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高效合理利用農村人力資源,是加速農村、農業發展的關鍵,而全面開展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本質就是提升農村勞動力和潛在勞動力資源的質量,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質和科技水平、職業技能。本文闡述了南陽市農村人力資源現狀,準確研究和分析農村人力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以期為加速推進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現狀;問題;對策;河南南陽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命脈,農民是國家崛起的中流砥柱。在社會經濟和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人力資本已經超過了物質資本和自然資本,成為最主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也是經濟增長和財富增加的源泉和內生動力。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也闡明,一切商品的價值都是由人類社會勞動所創造的。南陽市是河南省的第一人口大市、第三大經濟強市。本文通過對南陽市人口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影響南陽市人力資源開發的因素,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1 南陽市農村人力資源現狀
1.1 勞動力體量龐大
自1994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形成了良性互動,經濟發展主要以外延式的數量擴張為主,吸納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特別是勞動力需求的不斷增加,直接刺激著人口再生產。到21世紀初期,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不斷提高、勞動力數量也進一步增加,勞動力供給充分而且成本也相對較低,同時人口紅利也為經濟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南陽市作為河南省的一個農業大市,超1 000萬人的人口基數也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南陽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為1 198.1萬人,其中,從業人口739.53萬人,較2001年的594.73萬人增加了144.8萬人,增長了24.35%,年均增加了8.52萬人,年均增長了1.29%;從業人員占年末總人口的61.73%,較2001年的56.38%上升了5.35個百分點,年均上升0.31個百分點。
1.2 增長后勁乏力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思想觀念的逐步開放,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多子多福”的主導性觀念受到了嚴重沖擊,從而導致目前勞動力資源增長速度趨緩。根據要素稟賦理論可知,未來人力資源豐裕度將受到極大影響。根據南陽統計年鑒數據分析,2001—2018年,南陽市人口出生率由11.9‰下降至9.79‰,下降了2.11個千分點;由于人口死亡率近年來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因而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就隨之下降,由2001年的5.84‰下降到2018年的3.21‰,下降了2.63 個千分點,“二孩政策”的實施并未從根本上改變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的現實。有關數據表明,2015年末,我國人口的劉易斯拐點已經出現,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將會逐步下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從2012年開始有所減少,這一趨勢還將持續,到2020年后減幅將加快。預計到2035年勞動年齡人口將保持在8億人左右,這較2018年末近9億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將近1億人。因此,從21世紀第3個30年開始,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絕對數量減少將成為我國人口再生產新的發展趨勢[2]。
1.3 人口素質普遍偏低
人口素質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不但要有較高的體能健康素質和精神文明素質,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擁有高層次的智能科教素質。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是勞動力素質的核心內容,人口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3]。受教育程度是體現人口素質高低的主要標志。南陽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在南陽市6歲以上人口中,未上過學的人口占比為5.18%,高于全國0.18個百分點;小學文化程度占比為29.34%,高于全國0.60個百分點;初中文化程度占比為48.04%,高于全國6.34個百分點;高中文化程度占比為12.22%,低于全國2.80個百分點;大學文化程度占比為5.16%,低于全國4.04個百分點;研究生文化程度占比為0.07%,低于全國0.27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南陽市初中及以下較低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為82.5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12個百分點。
1.4 資源配置不均衡
人力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不僅是減少人力資源浪費、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的根本保障,而且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起點和歸宿。如果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就會導致人力資源利用的低效化,也就造成了人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費,使勞動力的供求矛盾更加復雜、突出[4]。據南陽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7年南陽市農村勞動力有1/2以上從事第一產業,而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只有17.48%。在從事第三產業的97.1萬人中,有37.25%的勞動力從事批發和零售業,有27%的勞動力從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有18.41%的勞動力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有14.49%的勞動力從事住宿和餐飲業,有2.85%的勞動力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從事第二產業的143.07萬人中有69.28%的勞動力從事制造業,有30.72%的勞動力從事建筑業。由此可見,南陽市農村人力資源配置存在嚴重的不平衡。
推薦閱讀:知網收錄的人力資源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