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應用型大學;設計專業;應用
《重工與起重技術》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新產品開發、科研攻關等方面開展學術交流,為公司科技人員及同行業提供交流平臺。
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對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知識的實踐與應用則是其教學的核心內容。有學者認為,“實踐教學更加突出學生主體,促進其主動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強調知、情、意、能的高級復合作用,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在實踐教學模式中,會把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放在首位,學生在運用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運用其他多項綜合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知識結構也會更加豐富。
1項目教學法的內容和意義
1.1項目教學法的概念
項目教學法又被稱為“基于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從內容上看屬于實踐教學的一種。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一般指實際生產或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課題,內容應該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商業活動有直接聯系,學生可以相對獨立地安排計劃工作,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有利于培養創造能力。項目教學法中的目標應來源于社會需要和教育教學的需要,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學習到相關領域的知識并且積累實踐經驗。教育領域中項目教學法并非以追求項目成果為目標,而是作為一種載體,讓學習者基于項目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實踐。
1.2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型大學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應用型大學的培養目標是為現代生產服務一線提供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而設計專業本身就是一個知識綜合性高、實踐性強的專業,應用型大學的設計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理論知識的應用性。項目教學法通過將實際項目或虛擬項目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可以彌補純粹學校書本理論教學在應用層面的短板,通過將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實踐項目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靈活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還能夠了解到設計項目的一些背景知識,同時感受實際設計過程中的流程、方法和工具與理論層面的的差異。將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型大學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廣泛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
2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型大學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思路
2.1合理拆分設計任務
應用型大學致力于傳授知識和技能,讓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后具備進入相關企業工作的能力,設計專業教學雖然強調對于學生設計實踐能力的訓練,但限于學生所處的學習階段,即便是高年級的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大概率是不全面的、程度較淺層的。這個時候過于理想地將企業設計項目完整地引入教學環境交由學生去實踐,大概率會產生多種問題,例如,學生對任務核心理解不到位導致實踐過程混亂、由于對任務量和困難預估不合理導致時間周期多次延后、實踐過程中進展不理想使學生產生無力感導致積極性減弱等。因此,將企業設計項目引入教學環境時,需綜合考慮,由教師對企業項目進行分析和預先處理,將項目中所包含的設計任務進行適度拆分后挑選合適的模塊交由學生去練習。
2.2以保證教學效果為核心目標
將企業項目引入學校從目的上看包含了兩個部分,一是按企業要求的內容標準和時間周期完成項目,二是將企業實際需求代入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與相關專業的社會實際需求接軌,鍛煉學生實踐能力。而項目教學法首先是服務于教學目標的,也就是說應該首先保證教學效果達到鍛煉、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應用項目教學法時,應在課程開始之前預先對企業項目進行分析,同時考慮開課班級學生的年級、知識儲備和整體學習進度,將企業項目任務進行合理抽取和拆分,并結合該課程所需掌握的知識選取合適的環節融入到課程中。也就是說,在將項目教學法引入課程時,應以教學效果為核心參考標準安排設計任務和時間。
2.3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有機結合
相比于傳統授課環境中教師需要提前備教材,項目教學法還需要教師在開課前聯系好與教學內相關的企業項目,與企業該事項負責人溝通設計需求,明確該項目的提交物和時間周期,然后結合開課班級的整體情況進行授課和項目指導。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是作為設計服務提供方,需要與企業做好對接,理解該項目的設計目標,同時作為該課程的授課人,需要深入分析課程知識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對項目進行解構,抽取合適的項目內容融入教學環節,以達到促進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在開課過程中,先將相關基礎理論知識解析清楚,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到項目的設計實踐中,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修正學生的認識,達到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目的。
2.4協調資源完成企業設計項目
前文中提到項目教學法引入課程需要以保證教學效果為核心目標,而要確保這一目標的可持續性,也需要教師協調各方資源,在企業項目這一任務中,課上和課后的界限如何區分,如何將課堂成果在課后延伸與完善,確保完成企業項目,都需要教師付出很多努力。
3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型大學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3.1了解學生層次差異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傳統的“精英教育”已經向“大眾教育”轉變。招生范圍的擴大帶來了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增大,這也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了一些難題。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不進行創新,教學質量比較難提高。
應用型大學的學生層次差異是顯著存在的,所以,教師應該在授課之前或者在課程的初始階段,先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設計專業能力差異制定一些合適的教學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設計專業課程中經常有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合理的組織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時候僅僅以成績來判斷學生是不夠科學的,有的學生成績一般但性格活躍很有開拓創新精神,有的學生發散性不強但做事十分細心有邏輯。這種時候的分組方式若能綜合學生的專業知識、表達能力等多元化要素,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優勢互補,相互學習,形成團隊1+1>2的效果,也有利于學生在人性化的學習過程中激發自身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