凈。做好準備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澆筑速度。
5、混凝土的養護
養護措施十分關鍵,正確的養護能避免混凝土產生不必要的溫度收縮裂縫和受凍。在冬季施工的條件下必須采取冬季施工測溫,檢測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不超過25℃。混凝土養護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如蓄熱法養護和綜合蓄熱法養護等方法。可采用塑料薄膜加蓋保溫草簾養護,防止受凍并控制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
6、混凝土的拆模
當混凝土未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均不得拆除保溫加熱設備。混凝土冷卻到5℃,且超過臨界強度并滿足常溫拆模要求時方可拆模。
7、保溫措施
框架柱:混凝土拆模后立即在其表面包裹一層塑料薄膜,在外裹棉氈或草簾,用綁扎絲捆結實。該工序有混凝土施工班組具體執行,項目部施工員負責驗收。
梁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在其上面覆蓋一層塑料布、一層毛氈和三層草簾,其間做好測溫記錄。下道工序開始前有混凝土施工班組組織撤離,擊中堆放看管。
對混凝土的保溫材料的保護,各施工班組積極配合,人員到位,避免材料和用工的重復。
三、混凝土的質量檢查
混凝土質量的檢查包括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和養護后的質量檢查。施工過程中的檢查包括拌制和澆注對原材料的質量、配合比、坍落度等的檢查。混凝土養護后的質量檢查,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強度表面外觀質量和結構構件的軸線、標高、截面尺寸和垂直度的偏差,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好壞與試驗室的工作是分不開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別是砂、石材料變異性較大,試驗室人員必需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經常取樣進行檢驗,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絕使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冬季混凝土的施工中,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在優化原材料和施工配合比采用切實可行的混凝土澆注方案,做好混凝土養護和測溫等方面采取有效技術措施。要保證構建具有正確的外形,而且應有良好的強度、密度和整體性。在整個工藝過程中,各工序既是精密聯系且是相互影響。必須綜合質量為標注,妥善的處理施工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 章林.淺談冬季施工的記述措施.科技信息.2006年第八個五年計劃期.
【2】 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3】 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s].
【4】 張巨松.混凝土早期預養受凍破壞機理的探討[J].混凝土,1998(4):45.
【5】 黃榮輝.預拌混凝土冬季施工跟蹤檢測[J].混凝土,2004(兒):54、
【6】 楊 舜、淺談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原理及措施[J]、山西建筑,2006.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