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2020 年即將進入“5G”時代,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推動著農村數字化轉型,農村電商迎來了紅利期,借好互聯網的“東風”,對農村電商發展進行探索,有利于促進農村電商的長足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加快鄉村振興戰略步伐。
關鍵詞:鄉村振興 農村電商 農村經濟發展
一、農村電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意義
(一)農村電商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
農村網店、“淘寶村”經營點、農產品直播等能夠帶動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從而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尤其是為低收入者增加了收入,有助于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同時又改變了農村的文化生活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有效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
(二)農村電商有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振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發展農村電商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快速發展的措施之一。農村電商的發展在市場對接、產業布局等方面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發展農村電商可以使農產品快遞售出實現收入增長,另一方面,農村電商優化產品結構促進產業融合,推動農村產業振興,進而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三)農村電商有助于農村供給側改革
農村電商是供需直接對接的生產經營模式,相對于傳統農業流通模式,農村電商模式具有環節簡潔、效率高等特點,大幅度提升了流通質量,推動了生產環節供給質量的升級。農村電商的發展,有效化解了供需矛盾,使產供銷良性發展,促進了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電商模式現狀
(一)A2A模式
A2A模式是農村電商的早期模式,它主要是代理商之間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的農產品交易。交易平臺是整個過程的載體,作為整個交易的中間人,在交易平臺發布產品信息,連接上游銷售商和下游采購商。銷售商一般由農村小型企業充當,對接收購農戶手里的農產品。采購商主要由超市、農貿批發市場等組成,通過中間人與銷售商對接購買農產品,再通過渠道銷售給終端消費者。
(二)A2C模式
A2C模式比A2A模式在交易環節上更加簡潔有效。它是代理人跟消費者的直接對接,大大縮減了中間環節,提高了產品流通效率。農產品網絡經銷商借助電商平臺,開設自己的農產品網店,通過網店銷售直接從農戶收購的農副產品,這種模式直接繞開A2A模式中的下游收購代理人,使上游經銷商直接成為產品銷售的代理人,減少了下游的交易環節,提升了產銷之間的效率。
(三)C2C模式
C2C模式是更加靈活的農村電商經營模式。它是農戶賣家與個人買家之間的直接交易。目前,C2C模式更是發展出了很多典型模式。網店式是出現比較早的模式,它是農戶以電商平臺為切入點,建立農產品網店,適時發布農產品信息,供需雙方可以進行雙向自由選擇下單,雙方也可以利用平臺進行一對一的最優匹配,微商式是借助微信平臺,以微信龐大的用戶群體,依托小程序進行社交營銷,推動了農村特產走向千家萬戶。直播式是現階段比較流行的電商模式,通過視頻直播,可以讓買家更直觀的感受產品,促成交易。
三、農村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電商物流基礎實施建設相對落后
目前,我國城市間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但是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于農村電商的發展速度。在網絡通訊方面,很多農村的網絡建設相對不足,網絡不能達到全覆蓋,信號穩定性和網絡速度得不到保障。在道路運輸方面,很多農村道路狹窄崎嶇,很難滿足大型物流運輸的需求。在快遞公司網點設立方面,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在農村設有網點,很多因為運輸成本大,管理難度大,不愿意在農村設立農村物流網點。
(二)農村電商缺乏專業化的電商人才
專業化的農村電商人才不僅要了解農村地區的情況,還要掌握一定的電子商務專業知識。但是農村各方面發展相對落后,相對于城市,不管是經濟條件還是文化環境都比較落后,阻礙了人才上升的空間,使得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的的優秀電商人才很難落戶農村,參與到農村電商的發展中。另外,電子商務作為時下比較熱門的行業,眾多優秀人才甚至都不能滿足城市的需求,這就使得農村對人才的引進難度更大。外來人才引不進來,讓農村未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去學習電商銷售、運營等復雜營銷手段難度也很大。
(四)農村電商品牌知名度建設相對滯后
品牌是產品增加附加值的重要途徑。在網絡銷售的農產品大多數以生鮮產品為主,具有季節性強,運輸風險高和運輸成本高的不利因素。農產品本身因為屬于初級產品利潤比較低,又加上缺乏品牌運營意識,所以只能低價營銷。而且,大多數農產品企業缺乏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多為家族式企業,設備落后、人才缺乏,難以認識到品牌對產品銷售的重要性,導致經營效益低下,電商發展難以做大做強。
四、提升農村電商發展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
電商首要條件得有通訊設施,這是農村電商充分發展的基礎。電商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通信網絡設施建設,力爭做到村村通網絡、戶戶入光纖。加速推進通訊費降費進度,提高農村入網率和減少傷亡費用,進一步推廣網店、微店等網絡交易模式,促進農產品精準營銷。其次,農村電商要想快速發展,還得加強農村物流快遞業務的建設。要通過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推動農產品保的鮮、走得遠,促進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加快完善農村物流快遞體系,鼓勵多網合作,共同打造農產品物流基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強化品牌營銷意識,加強農村電商品牌建設
品牌直接影響著農村電商的命運,無品牌的產品往往很難取得消費群體的信任,品牌化戰略是農村電商成功的關鍵。首先要加強品牌人才建設,通過成立電商培訓機構,創新培訓方式,為農民提供更多有效的品牌培訓。培訓品牌主體加快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加強特色農產品品牌化建設,提升產品價值和知名度。其次,加強農村電商品牌宣傳推介。要引導和支持媒體、報刊全方位展示和宣傳農村電商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形象,提升品牌好感度,增強品牌影響力。 “5G”的普及必將促進媒體的全面發展,智能手機成為農民的“新農具”,直播帶貨成為新時尚,要通過自媒體直播提升農村電商品牌知名度,最大程度上把流量轉化為訂單。
(三)培養引進農村電商人才
首先要對農村電商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農民懂網會網水平,能夠熟練運用網絡平臺建網店銷售產品。同時加強對電商培訓機構的規范和管理。電商培訓機構的培訓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村電商人才培訓質量,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對各類電商培訓機構進行授權認證和評估檢查,規范培訓機構的資質,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為學員提供更加有效的培訓。其次通過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引導具有實踐經驗的電商從業者返鄉創業,并在財政、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給予一定支持,讓這些已經具備電商經驗人才能夠安心在農村地區發展創業。
推薦閱讀:電商領域論文發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