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文學論文時間:瀏覽:次
當悲劇連成線,他就超越了故事本身,而講述的是一種人生,或者說是一個時代。
一直以來,在每個悲劇的最后,除了傷心,我或許還會有一絲感動或者說希望,我總是期盼著悲劇里的情節(jié)重頭再來,然后演繹一段絕世的感情,我也總是幻想,這樣被我攥改過的故事會有一個唯美的結局。但是,當我讀完《奧賽羅》,我卻沒有了要進行任何改變的意思,我知道我拙劣的筆會破壞故事本身的意境,作者就是想用這個徹底的悲劇來揭示當時資本主義時代的實際情況,希望可以喚起大家的警醒,也希望把資本主義的罪惡赤裸裸的給大家看能夠讓一部門有良知的人有所反抗。可是,莎士比亞沒有想到,幾百年之后,資本主義依舊存在,并快速發(fā)展著,這應該是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吧,任何一種社會制度都有他本身的局限性,我們要看的是在現(xiàn)階段,他的局限性和優(yōu)越性哪個占有絕對優(yōu)勢,這也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作品出現(xiàn),資本主義卻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吧。
《奧賽羅》寫于1604年,通過這個戲劇,莎翁對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中的極端利己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于此同時,他在奧賽羅與苔絲狄蒙娜身上也寄托了人文主義的理想。下面,我來具體談談我心中的這一條悲劇線吧。
悲劇線的開始----苔絲狄蒙娜。
苔絲狄蒙娜這一人物形象充滿矛盾性:她既有勇敢爭取愛情叛逆的一面,又有屈從傳統(tǒng),甘愿忍受男權壓迫,逆來順受的一面。前者使她能夠獲得幸福的愛情,而后者使她成為男權統(tǒng)治的犧牲品,導致悲劇的開始。
苔絲狄蒙娜是一位年輕貌美又嬌生慣養(yǎng)的貴族小姐,以她的條件應該能找一個門當戶對的貴族子弟作為自己的丈夫,然而她卻是“中了魔,不怕人家的笑話,背著尊親投到這個丑惡的黑鬼的懷里”, 苔絲狄蒙娜選擇夫婿既不貪圖錢財?shù)匚唬膊回潏D英俊瀟灑的外貌,而是希望兩人心靈的契和。“她為了我所經(jīng)歷的種種患難而愛我,我為了她對我所抱的同情而愛她”,這是她和奧瑟羅愛情的基礎,這個基礎建立在兩情相悅之上的。苔絲狄蒙娜積極追求幸福愛情,不惜放棄父女之情,以致活活氣死父親,充分體現(xiàn)了她的叛逆精神。然而這種叛逆精神也帶有軟弱的一面,在她第一次出場,為了維護自己的愛情,擊退父親的干涉時,軟弱的一面已有所透露。在這一幕,她沒有正面宣布婚姻自由的新觀念,而是用封建舊道德(母親的榜樣)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由于她思想中的軟弱性,她雖掙脫了父權的約束,卻陷入夫權統(tǒng)治的魔掌。苔絲狄蒙娜婚前不顧一切與命運對抗,而婚后卻把她的命運交給了丈夫。丈夫一個人出征,她因為“不能朝夕侍奉他,而在鏤心刻骨的離情別緒中度日如年了”。她把自己生活的全部寄托在丈夫身上,以前追求幸福愛情時的叛逆精神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逆來順受。她稱呼奧瑟羅“我的主”,還說“你的身子不舒服,我很懊惱”“我不愿留在這兒害你生氣”,這些話語充分體現(xiàn)了她的屈從懦弱。
苔絲狄蒙娜悲劇的結局雖然與伊阿古這個小人的挑唆和奧瑟羅的嫉妒分不開,然而更重要的還在于苔絲狄蒙娜一味地屈從于夫權統(tǒng)治。在理解丈夫和妻子的關系上,她卻想到了家長和子女的封建關系“小孩子做了錯事,做父母的總是用溫和的態(tài)度,輕微的責罰教訓他們;他也可以這樣責備我,因為我是一個該受管教的孩子”。直到死,她沒有一句怨言,她只會流淚。她臨終有一口氣,還要為殺死她的丈夫辯護。“誰也沒有干,是我自己”。她也沒忘記“替我向我的仁慈的夫君致意”。她把對于愛情的堅貞不移和對于丈夫虐待的逆來順受看作是同一回事了。
苔絲狄蒙娜是一個矛盾的人物形象。她既有勇敢追求幸福愛情叛逆的一面,又有屈從傳統(tǒng)逆來順受的一面。兩個相互對立的方面統(tǒng)一于這一形象之中,使這個悲劇開始了。
悲劇線的高潮-------伊阿古。
