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發表畢業論文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撰寫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大學生在畢業前都必須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任務。申請學位必須提交相應的學位論文,經答辯通過后,方可取得學位。可以這么說,畢業論文是結束大學學習生活走向社會的一個中介和橋梁。
要能夠正確而恰當地選題,首先要明確選題的原則,明確了選題原則,就能比較容易地選定一個既有一定學術價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適合個人研究能力,因而較有成功把握的題目。一般來說,選擇畢業論文題目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本科生怎么發表論文?本科生發表畢業論文編寫選題技巧有哪些?
一、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現實意義
畢業論文的題材十分廣泛,社會生活、經濟建設、科學文化事業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論文的題目。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理論來源于實踐,理論為實踐服務。因此科學研究的選題首先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
第一,注意選題的實用價值,選擇具有現實意義的題目。所謂論文的實用價值,就是指我們選的題目,應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為干百萬人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反映著一定歷史時期和階段社會生活的重點和熱點,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的。我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很有意義的。這不僅能使自己所學的書本知識得到一次實際的運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現實意義的題目大致有三個來源:一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抑制通貨膨脹,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廉政建設等等。二是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如從事農業工作的同志就會遇到諸如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問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問題,農村青少年的教育問題,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問題,鄉鎮企業的技術改造問題,等等。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實踐中提出來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如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問題,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問題,職業道德教育問題,等等。
第二,要注意選題的理論價值。我們強調選題的實用價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也絕非提倡選題必須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為論文,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和工作總結、調查報告有著區別。一般說來,它由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構成,文章要以邏輯思維的方式為展開的依據,在事實的基礎上展開嚴謹的推理過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它著重探討和研究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闡述自己對這些規律的了解與認識,給人以認識上的啟迪。因此,選擇現實性較強的題目,還要考慮其有無理論和認識上的價值,即有無普遍性的意義,能否能進行理論的分析和綜合,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從具體上升為抽象。有些題目也并不一定直接與現實掛鉤或有直接的實際用途,如對歷史問題、典籍問題、外國問題的研究等。但從發展的眼光看,這些題材能夠表示某種趨勢,或對現實有借鑒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論價值,這樣的題目當然也是可以選的。我們所要反對的只是那種脫離現實、咬文嚼字、繁瑣考證、追求時髦等毫無意義的東西。
二、勤于思索,刻意求新
畢業論文成功與否、質量高低、價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章是否有新意。所謂新意,即論文中表現自己的新看法、新見解、新觀點。有了較新穎的觀點(即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點上能給人以啟迪),文章就有了靈魂,有了存在的價值。對文章的新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
第一,從觀點、題目到材料直至論證方法全是新的。這類論文寫好了,價值較高,社會影響也大,但編寫難度大。選擇這一類題目,作者須對某些問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編寫經驗。對于畢業論文來講,限于條件,選擇這類題目要十分慎重。
第二,以新的材料論證舊的課題,從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觀點、新的看法。如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這個題材,是前些年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已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老題材了。可有的人敏銳地抓住了企業實行股份制后,職工思想出現的波動和變化,收集了大量新的第一手材料,寫出了《股份制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及方法》一文,讀后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課題,從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觀點。如同樣是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這個題材,有的學員針對近幾年來紡織行業大量使用農民合同工,職工隊伍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從自然半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化,從小生產者向產業工人的轉化,從農村向城市的轉化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論證了農民合同工的思想特征以及對整個職工隊伍思想的影響,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這樣的文章同樣具有新意。
第四,對已有的觀點、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質疑,雖然沒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夠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問題。
以上四個方面并不是對“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點,就可以認為文章的選題有了新意。
三、知己知彼,輕易適中
(一)知己知被,量力而行
畢業論文是對學員學習知識相成果的綜合性考核,選題的方向、大小、難易都應與自己的知識積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編寫經驗相適應,要做到“知已知彼”。
所謂“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計到自已的知識儲備情況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為知識和能力的積累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可能靠一次畢業論文的編寫就來個突飛猛進。所以選題時要量力而行,客觀地分橋和估計自己的能力。如果理論基礎比較好,又有較強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選擇難度大一些、內容復雜一些的題目,對自己定下的標準高一些,這樣有利于鍛煉自己,增長才干;如果自己覺得綜合分析一個大問題比較吃力,那么題目就應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點,把某一問題說深說透。其次,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應當看到,大學生的學識水平是有差距的。有的可能在面上廣博些,有的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較深的鉆研,有的可能在這一方面高人一籌,而在另一方面則較為遜色。在選題時,要盡可能選擇那些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學有所得、學有所感的題材。同時還要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興趣深厚,研究的欲望就強烈,內在的動力和編寫情緒就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謂“知彼”,一是要考慮到是否有資料或資料來源。資料是論文編寫的基礎,沒有資料或資料不足就寫不成論文,即使勉強寫出來,也缺乏說服力。資料又可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是指作者親自考查獲得的,包括各種觀察數據、調查所得等。第二手資料的主要來源是圖書館和資料室的文獻資料。二是要了解所選課題的研究動態和研究成果,大致掌握編寫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避免盲目性和無效勞動。要注意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尋找薄弱環節,即他人研究中存在的疑點、漏洞或不足。有疑點、漏洞的問題,不少是重要的學術論題,以此作為研究的突破口,在理論上修正、補充或豐富已有的結論。只要做到了知己知彼,就能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畢業論文題目。譬如,政治專業中從事黨政工作的學員,寫“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題目;黨史、黨建學得好的,寫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建設、黨的領導、反腐倡廉和黨紀黨風等問題,就容易寫好。學經濟專業的,在經濟部門或企業工作,寫“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方面的題目,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等,在流通部門工作的寫市場體系與社會主義市場競爭、流通體制改革、價格體系、清理三角債等,在外貿系統工作的寫對外開放和對外貿易等,也易奏效。在農村工作的,寫小城鎮建設、土地問題、鄉鎮企業問題、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問題等,也容易寫到點子上。
(二)難易適中,大小適度
要選好畢業論文的題目,把握“適中”的原則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