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編寫是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習者的英語水平,所以,它和聽力、閱讀、口語、翻譯一樣都應該引起學習者以及教師的足夠重視。然而,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出錯總是在所難免的。英語編寫中常見的錯誤反映了語言習得中教與學的不足,是不可忽視的。對錯誤進行識別、分類、分析和歸納,并加以糾正,是學習者和教師共同的任務。
一 錯誤分析理論及錯誤的分類
1967年,科德(Corder)發表了一篇題為《學習者所犯錯誤的意義》(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的論文。這標志著錯誤分析(Error Analysis)理論的誕生。錯誤分析理論認為,錯誤是指語言學習者在用外語進行會話、編寫時偏離了目的語的表達法的一種現象。這些錯誤反映了學習者所掌握的語言體系,是學習者試圖對目的語體系進行判斷的表現。外語學習者學習一種新語言時,也像兒童學習母語一樣,根據接觸到的語言材料,對目的語做出假設并檢驗其正確性,進而積極創造和建立目的語體系。在此過程中,外語學習者的語言錯誤并不意味著學習上的失敗。
根據進一步的研究,Corder(1974)又把錯誤分為三個類型:1)系統前階段錯誤(pre-systematic error),即新語言系統形成前出現的錯誤,這一時期學習者對新語言系統的規則往往還不很了解;2)系統階段錯誤(systematic error),即新語言在形成階段出現的錯誤,這一時期學習者逐漸掌握了新語言的規則并將其內化,但在對已知規則提出假設時容易犯錯;3)系統后階段錯誤(post-systematic error),即新語言系統形成以后出現的錯誤,這一時期學習者一般已經掌握了新語言的規則并能夠熟練運用,只是由于粗心或疏忽而犯錯,對這種錯誤學習者往往自己能夠解釋也可以自行改正。
二 編寫中的具體錯誤
具體到大學生英語編寫中,其錯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拼寫錯誤
在編寫中最常見的拼寫錯誤(括號內為正確拼寫)如: morden(modern), colledge/collage(college),govenment(government), enviroment(environment), frist(first), nowaday(nowadays), competion(competition), studing(studying), truely(truly), belive(believe) 以上這些拼寫錯誤大多是發音不準造成的,而有些錯誤則是由于不了解或沒有掌握某些不規則動詞的曲折變化而引起的,如teached(taught), meeted(met),此外,由于不了解標題、地名、人名、書名、專有名詞等的首字母的大小寫規則而出現拼寫錯誤。
2)冠詞錯誤
不定冠詞用錯,如This is a important task. (正:This is an important task.)
定冠詞漏用,如 Most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went out. (正:Mos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went out.)
3)詞類錯誤
詞類錯誤主要在于分不清名詞和動詞(或形容詞),如把success當succeed 用; 把image 當imagine 用;把health當healthy用;把difficulty 當difficult用;把economy 當economic 用,等等。其次,還有分不清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如We should face to the reality.(正:We should face the reality. or: 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reality.) 另外,對于一個單詞有多個詞性的容易用錯,如Our bosom should like the sea.(正:Our bosom should be like the sea.)
4)搭配錯誤
介詞搭配錯誤(括號內為正確用法),如in campus (on campus); 動詞和名詞搭配錯誤,如learn(acquire) a lot of knowledge; 成對的短語搭配錯誤,如for one thing…for the other(for another); in one hand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等。
5)時態錯誤
學生習作中時態錯誤主要表現在對時態把握不準或是時態混亂。這就說明學生對英語時態掌握得不夠牢固,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時態的重要性,并適當抽一些時間補一補英語時態的課。
6)用法錯誤
如“隨著技術的發展”, 寫成:A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顯然是沒有弄清with和as的差別;又如“為了我們的未來”,寫成: in order to our future,…是沒有搞清in order to 的含義和用法。這說明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真正理解某些用法,而只是根據學過的表達按照漢語的意思進行簡單的堆砌,把英語和漢語的表達直接對應起來。從心理認知方面來講,不排除學習者偷懶的因素,即明明知道有多種選擇,但就是不愿仔細去甄別,而是想到什么馬上就用,早早應付完了事,卻不去計較其后果。這是學習態度不認真的一種表現。
7)銜接錯誤
學生在習作中,常常會出現although…but; because …so等連用的錯誤。這是由于不了解英語和漢語的句子結構在復合句中的區別造成的。漢語的復合句一般講究對稱,連接句子的關聯詞往往成對出現,起到前后呼應的效果。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既然……那么(就)……,等等。英語的復合句則不同,它只需要一個連詞,放在一個從句中,就能起到連接的作用。
8)語用錯誤
請看下面幾個句子(括號內為改正后的句子):
① I very like it.(I like it very much.)
② I don’t know how to do.(I don’t know what to do.)
③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like him.(A lot of people like him.)