莎翁筆下的伊阿古,是一個極端生活利已主義者,是奧賽羅矛盾的對立面。他集奸臣特質于一身,多疑、善妒、猜忌、阿諛、背叛是邪惡的化身。他為了個人私欲,使盡了卑鄙毒辣的手段。他的生活信條是“既不是為了感情,也不是為了義務,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完全掌握了矛盾的主動權,用一個個的陰謀詭計,制造了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的愛情悲劇,正是他的存在使悲劇上演,并達到高潮。伊阿古設盡圈套去暗害別人,最后也受到了正義的懲罰。在伊阿古的身上,體現(xiàn)了人性的惡,是欲望膨脹的極端表現(xiàn),是個人主義發(fā)展到極致的典型。
但是不得不說,伊阿古作為悲劇里面最豐滿的人物之一,他用自己的“足智多謀”推動了戲劇的向前發(fā)展,他是一個優(yōu)秀的“心里學家”,把奧賽羅的“嫉妒心理”玩弄到了極致。可以說,在現(xiàn)實社會中像伊阿古德人是最多的,因為個人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而想要報復。只是有些人和他一樣有了實際行動,更多人或許只是在心里構想過一幅關于報復的“藍圖”。如果看完這部戲劇,我們都可以不像伊阿古這樣做一個“無道德”之人,莎翁在九泉之下也會很高興的吧。
悲劇的結束----奧賽羅。
《奧賽羅》的性格主題,談的是懷疑與妒忌存在心中沒有好好控制,遭到邪惡小人的利用,最終變成了放任自己的嫉妒、篤信自己的懷疑,造成了悲劇的發(fā)生。
這個愛妒忌而且愛懷疑的主角,就是奧賽羅。奧賽羅是一個忠誠、正直、勇敢、嫉惡如仇的英雄,他以自己的英雄業(yè)績和富有傳奇色彩的生活征服了苔絲狄蒙娜。但是好景不長,當他身邊出現(xiàn)了一個邪惡力量代表者伊阿古時,他的粗野、魯莽、多疑的性格抓住了奧賽羅,使他一步步滑向深淵。
奧賽羅其實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本是大將之才,性格上,他勇敢無畏、堅強、自信、善良而且疾惡如仇,應該說正是這些難能可貴的性格,使他屢建功勛,也獲得了一個貴族之女苔絲狄蒙娜以身相許的愛情。可是他又具有兩個表面上看并不嚴重的性格缺陷:好沖動和好嫉妒。這樣的性格缺陷在一般情況下最多只會使男人做一些蠢事,但在奧賽羅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下,這兩個小小的弱點釀就了一出極為慘痛的悲劇。由于生性嫉妒,他輕信了伊阿古的讒言和虛假的表面現(xiàn)象;由于好沖動,他的理智被感情控制,并很快把憤怒化為行動。他和苔絲狄蒙娜的愛情雖戰(zhàn)勝了種族的偏見,卻未能躲過極端主義者的暗箭。他在暴怒之中殺死自己純潔善良的妻子,而在當他明白自己是受到了欺騙,發(fā)現(xiàn)自己的罪惡后,又無限悔恨,毫不推卸自己的責任,最后毅然地毀了自己,以生命來補償不可寬恕的過失。至此,嫉妒和沖動就造成了一出極大的悲劇。
莎翁真實地描繪了奧賽羅性格上的缺陷,但在這種缺陷的性格中,我們仍感到奧賽羅無比的高貴,他不允許自己身上有任何不潔白的東西,因此當他發(fā)現(xiàn)妻子潔白而他自己骯臟時,他沒有容忍自己的錯誤,對自己進行了最嚴厲的懲罰。在自我懲罰中,奧賽羅的性格得到了升華。就他本人而言,他的性格雖不完美,但在欣賞者的眼中,他的性格是很美的,他的性格缺陷也是很美的。他與苔絲狄蒙娜之間有著偉大的愛,他毀滅她,因為他太愛她,他毀滅了自己,同樣也是愛的明證。他毀滅妻子的行為是惡又是善,如果奧賽羅是一個明察秋毫的英雄,當伊阿古誣蔑妻子時,他馬上察覺到而且懲罰了壞蛋,這樣奧賽羅的性格固然完美而沒有缺陷,但這樣單一的性格就失去了魅力,也根本不存在充滿著人性的奧賽羅了。作為現(xiàn)實生活中人,奧賽羅的性格缺陷成就了他作為人們心中“神圣”的形象,也成功的為這部偉大的悲劇加上了更為“悲劇”的結局。
人們都說:“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撕破給人看”,那么《奧賽羅》就是把每一種美都撕得淋漓盡致了。莎翁用這些撕破的東西連成線,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永遠流傳的悲劇神話,讓火焰一樣,灼傷著每一位讀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