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安徽省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正在加快崛起的經濟欠發達省份。目前的安徽,站在量變到質變、脫穎而出的新起點上。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沖刺全國第一方陣,關鍵是選擇好工業強省的路徑。在創新的新時代,安徽要依靠科技創新的引領,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使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支撐。基于此,文章系統地探討了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成效以及國際化發展等方面諸多問題,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安徽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新常態
2010年底,安徽省開始確立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16年10月安徽省政府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又明確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生物和大健康、綠色低碳、信息經濟等產業,隨之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門類擴大,并向新興服務產業延伸。2017年5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出臺《安徽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以立法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如今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安徽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支撐。
一、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一)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近年來,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規模不斷提升,占工業總產值比重不斷增加,對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間,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1.2%,高于規模以上工業9.1個百分點。2016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1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增幅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7個百分點(如圖1所示)。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產值均超千億元,其中,以新型顯示為主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兩千億元。
(二)優勢企業快速成長
“十二五”時期,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快速成長,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優勢產品不斷涌現,企業效益不斷提升。2015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中產值超千億的達到4個,比2011年增加2個;超百億元的5個,凈增3個;超十億元的企業142個,凈增62個;超億元企業1368個,凈增62個。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總數、主營業務收入和實現利潤等均有較大提升,并涌現出一批知名企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科大訊飛、合肥聯寶電子科技、京東方、康佳電子,節能環保業的海螺川崎、利特環保,生物產業的豐原藥業、濟人藥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安徽巨一、安慶環新,公共安全產業的科大立安、工大高科等。
(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近些年,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各產業規模增長速度較快,產業鏈條不斷發展延伸,新興產業種類不斷興起。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發展基礎較好,產業規模居領先地位,產值均超千億元。新型顯示、機器人、硅基材料、現代中藥、集成電路和通用航空等一批產業快速崛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省企業數從2011年的4戶增長到2016年的161戶,擁有江淮、奇瑞、安凱三家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創建了全國首個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工程實驗室,且合肥是全國13個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城市之一。此外,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特色顯著,形成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促進了全省產業轉型升級。
二、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成效
(一)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建設成效
2012年10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按照優勢地區試點先行,確定了江蘇、安徽、湖北、廣東、深圳作為第一批國家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區。安徽合蕪蚌新型顯示、蕪馬合機器人成為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新型顯示產業以京東方、康寧企業等為核心,集聚顯示面板、驅動芯片、液晶玻璃、偏光片、光學膜等上下游企業30多家,合蕪蚌地區正成為中國大陸地區面板產能最大、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水平一流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發展區。機器人產業在全國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龍頭企業埃夫特公司已進入國產機器人整機企業第一梯隊,四自由度以上機器人銷量占國產機器人的1/3,位居全國第一。
(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成效
按照創新能力、產業領域、產業基礎、龍頭企業、支撐項目等五個方面條件,2015年9月,安徽確定了首批14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2016年,第一批14個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3681.5億元,增長18%,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8.6個百分點。2016年8月,安徽省又確定了第二批10家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其中基地有8家,試驗基地有2家,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總數達到24個。2017年,全省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增長23%。2018年上半年,安徽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5.0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4.5億元,同比增長23.4%,投資增速高于全省工業投資10個百分點。
(三)市縣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成效
除國家級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外,安徽部分市縣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也可圈可點。比如,淮北市著力促進煤基合成材料、高端鋁基材料、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銅陵市大力推進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是“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也是滁州市全力支持、大力發展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位于來安縣汊河鎮的滁州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107家,產業鏈條完整、初具規模,高鐵七大類168個主要部件有近百個可在汊河鎮生產,填補了安徽省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多項空白。
推薦閱讀:《上海財稅》是由上海市財政局和上海市稅務局聯合主辦的刊物,財政、稅收、財務與會計專業刊物。旨在宣傳財稅政策,探討財稅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