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戰略舉措,是新發展階段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取得積極進展與顯著成效,頂層設計逐步清晰,改革試點穩步推進,但也存在認知理解亟須清晰深化、身份角色仍存在錯位越位現象、功能定位不準與發揮不充分、組織模式未能匹配性轉型、體制機制有待深度轉變、資本運營能力急需增強等問題。
未來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深化與邁向高質量發展,應將實現資本增值表現優異、平臺功能表現優越、業務創新協同、專業能力突出、風險防控得當、治理有效高效、機制靈活適配作為重點方向,并從歸位歸真三個角色、筑牢筑實三大基礎、做新做活三大模式、聚集聚合三類要素等方面全方位予以推進。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動態完善頂層設計、創造有利環境和條件、制定完善支持性的配套政策,形成對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深化與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引導和支撐。
關鍵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國有企業
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戰略舉措,是新發展階段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自《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來,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都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實踐探索,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但也表現出一些突出問題,亟須在深入推進中予以解決。著眼于未來,應當進一步深化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充分發揮、釋放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在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邁向高質量發展。
一、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取得的進展與成效
隨著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圍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系列探索逐步展開,國家和地方從頂層設計、試點實踐、專題研究等多個方面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不斷前進。無論是作為一個群體還是特定個體,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總體進展順利,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為進一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的頂層設計逐步清晰
國家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的頂層設計是一個逐步清晰、逐步深化的過程,采取的是穩步推進、不斷迭代的方法,既反映在國家對改革進行系統部署中的相關要求中,也有專門性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推進文件,提出了系列的方向要求和針對性的操作指導(見表1,下頁)。特別是,2018年7月印發的《國務院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對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作出全面系統部署,既提出了改革試點的指導思想、試點目標、基本原則等方向性和原則性要求,又對功能定位、組建方式、授權機制、治理結構、運行模式、監督與約束機制等改革試點內容進行操作性指引,同時還對改革試點的實施步驟、配套政策、組織實施等落實要求予以明確。
在國家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的總體部署下,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相關試點方案。早在2015年6月,山東省就專門印發了《省委辦公廳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意見(試行)》,明確了建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和改建條件,提出改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工作重點、支持保障措施和實施步驟。2016年5月,山西省發布《關于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的實施細則》,但內容主要是關于選擇山西焦煤集團有限公司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相關試點工作部署。
在《國務院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印發以后,廣西、內蒙古、安徽、遼寧、廣東、河北、福建、青海、重慶、江西、甘肅、黑龍江、陜西、寧夏、四川、湖北、浙江、天津、湖南等19個省(區、市)正式公布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下簡稱“兩類公司”)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比如,2019年7月《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對重慶市加快推進“兩類公司”改革試點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明確了試點內容、組織實施、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此外,廈門、蕪湖、淮南、丹東、阜新、廊坊等地市也出臺了本地的“兩類公司”試點實施方案,形成對本市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的頂層設計。
(二)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鑒于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是一個新生事物,國家采取以試點的方式探索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并按照“分級組織、分類推進、穩妥開展”和“成熟一個推動一個,運行一個成功一個”的要求,穩步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在中央企業層面,2016年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新”)和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誠通”)被確定為兩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兩家企業圍繞著“試模式、試體制、試機制”開展了諸多探索嘗試,取得了積極效果(見表2)。第一,“試模式”不斷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運行模式逐漸成型。
中國國新和中國誠通在改組組建后,都按照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要求對組織架構、業務布局、運營體系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優化,基本上形成了“精干總部+專業平臺+持股企業”三層架構,打造了基金投資、股權運作、資產經營(管理)、金融服務為主、具有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特色的業務格局,構建了“融投管退”的資本運營體系。中國國新探索形成了“資本+人才+技術”輕資產運營模式[1],中國誠通則提出資產經營2.0模式。第二,“試體制”穩步實施,針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授權放權取得進展。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印發的《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年版)》,兩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除了可以享有一般性中央企業的21項授權放權事項、綜合改革試點企業的4項授權放權事項外,還可以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一道享受6項特殊的授權放權事項。
第三,“試機制”逐步深化,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突破。中國國新和中國誠通都按照全面構建國有資本運營新體制新機制的要求,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提升治理能力,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構建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差異化的分類管控模式,形成市場化的體制機制和靈活高效的管理體系[1]。第四,功能作用日益彰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價值性持續提升。中國國新和中國誠通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導向的投資驅動,通過發起設立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發展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等,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推薦閱讀:數字資本運作邏輯下的數據權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