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塞罕壩機械林場是國家重點森林綠化工程,但是在森林管理資源管理過程出現很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場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合理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更大程度發揮森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本文就從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資源保護面臨的難題出發,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塞罕壩林場,森林資源,管理,保護
中圖分類號: S75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0-8772(2013)35-0000-02
塞罕壩機械林場,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最北部,毗鄰京、津、內蒙,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和壩上山地,屬于典型的山地地形,林區氣候寒冷,冬長,春秋短,夏季不明顯,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海拔在1 000—1 500米之間,是灤河和遼河的主要發源地。在清朝康熙年間,把這一地區劃入到木蘭圍場,但是隨著不斷開墾和破壞,原始森林完全消失。到新中國成立后,在后國家開始在塞罕壩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建成塞罕壩機械林場,把過去的塞外荒原,變成了浩瀚的林海,全場總經營面積141萬畝,有林地面積110萬畝,人工林86萬畝,天然次生林24萬畝,森林覆蓋率78%,植被類型多種多樣,依此分別為落葉針葉林、長綠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灌叢、草原與草甸和沼澤及水生群落。主要樹種包括落葉松、樟子松、云杉、白樺和山楊等,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渾善達克沙地南移,在為京津冀阻擋沙源和涵水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概述
在林場森林資源管理過程中,主要負責科學合理管理和維護森林資源,維護森林主權,避免森林出現被偷盜或者損壞,防止林權糾紛,促進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有效保護林場森林資源。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林牧矛盾
由于塞罕壩機械林場處在森林草原的過渡地帶,非常適合于放牧業的發展。當地的居民為了提高經濟收入,開始成群的飼養牲畜,造成大量草場面積銳減,同時植樹造林也造成了草原面積不斷減少,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林牧矛盾。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如果繼續把用來放牧的草原繼續改造植樹,就會給居民放牧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容易受到阻攔,增加林場森林資源保護的難度。
2.林地侵占情況時有發生
近些年來,隨著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上漲,在林場周圍埋地和租地的人越來越多,土地也不斷升值,一些人受到利益驅使,就開始各種方式侵占林場,破壞森林資源;另一方面,隨著木材需求不斷擴大和價格上漲,一些集體擁有的荒山價格也水漲船高,許多的集體和個人開始植樹造林,在森林長成后,就以高價賣出去,從而獲得高額的經濟利潤。這樣一來集體的荒山就會流入他人之手,就開始向國家宜有林地進行擴張,就會給林場森林資源造成威脅,導致大量資源的流失。
3.管理和保護過程中存在問題
在對林場管理過程中,雖然有效的處理了小片的開荒種地,但是對當地植被恢復工作的落實情況監督和管理力度不夠,存在滯后性,很容易使荒地再次被侵占;對侵占林地的情況發現和管理不及時;同時,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禁止和處理,再經過很長時間進行處理時,很容易產生糾紛,增加回收工作的難度。林場一些管理人員重視防火,輕視管理和維護,重視管理林地,而忽視荒山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林場森林資源管理養護工作的正常開展。
4.歷史遺留問題
由于受到不同時期歷史條件的限制,存在著林權證重證、面積有差錯以及林場邊界不清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權的糾紛,也埋下了隱患。在由于在建國初期,預留的草場和放牧地雖然所有權歸國家所有,有一部分被收回進行造林了,但是還有一部在村民手中,要想進一步擴大植樹造林的面積,難度比較大。
二、采取的有效措施
為了更好的保護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資源,促進林場的可持續發展,針對以上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和解決。
1.要依法維護林場產權
在管理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和落實國家有關森林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細則,對于破壞林場森林資源給與嚴厲的處罰,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在林區周圍進行粘貼;同時,組織林區管理人員加強宣傳力度,保證廣大林區農民能夠認識到侵占林地和破壞森林后果的嚴重性,降低毀林和侵占林地事件的發生,有效保護森林資源;要不斷提高周圍林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基本素質,對于無視法律,對森林資源進行侵占和破壞的集體和個人要依據法律追究相關責任,有效促進林場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順利進行,保證塞罕壩機械林場實現可持續發展。
2.調整林場經濟結構
由于塞罕壩機械林場以人工林為主,要注重林場多元化的發展,不斷改善森林旅游開發的形式,要加強林區養殖和野生動物馴化,帶動林場周圍經濟的發展,有效消除和解決經濟結構矛盾。當地政府要出臺有效措施,調整林場經濟結構,激發林場發展活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還要科學合理的培育森林資源,不斷提高森林的生態效益。塞罕壩機械林場要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不斷促進和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要大力調整林場發展的產業結構,積極開發促進就業和經濟雙重發展的項目,實現森林與人的和諧共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3.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林場管理人員要針對不同地段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辦法,對林場內的森林資源進行清查,要真正摸清家底,劃清邊界,對于問題比較突出和管理難度很大的區域加大管理力度。對于已經被占有的林地或者草地,可以采用付給村民造林生產費并且提供苗木的方式進行回收;對待已經拍賣的林地進行統計,采取有效措施,禁止非法的流轉和換證;對于邊界不清、四至不明的地塊,要組織林區管理人員進行重新的劃分;對一些荒山宜林地,可以采用防火線的形式進行有效的隔離,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出現糾紛,也可以為施工作業提供良好的條件。
塞罕壩林場管理人員積極與周圍村民進行接洽和協商,有效減少被擱置的地塊,本著實事求是、注重證據和互相協商的原則科學合理有效的解決林地中的糾紛問題,避免林牧矛盾進一步激化,同各種方法和措施解決問題;要采用先進的測繪工具和科技手段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
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他們的責任心和工作能力;塞罕壩林場要不斷完善森林資源管理機制,做好每一項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不僅要處理好林權糾紛、林地回收等工作,還要做好林場防火、病蟲害防治以及林場圍欄保護等工作,不斷提高森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林場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加強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資源管理與保護,就要不斷積累經驗,采用先進的管理觀念和管理方式,有效解決當前森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做好植樹造林規劃,有效解決林牧矛盾,依法維護林場產權;調整林場經濟結構,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促進人與自熱的和諧相處,實現塞罕壩林場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殿秀.論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用益物權的實現方式[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2]張玉龍.對遼西北造林綠化建設的思考——赴山西省及河北塞罕壩林場考察報告[J].遼寧林業科技,2012(4).
[3]李建博.艱苦創業 再造秀美山川——參觀塞罕壩林場有感[J].中國機關后勤,2008(11).
[4]邱加榮.國有林場林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財會,2009(9).
[5]畢華明,王昆.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林業有害生物調查與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