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近幾年,通航旅游被視為通航產業發展的新熱點。究其原因,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主要是因為通航旅游具有較其他通航產品發展門檻低、見效快的特點;從規劃者的角度看,其落地性強,出彩度高,可體現地方特色。
推薦閱讀:《航空兵器》辦刊宗旨是報道國內外機載武器系統方面的先進技術及發展方向,開展學術交流,提供技術借鑒,促進我國機載武器系統技術的發展。
實際上,我國通航旅游發展才剛剛起步,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城市及景區空中觀光為核心的低空旅游示范項目,如北京的八達嶺包機空中自駕+觀景一日游、三亞的直升機暢游三亞灣等。總體來說,我國通航旅游產品類型較單一,以固定翼、直升機低空旅游觀光為主,兼有部分熱氣球、動力傘、動力三角翼體驗等項目;消費群體仍偏小眾,以體驗性客群為主。
考慮到投資者的訴求,為了促進通航旅游規模化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的形成,在此,本文結合兩個具體案例,初步探討通航旅游產品的設計方法。
從旅游產業五大系統(目的地系統、客源系統、媒介系統、環境系統、支撐系統等)出發,通航旅游產品設計的核心是目的地系統的打造,包括空域、產品、活動等旅游吸引物體系,航空器、起降場地、旅游設施等設施體系,以及飛行保障、通航運營等配套服務體系。
通航旅游的核心賣點有三,即飛行、航空文化、旅游新體驗。因此,其旅游吸引物創新設計的核心一是飛行活動與航空文化的極致化主題開發,包括對航空設備與設施、飛行活動、航空歷史、科技、精神、文化等的多方式主題開發與強化;二是對地方已有資源,包括地形地貌、景觀格局、景區景點等的統籌與創新利用。
目前,通航旅游產品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產品體驗化發展,隨著乘坐飛機這一交通方式的大眾化發展,飛行器本身的吸引力下降,體驗類產品和主題活動成為產品設計的核心;二是飛行觀光的線路化、網絡化發展,從原來以城市或景區為中心的單點起降,向城市—景區—城市等區域聯動、空間延伸發展。
為此,通航旅游產品設計重點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以起降場地為基地的通航靜態體驗項目與活動策劃,核心是要將航空主題貫穿吃、住、行、游、購、娛的全過程,為游客提供豐滿的旅游體驗;二是通航觀光旅游線路及網絡的搭建,核心是通過線路與網絡的設計為游客提供舒適的航程和視覺的盛宴;三是通航運動休閑產品的設計,核心是通過專業化和品質化的服務,滿足游客挑戰自我、放松身心的需求。
針對基地通航旅游項目與活動的策劃,可以參考《中國武漢愛飛客航空綜合體總體發展規劃》項目(簡稱武漢愛飛客)。該項目圍繞航空主題進行場景設計、項目甄選、游憩方式與配套設施設計,將航空文化有機的融入到整個基地的建設中。
武漢愛飛客的選址位于武漢光谷中華科技園,總占地面積3000畝,擬打造集公務機運營、飛行培訓、愛飛客俱樂部、航空博物館、航空文化體驗、航空科普教育、航空創客空間、主題濱水商業、航空小鎮等于一體的航空特色休閑綜合體。其通航文化旅游產品設計一方面著力于使無形文化有形化,即利用建筑、符號、道具、材料等輔助載體,采用放大、縮小、變異、嫁接、組合、卡通化等手法,固化航空文化特征,使無形的文化有形化、場景化;另一方面,則注重在旅游情境中強化航空主題,主要通過營造氛圍、制造環境、設計場景等,使游客與情境在各種游樂中實現互動,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具體采用的方法有:
景觀化。將航空文化元素轉化為物化的、可觀賞的景觀。例如,武漢愛飛客設計了利用報廢機身改造而成的飛行客棧和在裝修、家居、陳設、用品中采用航空元素的航空主題酒店;在航空主題街區中采用了知名航空廠商標識、廢舊飛機、零部件雕塑、體現航空元素的鋪裝等作為街道的主要裝飾,以突顯航空主題:并設置專門的航空主題藝術區,以飛機藝術作品作為主要裝飾展示及休閑設施使用。
體驗化。即通過游憩方式及體驗活動的打造,讓游客深入感受航空文化,通過互動自主的選擇,獲取知識。除設置傳統的飛行體驗項目,如在機場本場空域內面向航空愛好者和游客開展模擬駕駛體驗、私人飛行體驗、水上飛機飛行等服務外,武漢愛飛客還專門針對青少年人群開展航空啟蒙和職業體驗活動,采用夏令營、成長之旅等方式為青少年進行航空原理、無線電通訊等科技知識啟蒙以及機長、乘務員等相關職業體驗。
節事化。采用節事、活動的形式,拓展和推廣航空文化。例如,武漢愛飛客設計了愛飛客嘉年華系列節事,舉辦航展、賽事、表演、主題藝術節、主題音樂節、主題攝影節等大型節事;并可承辦私人訂制航空主題婚禮、航空主題PARTY.親子聚會等主題活動。
互動化。利用互動,使主題樂園消費模式升級。武漢愛飛客設置了航空創意工坊項目,通過回收飛機零部件,設計航空主題家居、藝術品、辦公用品、室內陳設擺件、航空紀念品等,游客可現場參與產品的設計、制作具體過程。
休閑化。將觀光游樂過程放慢,形成消費過程。武漢愛飛客在跑道頭設置了航空主題餐廳、水吧、酒吧等商業類型,除在裝潢、家具、餐具、音樂等元素中體現航空特色外,還將飛機起降作為消費過程中的特色表演。
針對通航觀光旅游線路及網絡的搭建,可以參考《阿拉善通航產業園產業及空間概念性規劃》項目(簡稱阿拉善項目)。
阿拉善項目的選址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巴彥浩特鎮西側,啟動期規劃建設面積約5000畝。其境內擁有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綠洲、賀蘭山脈、丹霞地貌、草原等雄渾的地理景觀,以及居延文化、曼德拉巖畫等人文景觀。眾多世界級旅游資源加上交通不便的特點,阿拉善被賦予“秘境”的稱號。
針對阿拉善的特點,本項目致力于發揮通用航空作為交通載體和通道的功能,增加阿拉善的可達性和可親近性,打造由“點”到“面”的全新旅游體驗模式,塑造“奇境阿拉善”的全新形象。項目將園區作為阿拉善通航旅游的一級基地,主要提供兩大功能,一是游客轉運,通過通航飛行網絡的搭建,使得游客可在各景區景點以及本基地之間快速轉運;二是為游客提供各種休閑服務,尤其注重夜晚室內活動的打造,為游客提供白天看景,夜晚休閑,全時段、全過程的旅游消費服務。在通航觀光旅游線路打造方面,結合當地自然景觀,重點打造綠色山岳、藍色沙漠湖泊、黃色大漠風光等三條觀光旅游線路。沿線結合景區景點、城鎮布局,考慮通航飛行的適當距離,設置起降點。
總體而言,通航旅游產品設計從根本上不應脫離資源和市場兩個基本元素。由于我國通航旅游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未形成規模化的消費群體和消費偏好,因此其產品設計往往是從開發目的及資源條件等主體出發,參考旅游市場總體條件,通過情境布置、空間布局、產品設計、產業整合等方法,在重復變奏中不斷強化航空主題,為游客提供通航旅游獨特的旅游體驗。隨著通航旅游進一步發展,在產品設計中則要進一步融入對游客心理的考慮,細分對待不同游客的具體需求,關于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思考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