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現代工程是人們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在社會、經濟和時間等因素的限制范圍內,為滿足社會某種需要而創造新的物質產品的過程。文章發表在《新財經》上,是中級經濟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現代工程,工程知識,經濟學
現代工程有明確的社會目標。一切工程活動都是為了增進社會利益,滿足社會某種目的,工程的組織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是否充分理解社會現實需要,是關系到工程成敗的重要因素。
一、離規格、離技術、離效率的盛會
會議的主辦者是都靈市繼續工程教育和研究聯合會,由國際繼續工程教育協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多方支持、資助和指導。會議的主要形式以專題研討會和對口交流會為主,穿插企業專訪、小組討論和社交活動。大會在組織上有三個特點:
一是高規格。這次大會正式注冊代表255名,來自41個國家及地區。其中我國正式注冊代表21名。全體代表最基本的特征是學術上的高規格,大多數人是世界CEE活動著名人士,世界知名大學院長、教授,大型企業經理、教育部門主管,跨國培訓、行業培訓、地區終生教育組織的負責人等,大多數人都向會議提交了近年來最有新意的論文。
二是職務上的高規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洲區、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國際電信聯盟意大利電信公司、菲亞特公司、聯合機械公司等一批跨國公司的總裁、主管和意大利勞動部、大學和科學技術研究部代表及皮埃蒙特大區區長、都靈省省長、都靈市市長等當地官員出席,特別是我國派出了以人事部徐頌陶副部長為團長的一行八人政府代表團,受到大會的特別鼓掌致意。
國際CEE協會執委、英國劍橋大學C.帕德菲爾德教授在換屆選舉會議上動情地說:“我到過中國,他們的政府確實非常重視繼續教育,中國也是本協會的創始國,而且每屆大會都是中國出席的代表最多。基于這三條理由,我推選中國的代表擔任副主席。”在他的提議下,我國北京理工大學年僅45歲的力學專家、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教授順利接替武鋼張壽榮院士成為第四屆協會執委會的唯一一位副主席,主席則由美國加州大學弗蘭克·巴瑞士教授擔任。二是高技術。這體現在大會的每一環節、每一過程、每一場合之中。會前,組委會通過InteIT吧t向有“E-m畫】,網址的每位代表發出邀請函,當你回復后即發出你何日何時何處發表論文及發言時限的通知。
二、專題新、觀念新、經驗新的論壇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知識革命—科技對學習的深遠影響”。圍繞此主題,組委會精選了128篇有新意的論文編印成書,其中5篇安排大會報告,25篇在專題研討會上介紹,98篇在專題交流會上發表。我國代表人選論文巧篇,實際發表8篇,其中臺灣代表2篇。從會中見聞和本人譯讀來看,本次大會對主題的開掘極具廣度和深度,在理論上和實踐中所產生的影響將遠遠超出現在的估計。其主要表征是:
(一)專題新,視角廣。知識革命、知識經濟、知識化社會作為大會的熱門話題得到全方位的闡釋,展現了豐富多采的視角。兩次大會共8個主報告各有側重。令人欣喜的是,8個主報告竟有6個是企業人士所作,顯示出企業繼續工程教育在世界CEE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二)觀念新、研討深。許多代表在發言中都把迎接21世紀和進人21世紀作為思考的基點,對跨人新世紀的繼續工程教育提出一系列必須樹立的新觀念,設計出許多新的發展途徑。比較集中的觀點是:
1.現代工程教育促進了信息科技的發展,當代信息科技挑戰了傳統教育,教育必須推進知識革命。芬蘭國際繼教協會委員馬庫拉教授在研討會上指出:當代信息技術知識的傳播有如人類文明史中的文字傳播、印刷術傳播一樣,將成為人類文化、教育和科技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它不僅帶來了人類學習、計算、編寫方式的變革,也帶來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變革。
2.為了適應知識革命引發的全球經濟變革,CEE要走“全球化、一體化、網絡化”的發展道路。本次會議近三分之一的發言都首先分析當代CEE所處的大環境,認為新崛起的知識經濟的基本形態正是以全球為市場,以網絡為載體,以知識為基礎;世界各國在經濟上越來越相互依存,商品、資本、技術和服務越過國界的流量越來越大;全球的經濟版圖在今后30年內將發生重大變化,像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對創造世界財富作出重大貢獻的國家,世界漢刃家和10以)家最大企業的分布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因而世界工業界的競爭也將更為劇烈;世界經濟運營的基本特征必然是全球化、一體化、網絡化。因而CEE工作者,尤其是企業界的CEE工作者必須懂得什么是經濟的全球化,全球化向企業的CEE提出了什么需求。
3.要重視和促進中小型企業中的繼續教育。在兩場專門交流中小型企業繼續教育的會議上,多數發言者都指出世界工業印%的勞動力仍在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的本質是追趕型經濟,追趕型經濟的生命力則在于技術創新,這就要求中小型企業中的CEE工作者和政府及社會力量都要注重推進中小型企業的知識創新,以知識創新來帶動技術創新和企業創新。意大利特蘭托大學兩位教授指出:意大利實行的是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引進技術創新及競爭機制,促進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加快了本國工業化進程。今后只有加倍推進中小型企業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在加人歐元、實現歐洲統一市場之后保持國力領先。加幸大多倫多大學L.多爾曼教授強調:知識經濟的生命線就是知識和技術的不斷創新,中小型企業要追趕先進的大型企業,首先要投資于人,發展和夯實以人為載體的知識資本,同時構建知識經濟基礎設施,這樣才能真正獲得企業發展的動力。德國柏林技術大學H·厄泊教授提出中小型企業要為創新進行企業與大學合作培訓的持續組合。立陶宛考納斯科技大學布拉裘斯教授介紹在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型期內怎樣開展對中小型企業中的工程師的繼續教育。
三、啟發人、感動人、激勵人的號角知識經濟的一個墓本特征是:人們通過發展交流,使知識得到發展。本屆大會給與會者創造了廣泛、多彩的交流方式和機會,因而給人的啟迪也很多。對如何發展企業的繼續工程教育,主要生發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要樹立現代繼續工程教育觀念。現代cEE是一個有豐富內涵的不斷發展的概念,不同時期、不同企業都有不同的表征。它的基本內涵是:以先進科技為基礎,以知識創新為主體,以產科教三結合為紐帶,以全員為對象(因為職工學歷層次將普遍提高),以大時空為過程,以網絡為主課堂等。我們要積極地、有選擇地研究世界發達國家的繼續工程教育新趨勢、新觀念、新模式、新手段,面對本國、本公司現實,統一思想認識,掌握CEE規律,把握其內在特性,設計出本企業跨世紀發展的繼續教育戰略,真正把黨的“科教興國戰略”落到實處。
(二)要建立現代企業繼續工程教育制度。在知識經濟主導的驅動下,當代企業正呈現出“行業集團化、資源一體化、運作信息化、競爭全球化”的發展格局。企業CEE越來越成為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的戰略武器之一。建立起現代企業繼續工程教育制度將對企業發展產生強大推動力。企業決策層應把建立現代企業繼續工程教育體系作為實施“科教興企”戰略的一個主休工程,既要有規范化、科學化的設計方案,又要有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和支持措施。要把繼教工作與產業結構調整、改進產品品質、開發高新技術、提高經濟效益融合在一起抓。
國家級經濟論文發表:《新財經》是由《中國證券期貨》雜志社、北京今日新財經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共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大型投資類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