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二戰以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人口劇增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緊張、環境污染日趨嚴重,不僅制約了經濟發展,而且使人類與自然與經濟出現了緊張局面。隨著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全球日益突出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綠色會計變得越來越重要。綠色會計的基本目標是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目標協調。
關鍵詞:綠色會計 意義 問題 對策
一、綠色會計的含義
綠色會計從本質上看是環境科學與會計學科交叉滲透而形成的應用性學科,具體而言,它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以有關環保法規為依據,研究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本影響的一門新興會計分支。其核心是用會計來計量、反映和控制社會環境資源。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目的在于改善整個社會的環境與資源問題。綠色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是環境問題與會計理論方法相結合的產物。
二、我國推行綠色會計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經濟發展與環境破壞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保證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制定了一系列的國家法律和政府法規,包括《環境保護法》,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白皮書,它將可持續發展確定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戰略。但是由于綠色會計是一門新興學科,在我國存在著諸多難題,阻礙著綠色會計的開展。
1、企業的環境責任理念尚未形成,參與積極性不高
我國一直提倡企業的利益要與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一致,在經濟利益上強調微觀利益和宏觀利益相結合、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相結合、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基本組成單位,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面臨的壓力很大,一心想要降低成本,爭取更大更多的利潤。還只是注重經濟效益的提高,忽略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據調查,公眾對企業在2008年環保滿意度得分為72.47分,比2007年的46.93分大幅提高了25.54分,說明企業在環保管理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由傳統觀念上的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這遠遠不及國外企業和合資企業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中國加入了WTO,希望我國的企業在殘酷的國內和國際的競爭環境中,經受住考驗,增強對環境因素的考慮,促使其環保意識迅速增強。
2、環境法規體系不健全,缺少可操作的綠色會計準則
我國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問題,頒布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并將宣傳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1994年政府制定的綱領性文件《中國21世紀議程--人口、資源和環境》白皮書中將可持續發展確定為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基本戰略。這一系列的說明我國的環保意識增強,力度加大了,但是在目前規范會計行為的《會計法》和會計制度中并沒有與環境相關的核算、監督、披露及處罰等相關綠色會計內容,也沒有對綠色會計信息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如果我國不盡快制定具體的法律法規,綠色會計的實施存在很大困難,只是一句空談。
3、綠色會計核算體系難以建立
綠色會計核算體系難以建立,制約了我國綠色會計的開展。在現行的會計制度中,還沒有建立與環保費用相配套的會計核算體系。這僅在企業“管理費用”中設置了“排污費”和“綠化費”項目。綠色會計核算對象的復雜,使得目前我國綠色會計還未形成統一、完善的理論體系,與環保要求相適應的會計核算體系應該盡快建立起來,盡快組織有關學者、專家研究探索與我國國情相符的理論體系,否則將不利于綠色會計的實施和推行。
三、推行綠色會計的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意識
建立實施綠色會計不僅是一個會計問題,同樣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增強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一方面將綠色會計的實施作為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加強對綠色會計的宣傳教育,樹立企業、環境、社會和諧發展的“三贏”理念,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合理承擔環境責任才可以促使企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和環境、社會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和全社會要高度重視加強輿論監督和處罰,對破壞環境、給環境和社會帶來危害的企業進行反面典型曝光,嚴重的要做出處罰。促使企業增強環境責任意識,使綠色會計逐步被公眾、企業和市場接受。為我國綠色會計有效實施奠定思想基礎。
2、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綠色會計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
綠色會計的建立,沒有國家法律的強制與引導,企業很難披露關于環境方面真實而公開的會計信息,更難讓這些不同方法、不同核算內容的信息在企業之間具有可比性。盡管中國已制定并頒布了不少環境法律法規,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體系,涉及環境因素的會計法規幾乎是一片空白。也可將綠色會計納入《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中,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它的地位,使對其的核算具有強制性,為有效實施綠色會計提供法律保障。
3、組建機構,加強理論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發達國家會計職業團體在建立和實施綠色會計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要實施綠色會計,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成立機構,研究理論,確定準則。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建議由財政部牽頭,發揮中國會計學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證券委員會等會計職業團體的作用,加快綠色會計專業標準的建設,力求解決諸如確認、計量和報告等基本理論問題,突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的阻礙,形成完整的綠色會計理論體系,為有效實施綠色會計提供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 ].張曉芳,試論綠色會計在我國的發展,時代經貿(下旬刊),2008.07
[2 ].王鳳羽,試探綠色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財會月刊,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