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高級經濟師論文淺談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管理發展趨勢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財務會計時間:瀏覽:

  摘要:由于面對的是從未接觸過會計知識的學生 ,單憑老師的一張嘴讓他們清楚地明白什么是賬戶、什么是憑證和賬簿這些會計專業術語難度很大 ,老師上課費勁 ,學生聽課吃力 ,結果依然是一頭霧水。等到課程結束時學生也不一定能夠形成對該門課的一個總體認識 ,對于后續課程的學習非常不利,形成惡性循環,使得會計專業學生完成專業學習后 ,也不能系統地回答什么是會計 ,會計的作用是什么等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疑問。傳統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個體性、缺乏趣味性、教學效果不佳,形成這種狀況學生固然有責任 ,但究其根源是我們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亟待改革。

  一、引言

  基礎會計課程作為一門經濟管理應用的基礎學科,是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經濟管理學科類的公共基礎課程,對于其他專業來講,本課程是了解會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途徑,有助于完善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設基礎會計課程目的是在會計學入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初學者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為后續開設的專業課程,即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等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 ,以教科書為依據,教師按部就班地講授課本知識。

  剛剛入學的學生, 不可能直接接觸企業, 更難對企業的運作環節、經營活動有深入認識, 從而使他們感覺對這門課程學習有難度。要使學生對這門課感興趣, 從而把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 就需要我們針對學生的學習傾向,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優化, 適應會計專業的發展、改革和創新這門課程 “重理論, 輕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要講求趣味性、要符合學生吸取信息的特性,改革“滿堂灌”的舊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基礎會計這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二、 基礎會計教學內容的優化

  2.1 選擇合適的教材

  目前關于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教材比較多, 其編排的體系結構大概一致,這些教材大多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但就內容來看,因為教材的針對性不同、層次性不同以及組織教學的方式不同等,使得側重點有所不同。學校和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最好能選擇那種富有“人性化”的教材,這對于會計這門學科的入門課程的教授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國內教材已經開始借鑒了西方教材的一些形式,在形式和教材編寫精神上體現生動性,進行人性化版式設計和生動有趣的“stop think”等提醒、提示、邊白、邊注和層層遞進的習題設計等,讓課本變得生動而有趣味。

  2.2 進行科學的教學內容設置

  選好一本好的教材只是會計教學內容的優化的開始,教師在備課時怎樣進行科學的教學內容設置才是關鍵。教學內容設置包括教學的具體內容、課時安排、先后順序等等,可以說教學內容設置不僅是教材的細化,也是教材的升華。

  (1)合理安排課時。合理安排課時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課時,目前有些學校在對課程的認識上有個誤區,認為基礎會計內容少,所以安排的課時較少。事實上,講授基礎會計的任務并不比財務會計等其它課程輕,沒有足夠的課時是絕對不行的。在即定課時下,授課老師就必須結合對整個課程的考核方式,相應地分配各個教學環節的課時,對一些重要的內容分配的課時多些,反之亦然。

  (2)應該體現會計政策的最新動態。會計專業政策性強,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會計知識也在不斷更新, 國家幾乎每年都會出臺相關的會計政策、法規。但是講授會計基本知識的基礎會計教材卻相對靜止,所以老師在授課時應該與時俱進,根據最新會計準則、會計法規做適當地調整, 對教材的基礎內容進行補充, 擴充信息量, 使得課程內容主要包含基礎知識, 也包含最新會計政策導向, 注重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 使課程內容與后續的其他課程如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審計等課程相銜接。

  (3)應融合職業道德教育。在校財會專業的學生,他們后將是我國各行各業財會人員的主力軍,因而我們應重視在校財會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目前,大多數老師在會計課堂教學中都側重于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往往忽視了學生職業道德的教育,少數學校會在高年級設置專門的職業道德課,這是很不夠的。職業道德教育應該融入到平時的授課過程中去,向學生傳輸“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 這十六字諍言,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還可以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會計操作過程中樹立職業道德意識,培養職業道德習慣。

  三、基礎會計教學方法的革新

  3.1 傳統教學方法的效果分析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筆者每學年期末都會對各個專業的學生作一次調查,了解學生對每門課程的掌握情況、教師的教學效果。

  從整體上看,隨著課程內容由理論向實務靠近,學生的掌握情況呈現下降的趨勢,如對于會計基本概念,有近90%的學生反映能夠熟練掌握或者較好掌握,對于資金運動規律的相關內容能夠熟練掌握或者較好掌握總的來說也有超過80%的比例,但對于復式記賬、成本計算、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資產計價、會計報表等與會計處理相關的內容,數據顯示的結果卻讓人擔憂,尤其是會計計價與報告部分,學生的掌握情況很不理想,超過一半的學生只是有所了解或者一般掌握,能夠熟練掌握的學生比例只有6.7%,很多學生在學完整個課程后,很少能編制讓人滿意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更別說現金流量表,雖然這些內容在后續《財務會計》課程中還會更詳細地講授,但這并非問題癥結所在,在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下,基礎會計的教學方法確實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仔細分析,包括但不止于如下幾方面原因:第一,絕大部分的教材對憑證、賬簿的介紹主要是知識性的闡述 ,較少涉及具體實務的操作 ,有也是概括性的文字表述 ,較為抽象 ,學生難以很好接受,而老師在講解時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難以在課堂上真實地展示種類繁多的各種憑證、賬簿 ,并詳細地演示其填制或登記的方法和過程;第二,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 “填鴨式”的傳授方式為主, 過于注重技術, 缺乏參與式、互動式的教學,不注重學生的個體特性,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會計基礎課的教學是必要的 ,它能在短時間內引導學生入門,但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 ,這種方式的內在缺陷逐漸顯露 ,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分析判斷能力 ,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思維能動性 ,更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第三,隨著各種傳播知識媒介的增多,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的多樣化,教室和黑板已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唯一形式,現階段,我國基礎會計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新科技帶來的新的教學手段,基本上是一種手工作坊式的育人模式。

