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數據新聞應用現狀及反思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數據新聞逐漸成為業界熱點。但在實際的應用中,數據新聞還存在一定問題。本文以國內發展較為成熟的數據新聞欄目澎湃新聞“美數課”為例,從新聞選題、可視化呈現方式、互動性、數據資源等方面分析現有數據新聞實踐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數據新聞;可視化;美數課

電子測試

  一、數據新聞概況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信息每天都以幾何級別的速度在增長。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研究表明,全球數據總量2020年預計達到44ZB。[1]對信息個性化的需求,使得數據新聞應運而生。它為信息過載的時代提供了過濾器,也成為目前備受關注的一種新聞理念,而可視化作為數據新聞的基本特征之一,以其視覺呈現的優勢,利用人腦對圖像處理的特點,更直觀地傳達關鍵信息,更深刻地揭示新聞內涵,數據新聞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新聞呈現方式。

  2009年3月,英國《衛報》成立數字新聞部。通過搜集海量數據,對數據進行篩選和分析,轉化為多種類型的圖示,從而完成可視化新聞的呈現。數據新聞也由此進入人們視野。在國外媒體紛紛效仿,數據新聞發展得如火如荼時,國內媒體也逐漸開啟數據新聞進程。2012年,財新網率先開設“數字說”欄目,2013年,搜狐設立圖表新聞專欄,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建立探索陣地,到2018年,國內數據新聞的發展呈現一片繁榮景象。[2]澎湃新聞作為國內較早發展數據新聞的媒體,其設立的“美數課”欄目涉及各個話題領域,通過數據挖掘、過濾、分析及可視化呈現,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數據新聞生產線,是目前國內較為成熟的數據新聞欄目。

  二、數據新聞應用現狀

  本文選取澎湃新聞“美數課”欄目2018年全年數據新聞產品,共計143篇。以這143篇報道為契機,窺探數據新聞的應用現狀。

  (一)新聞選題分析

  作為國內較早實踐數據新聞的傳媒機構之一,澎湃新聞的數據新聞欄目“美數課”報道范圍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科技、環境等領域,在所統計的143篇報道中,大部分集中于經濟、社會和文體這3部分,基本迎合了用戶對社會信息了解的需求。但從報道涉及的國際范圍來看,143篇報道中,只有25篇報道涉及國外形勢,其中11篇報道是作國內與國際的聯系或對比報道,剩下的大多數報道集中于國內話題。

  (二)可視化類型分析

  數據可視化的呈現方式影響著其傳播效果。可視化呈現方式分為靜態呈現和動態呈現,靜態呈現主要包括如圖表、漫畫、地圖等形式,動態呈現主要是指如H5、動態視頻、動態圖片等形式。“美數課”主要以靜態呈現為主,包含時間軸、柱狀圖、餅狀圖、地圖等,其中《圖解》和《一圖到底》欄目將圖片對新聞的解釋作用發揮到極致。雖然“美數課”在靜態呈現方面表現突出,可視化圖片精美絢麗,能夠為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刺激和清晰的信息告知,但在動態呈現領域實踐較少,在143篇報道中僅有23篇報道涉及到動態圖片視頻或H5交互,交互性仍有待增強。

  (三)互動性分析

  在對“美數課”的可視化類型分析中,我們發現其主要以靜態呈現為主。靜態呈現固然有一目了然的優勢,但讀者易處于局外人的角度,難以進入報道中去。在僅有的一些動態呈現報道中,除開動態圖片和視頻這種依然以單方面呈現為主的形式,具有互動性的報道主要集中于采用H5形式的報道。以2018年5月10日的一篇報道《地震實用指南》為例,讀者點進該H5,頁面會出現12道題及選項,讀者可以點擊自己認為正確的選項,系統會給出正確答案并進入下一題。12道題主要內容為地震到來時一些實用的自救指南,既具有實用性,又寓教于樂,讓讀者樂于參與其中。

  (四)數據資源分析

  由于數據新聞制作的第一步是挖掘與分析數據,因此數據的來源從根本上影響著報道的質量與影響力。如果數據來源有問題,不僅會誤導用戶,也會對自身欄目的公信力產生沖擊。澎湃新聞“美數課”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內外權威機構,如政府網站、研究中心、大品牌媒體等,也包括一些根據公開媒體的報道進行整理的數據,數據來源渠道權威豐富,使報道更具有說服力。此外,在每一幅可視化圖表下方,“美數課”都會注明數據來源。

  三、數據新聞的現存問題

  (一)集中于國內新聞,國際傳播力有限

  從內容看,“美數課”更多關注的是國內的話題,包括國內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報道,少部分作品將報道視角引入國際視域下的中國話題,重在分析同一話題之下中國與國際的關聯,如航空、體育、科技方面的報道,而純粹報道國外事件的作品則是寥寥可數。報道結構呈現金字塔結構,越往國際視野走,報道內容越少,國際傳播力受限。

  (二)可視化表現形式單一

  與傳統新聞以文字見長不同,在可視化數據新聞中,信息圖表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傳統文字敘事的一種代替。可視化呈現的效果影響著數據新聞的傳播效果。如前文所分析,“美數課”在可視化的表現形式上集中于靜態信息圖表,較少運用動態可視化手段,可視化圖表往往受限于統計圖表,表現形式單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數據新聞的制作成本較高,制作周期較長,不僅需要傳統的新聞采編素養,更需要技術支撐甚至大團隊的配合。但靜態信息圖表更多的只是對傳統統計圖表的升級,其信息含量和豐富度十分有限,無法長期地吸引讀者。要想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就必須打破以靜態呈現為主的可視化方式,尋求多維立體呈現方案。

  (三)盲目迷信可視化,出現濫用現象

  數據新聞的本質還是新聞,新聞的功能在于傳遞信息。將繁雜的數字與信息轉換為視覺圖像,能夠減少用戶閱讀與理解信息的成本。但對可視化的追求容易陷入盲目迷信的怪圈,不僅無法有效傳達信息,反而適得其反,加劇讀者對信息的不理解。以“美數課”在2018年1月19日的一篇報道《除了深圳,哪些城市留住了“一流大學”畢業生》為例,網友的評論中有不少對于圖表混亂的質疑,有網友提出完全可以用簡單的正負百分比柱狀圖反映呈現,還有網友跟帖抱怨圖看著“有點暈”,這充分說明不是任何數據都適合花哨的可視化圖案。網民的文化程度不一,個人對于圖表的理解深度也不盡相同。數據新聞可視化的目的是為了更清晰明快地傳達信息,而不是一味炫技。讀者最想看到的不是酷炫的圖表,而是數據與自身有什么關聯。一篇報道只有讓更多人看懂了,才能提供實現報道價值的基礎。

  推薦閱讀:大數據研究論文如何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即墨市| 吴桥县| 广南县| 阜阳市| 密山市| 双辽市| 元朗区| 新竹市| 永新县| 黄陵县| 吴堡县| 德惠市| 和顺县| 民乐县| 南城县| 广昌县| 增城市| 长宁县| 克拉玛依市| 游戏| 四子王旗| 枝江市| 辉县市| 双流县| 当阳市| 金山区| 黔南| 德江县| 肥城市| 大安市| 舟曲县| 洪雅县| 阳东县| 花莲市| 梅州市| 麟游县| 永靖县| 临西县| 峨山|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