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篇法律論文探索經濟法產生過程,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發展要求。但總也離不開經濟法對市場更有利的調節、政府職能補償的作用。經濟法與市場經濟是交相發展的,法律的規范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市場經濟發展也呼吁經濟法的不斷完善。而中國市場經濟發展起步慢,還沒有像歐美國家一般經過大規模的市場失靈的現象,可以借鑒國外經濟法,打造更適合本土發展的經濟法。
《當代法學》雜志創刊于1987年,是一本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雙月刊法學學術性理論刊物,國內刊號CN22--1051/D,國外刊號ISSN1003— 4781,郵發代號12—342;由吉林大學主管、主辦,吉林大學法學院承辦。創刊近20年來,繁榮法學學術研究,弘揚法治精神;推動社會法制進程,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薈萃學術精品,為憲法、行政法、經濟法、民商法、刑法、刑訴法、國際法、環境法、軍事法等部門法的法學專家、法學研究的工作者搭建一個學術研究的平臺,構建起對國內外進行法學學術交流的窗口,讓高層次法律人才脫穎而出,是它一直所秉持的辦刊宗旨。
經濟法出現是對商品經濟生活中經濟關系的一種更加精細、更加專業的調整。中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計劃經濟曾經一度占據主要甚至是唯一官方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要求從“人治”向“法治”過度,法治的要求也不斷催促經濟法的從宏觀的角度來規范市場經濟的方方面面。西方市場經濟發展的時間長,中間過曾出現過各種調整,市場經濟也有其周期性問題間或出現市場失靈的問題,這都需要經濟法對經濟日常規范外,還需要在特定方面,賦予政府一定的權利來協助市場更好地發揮作用。
一、市場經濟與經濟法的內在聯系
(一)市場經濟與經濟法論述
市場經濟,又稱是自由經濟,是一種強調市場主體之間的可以在市場上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資源,包括資產、勞動力、技術、土地等,而主體們做決策或是支配資源的依據是市場價格。理論上,市場經濟和純計劃經濟是兩種不同的支配資源的方式。市場經濟的好處在于,它能創造一種自由的環境、公平的制度、產權明晰的經濟形態。
經濟法是對我國商品經濟關系的一種全面、系統、綜合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是從國家整體經濟需求發展出發,對部分經濟活動進行鼓勵和限制,對公共經濟活動的干預和調控,防止經濟中的違法犯罪的行為,并有效地促進市場經濟發揮其“看不見的手”。調整經濟個體間、經濟團體間的經濟關系。
(二)兩者的內在聯系
中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多實行計劃經濟,國家依靠指令來配制資源和產品,企業成了政府的下屬部門,不能自主經營。因為沒有自負盈虧的壓力,企業的競爭的意識也不強;個人只能通過“票”分配形式,有某種程度的強制性。計劃經濟要求是一種準確無誤地對商品經濟的了解,而無論是企業或是政府都不可能了解方方面面,信息的延遲等也會使判斷失誤。
如今市場經濟通過十八大確立了其在市場中占據的基礎性地位,可以看出未來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蓬勃。但是不得不提出,西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幾次,市場無法有效地配置資源的情況,生產者為了追求利潤不斷地生產,而市場并不能消費那么大產品,導致了大量的浪費。市場化要企業去擴大規模,形成規模經濟,而這也會造成市場壟斷。
如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經濟危機,美國的次貸危機,利率的變化使購房者的還貸負擔過重,房價的大量下跌,房屋的出售或是抵押成為困難,不僅如此,次級抵押貸款也無法按期還款,并不斷引發更大的危機。如果單純靠市場的話,中國也難逃劫。以上這些都是在說明一個問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經濟法的配合,而經濟法的起草和修訂也是以市場經濟中的關系為基礎的。
二、市場經濟和經濟法兩者交相發展
(一)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經濟法可以看成是一部企業行為的指南。經濟法用法的形式,明確了企業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通過什么形式來懲罰不合法不合理的經濟行為,也強化了企業管理者的法律意識,遵循一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也促進了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中國不需要大的企業工會,也是因由法律給員工提供了途徑維權,企業也更有動力去改善自己的經濟管理,成為一個對外更有競爭力的企業,對內員工關系和諧的企業。
(二)維護市場公平,兼顧社會公平的法律
市場經濟的精髓在于經濟個體間的可以根據價格來決定自己的資源去向,還要維護市場公平。同時,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中國還要考慮到兼顧社會公平。改革開放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經濟的發展,通過先富帶動后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成果顯著,但如果今日僅僅有市場,無調節,容易出現“馬太效應”,市場是按市場要素來給予導致收入的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經濟法還有社會公平的取向,不僅競爭公平,基于社會福利還要創造一個機會公平。
(三)促進對外經濟聯系,發展國際經濟合作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不但注重獨立自主,而且還注重“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隨著國際上的合作不斷增加,中國不可能,也不能閉門造車。通過“引進來”中國可以學習到其他國家的技術、引用人才等。經濟法的作用,讓其他國家的人能更加放心地加入到中國的市場,也使走出去的人更具有法律意識,不僅有國內的法律規范,而且有國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