④ I will not forget her for ever.(I will never forget her.)
學生在編寫中往往會先想到漢語的句子,然后一對一的將它們翻譯成英語,而忽略了英語和漢語在詞序、表達、句式等方面的差異,這就造成了大量的“中式英語”(chinglish).
9)其它錯誤或失誤
當然,除了以上列舉的錯誤,學習者還有其它編寫上的錯誤或失誤,如人稱指代錯誤、名詞單復數錯誤、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混淆的錯誤、第三人稱單數用錯、語言的邏輯錯誤、標點符號的錯誤、偏離主題的錯誤等等,所有這些錯誤都是作文中應該避免和糾正的。
三 錯誤的原因
針對大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完成了初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過程,應該大致掌握了英語的基本規則、語法和基礎詞匯,所以他們在編寫中所犯的錯誤大多屬于系統階段錯誤或者系統后階段錯誤。而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受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智力水平、記憶力水平、興趣愛好、身體狀況以及情緒等等心理認知因素的影響,他們在編寫中難免仍會出錯。2)由于教材不完備、教師知識結構欠缺或教學方法不當等等教學的外部因素,也會導致學習者犯錯。3)語際遷移:英語和漢語有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英語是“樹狀結構”,漢語是“竹狀結構”。這些差異使得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時在較長時期內受到母語的影響而犯錯,即出現“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現象。4)跨文化交際因素:漢語和英語屬于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在社會風俗、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社交禮儀、表達方式等等許多方面有顯著差異,這就使學習者在不具備跨文化思維的情況下容易犯錯。
四 教學對策
對于學生編寫中的錯誤,合理地糾錯是必需的。在批改完作文后進行適時的講評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認清錯誤的類型,分析錯誤的原因,最終找到糾正錯誤的方法和避免再次出錯的途徑。同時,通過對錯誤的分析,教師也可以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或疏漏之處,并加以改正,以促進教與學共同進步。具體地說,教師在編寫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英語基礎知識教學
① 鞏固語法知識 大學生雖然在初高中已經基本學完了語法,但是對語法的掌握還不牢固,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語法薄弱環節進行講解,并督促他們在課下進行復習和訓練,以便他們牢固而全面地掌握英語的語法規則和基礎知識。
② 抓好詞匯教學 大學生入學時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應達到2000個左右的詞匯量,而他們編寫中的錯誤表明即便是這些基礎詞匯有些人也沒有很好地掌握,比如對名詞分不清是可數還是不可數,對動詞分不清及物還是不及物,還有的對于詞性的概念更是稀里糊涂。所以,教師應該多用這些基礎詞匯來講解新的詞匯,同時,對于英語的構詞法、派生詞、詞綴、搭配、用法等等要重點講解,以求學生達到領會貫通、靈活運用。
2)做好英漢對比教學
如前所述,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有很大的差別。教師應該注重講解英漢的差異,培養學生探索語言差異的意識,幫助他們在學習第二語言(英語)的時候,盡量避開母語(漢語)的干擾,從而使語言負遷移的影響降到最低。當然,學生的漢語知識和編寫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他們英語編寫水平的高低,這一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3)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書面語所體現的文化信息也是紛繁復雜。因此,學習外語應該對異國文化有所了解。教師在英語編寫教學時理應講解中英文化的差異,比如,中英文書信的格式、稱呼、落款等等就有很大的不同。這樣,有了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學生在編寫中就不容易出錯,從而避免可能出現的文化沖突。
4)加強師生在學習上的互動
英語編寫是對大學生英語學習進行綜合考察的一個方面,通過師生的交流互動,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目的、方法、態度和效果、興趣愛好、漢語水平、記憶力好壞以及他們對教師教學的看法、建議等等,從而以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要為出發點,幫助教師擬定和調整編寫教學的內容、方法、用具等,力求做到教學相長。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英語編寫中的錯誤反映了二語習得中的一般規律,需要教師客觀對待。第一,要對錯誤進行搜集、分類、描述、解釋和評價,找出錯誤的根源并加以糾正和引導,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第二,要注意糾錯的策略和方法,不能因執著于糾錯而打擊學生編寫的積極性和興趣。第三,要結合對錯誤的分析,及時調整編寫教學的內容、進度和方法,以便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Corder, S.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5. No.2. 19.
[2]馬廣惠,文秋芳.大學生英語編寫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34-39.
[3]劉寬平,周業芳,曹小燕.提高中國學生英語編寫能力的有效途徑[J]外語界,2003(6):68.
[4]蔡基剛(編著). 英漢編寫對比研究[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5]潘鈞. 大學英語編寫教學探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8).
[6]郭純潔, 劉芳. 外語編寫過程中母語影響的動態研究[J]現代外語,1997(4).
[7]郭曉華,歐陽菁. 基于錯誤分析理論的大學英語編寫教學新探[J]外國語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