  3.2 嵌入學生學習趨向教學方式

  改變我國當前基礎會計教學現狀的根本在于轉變教學觀念,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首

  先應該了解學生吸取信息的方式,對癥下藥,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結合使用講授、案例、研討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這種教學模式在國外已經被廣泛運用,國外許多教育界的學者的相關探索也多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比如美國AAA成員Albrecht和Sack Committee建議會計教育的傳授方法必須改進,其中就提到必須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學習類型和方法;Claxton和Murrell在1987年認為由于個體特點、信息處理過程、社會聯系、指導性方式(媒介)的不同,個體學習類型的趨向也不同;還有很多教育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設計出很多行之有效的調查方式,如Kolb,s LSI調查模式和 Canfield,s LSI調查模式和VARK調查模式等,以確定學生的學習趨向。這些調查的共同特點就是將學生個體所處的環境或者感官進行分析,看他們各自的趨向,然后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會計教學方法。當然,在我國現在大課堂教學模式下,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歸類輔導是不大現實的,但國外的這種思路卻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如果我們知道個體吸取信息的感官或者環境有哪些,就可以針對各種感官與環境研究相應教學方法,然后在課堂講課時綜合應用,則既可完成課堂任務,又能兼顧到學生的個體特點。下面舉例說明各種途徑可能采用的教學方法和在基礎會計教學的運用:

  (1)視覺吸取——可以通過表格、流程圖、箭頭、分層圖等可以代替文字描述的方式顯示和解釋相關概念(不同色彩);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運用PowPoint、Videos等可視方式進行教學等等。這種吸取信息的方法適用于如下教學環節:通過分析與歸納, 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之間的關系, 會計管理活動以及會計處理程序抽象概括為圖表形式, 向學生講解。例如, 會計賬務處理流程是會計教學的主要內容,它是由兩個以上 “T 型”賬戶、表示賬戶對應關系的符號、金額以及簡要文字說明所組成, 是反映某項經濟業務會計處理程序的流程圖。將這些知識畫成一張張圖表, 將枯燥的會計理論知識以直觀形象、生動具體的方式, 展現于學生面前, 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簡單易懂。

  (2)聽說吸取——可以進行反應性講座、分組交流、口頭提問、問題討論、重述重點、用聲音強調重點內容、注意講課開頭結尾有所總結,放錄音等等。這種吸取信息的方法可用于如下教學環節:如在學習會計賬簿時,在課前提供賬簿登記的實例讓學生充分觀摩。教學時, 發放空白賬頁以四人分為一個小組, 分別擔任出納、會計人員、會計主管、審核人員, 各自進行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明細賬的登記工作以及對賬、結賬的模擬實驗工作, 并通過展示各組的憑證、賬頁登記情況進行組與組間的討論評價。學生通過對小組模擬實驗討論, 對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 加深每個學生對不同憑證、賬簿登記的理解,在此基礎上, 教師最后進一步補充登記賬簿時需注意的事項, 那么, 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將更加牢固。

  (3)讀寫吸取——強調筆記、作業的重要性、用分類法按照順序板書內容、板書內容要完整、做課堂小練習、指明考試中會出名詞解釋、簡答論述題等等。例如,講報表時,讓學生默寫出資產負債表、收益表項目順序、讓他們寫財務報表附注等等。

  (4)實際體驗吸取——注重實務操作、模擬情景教學、介紹一些實際的例子、討論報刊媒體報道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新聞、讓學生分組合作解決某種業務等等。例如,列示各種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報表,讓學生了解實務操作、給學生介紹一些好的商務報刊和財經網站,讓他們將知道的新聞帶到課堂討論;演示會計憑證的填制、粘貼、裝訂 ,如何進行會計賬簿的登記 ,以及憑證是如何傳遞的。再比如在講解怎樣編制會計分錄時, 學生就某單一會計科目知道哪一方記增加, 哪一方記減少, 對單筆經濟業務活動, 學生還比較容易編出來, 但對于多筆經濟業務活動同時發生時, 學生就無所適從。為此,可以在每一個章節上完后, 搜集整理一些案例讓學生分析, 弄清楚每一會計科目在不同經濟業務活動中處理的方式。

  四、結論

  筆者發現,對于基礎會計教學這些有意識的嘗試確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又使學生加深了記憶, 使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具體、生動形象、系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了較大的改觀。在今后教學過程中,筆者將繼續探索針對每一種吸取信息的趨向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基礎會計的教學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台东县| 滕州市| 隆德县| 沂南县| 吐鲁番市| 沂南县| 伊川县| 宜章县| 武鸣县| 芦溪县| 镇赉县| 遵义市| 昌乐县| 马边| 福清市| 土默特右旗| 营山县| 峨眉山市| 应城市| 南充市| 玉龙| 阿瓦提县| 上饶市| 神农架林区| 玛沁县| 昆明市| 若羌县| 靖远县| 永清县| 高邑县| 青铜峡市| 高邑县| 乌拉特前旗| 奎屯市| 阿城市| 噶尔县| 文化| 浮山县| 衢州市|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