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以獵聘為研究對象,采用縱向單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新創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資源編排動態演化機制。研究結果顯示:新創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過程中經歷著縱向資源結構化—橫向資源結構化—雙向資源結構化的資源獲取過程;通過豐富性重組、開拓性重組和多元化重組三種資源配置方式形成商業模式創新所需要的能力;采取補缺式、橋接式和迭代式的環境撬動方式實現價值創造;將戰略定位與資源編排手段有效匹配,可以實現商業模式在新穎性和效率性方面的創新。本文既豐富了資源編排方面的文獻,也為新創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管理啟示。
關鍵詞:新創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資源編排;戰略定位
一、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以來,戰略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產生于應用管理文獻中的商業模式逐漸為學術界所重視[1]。商業模式已然成為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新創企業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站穩腳跟,有效應對老牌競爭對手,需要對現有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從而擺脫夾縫中求生存的窘境。
(一)商業模式創新
Miller[2]提出的創新和效率特別適合于研究創業型企業所采用的商業模式,它們反映了企業家在不確定性下創造價值的根本選擇。因此,逐漸形成了兩種主要的商業模式類型,即以新穎性為中心和以效率性為中心的商業模式[3]。前者基于熊彼特經濟學的邏輯,它強調資源及其提供服務的創新組合是新產品和生產方法的基礎[4];后者是基于交易成本經濟學的邏輯[5],其通過減少信息不對稱、交易風險和降低協調成本來提高交易效率[6]。
盡管學者們對商業模式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討,但主要聚焦于不同商業模式類型如何影響企業績效[4-7],對于商業模式設計驅動因素方面的研究相對不足[8]。因此,本文將主要探討企業戰略定位如何影響商業模式創新的類型。
(二)戰略定位與商業模式創新
戰略定位學派偏向于從靜態視角出發,認為企業要取得成功,只需要在行業中找到一個真正差異化和可防御的位置[9],但這種觀點沒有意識到相同的市場地位可以轉化為幾種可能的活動系統,即商業模式[10]。商業模式擴展了戰略領域的中心思想及其相關的理論傳統[11],它將戰略問題,如戰略定位和戰略目標轉化為一個概念模型,明確說明業務是如何運作的[12]。
學者們探討了戰略定位與商業模式研究的異同[13],同時也認識到強調商業模式是一種競爭手段的觀點傾向于忽略最初價值創造的機制和動力[10-14],而戰略定位強調企業在產業中獲得差異性位置的起點有利于獲得競爭優勢,從而實現價值創造[15],二者分別從動態和靜態的角度說明了企業價值創造的來源,但對于戰略定位與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相對割裂,對二者之間作用機制的研究尚有欠缺,因而本文將基于資源編排視角,試圖打開其中的過程黑箱。
(三)商業模式創新中的資源編排機制
傳統的資源基礎理論強調靜態資源的異質性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16],但該理論過于關注產生租金的資源的一般特征,而忽略了對如何利用資源創造競爭優勢的洞察[17]。為了彌補資源基礎理論的缺陷,Sirmon等[18]在資源管理模型和資源編排模型的基礎上提出資源編排理論,其認為持續競爭優勢源自企業的資源、能力和管理者能力的組合[19]。資源編排模型涵蓋的流程、流程間的協同以及編排流程與情境的動態匹配,構成資源編排理論的核心,即資源結構化、資源重組和資源撬動[20]。
商業模式創新是一種顛覆性創新范式,是一個不斷優化重組資源的持續改變過程[21]。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得益于企業將擁有的資源轉化為效益的能力,基于系統的視角,Amit和Han[22]將資源編排理論應用于以價值創造為目的的商業模式設計中,提出了一個以數字化為背景的資源配置框架。但是,該研究對于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關注不足,未能解釋產業環境中企業不同的戰略定位在影響商業模式創新的資源編排機制方面的差異,同時由于資源編排在企業不同成長階段也是動態調整的[18],其中適配性的變化以及演進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將以獵聘為研究對象,采用縱向單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新創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資源編排動態演化機制。
二、研究設計
(一)方法選擇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詳細闡述新創企業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從而提煉和補充現有理論,這種探索過程機制的問題屬于“怎么樣”“為什么”的范疇,兼具歸納性和探索性的特征,因而案例研究適合解決這種類型的研究問題。同時由于研究問題的復雜性和動態性,本文采取單案例的研究方法對現象進行描述,通過縱向案例分析,展示研究情境和研究現象的細節,識別商業模式創新過程中的關鍵驅動因素及其因果關系,挖掘復雜現象背后的理論規律,從而建立有效的因果鏈條[23]。
(二)案例企業選擇
本文選擇獵聘作為分析對象主要基于以下考慮:第一,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自成立之初,獵聘就對現有商業模式進行了一系列改進,迅速在競爭激烈的招聘領域開辟出一片新天地,成為行業佼佼者,研究對象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第二,該企業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有十年時間,經歷了初創、成長和成熟的發展階段,能夠完整地體現商業模式創新過程中的機制和細節,為本文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第三,案例企業與本研究團隊聯系密切,具有良好的信息提供者,能夠通過訪談和調研等手段獲得豐富的一手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高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三)資料收集
自2019年開始,本研究團隊就開始對獵聘持續跟蹤調研。每年都會對獵聘進行實地拜訪,主要對集團副總、集團政府事務部負責人、分部總經理和分部市場負責人等進行深度訪談。每次訪談時至少有五名研究人員參與,其中一人負責主要提問,兩人負責補充提問,其他人員進行錄音和文字記錄。在每次訪談結束后都會將錄音材料整理成文字資料,并且通過郵件和微信等方式發送給相關的訪談人員,從而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對于模糊不清的信息,本研究團隊及時詢問被訪人員,完善資料信息。本研究團隊還經常受邀參與企業活動,可以獲得企業的相關信息。
推薦閱讀: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