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基于目前的數字時代財務管理的發展轉型,以及財務披露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試圖在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方面側重于構建符合財務人才培養模式的誠信教育體系,并通過行為習慣養成,幫助財經類人才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此過程中以財經類專業知識為理論支持,通過碳賬戶運作的理論,以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為參考,在公眾平臺的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機制方面進行創新,試圖構建一種有黏度的誠信體驗養成商業模式,以此來提升當代財經人才的誠信職業道德修養。
關鍵詞:財經類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育人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這也為高校在思政領域加強新媒體建設和管理指明了方向。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更多財務造假的案件被媒體披露,財務人的發展也面臨轉型和升級,因此財經類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機制也亟須開發構建新的模式。
1 碳賬戶運作理念分析
1.1 碳賬戶運作理論的基本觀點
碳賬戶是用以記錄用戶日常的虛擬賬戶,繼而鼓勵更多的類似行為。該運作理論不僅很好的結合了用戶數據、粘性,互動和公益幾方面元素,還增強了社交粘性和互動性,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因此財經類高校公眾平臺誠信育人開發功能可以很好的利用此理論增強平臺用戶的粘性,并以互動、感知、可持續行為等模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達到對財經類人才誠信教育的目的。
1.2 碳賬戶運作理論的方法論原則
該理論的產品兌換流程為:用戶領取虛擬產品→鼓勵用戶行為→次日領取虛擬能量→……→虛擬世界產品增長→獲取現實產品。因此財經類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育人功能開發機制研究可以以此流程為參照,以碳賬戶理念為基礎,并結合其經濟學、統計學以及管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在財經類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方面構建開發-推廣-吸引-盈利四位一體的誠信體驗養成商業閉環模式。
2 財經類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教育功能開發的現狀
在培養財經類人才方面,高校應將誠信教育納入教育體系由來已久,但是目前我國財經類高校的誠信教育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和效果,這與目前各高校建立的誠信教育模式有很大的關系。尤其體現在各高校主要的宣傳陣地微信公眾平臺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方面。
2.1 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方式過于形式化缺少自我價值構建環節
誠信價值觀教育是誠信教育的核心,也是財經類人才誠信教育培養的關鍵所在。但是就目前國內財經類高校誠信教育的功能開發來看,關于誠信價值觀的引導多拘泥于形式化。體現在公眾平臺上主要采用的形式多為倡議、展示、評獎等形式,不僅缺乏參與性和體驗感更缺少誠信價值的自我構建環節。
2.2 誠信教育功能開發傾向偏重監督環節習慣養成關注不足
財經類大學生的誠信品質,是其職業道德品質中的核心內容。因此財經類高校在財經人才誠信品質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經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的財經類院校在誠信教育方面主要采用的方式,多為開設誠信教育課、建立誠信檔案、針對不誠信行為扣取誠信分,通過披露不誠信行為引起大家的警示。而這些誠信教育的方式多為說教式和懲罰監督式,可能會達到一定的懲戒作用,但是缺乏了誠信習慣的養成環節,使得誠信教育的警示和懲罰大于了誠信價值觀的正面引導,相對忽略了誠信習慣的養成環節。
2.3 誠信教育功能開發過度泛化職業素養培養層面有所忽視
誠信育人環境是一個全方位的、多樣化、多層次的教育體系,然而調查發現,國內的財經類高校在誠信教育方面所采用的育人方式與其他綜合性院校并無太大差別。并未針對財經人才的職業特性開展有針對性的精準化的職業素養誠信道德教育。因此,在高校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方面應該適當的防止過度泛化,重視特殊行業的職業素養培養,達到誠信教育目標和受教育群體的精準匹配,不斷完成誠信育人功能,提高財經類人才的職業素養。
3 財經類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教育功能開發的必要性
目前,大學生誠信狀況主流是好的,但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因此針對于財經類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如何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育人功能構建,來實現互動于體驗的結合,平臺建設與校園文化氛圍建設的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立體教育框架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3.1 數字時代財務人自我誠信價值構建是專業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數字時代的到來,財務造假的案件也頻繁被媒體披露,財務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也面臨轉型和升級,因此財務人自我誠信價值構建也已經成為專業特殊性培養的必然要求。
作為培養財經類人才的搖籃,財經類院校在誠信教育方面如何幫助學生完成自我誠信價值構建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專業特殊性的必然要求。首先是行業準則的必然性要求,財經類學生不僅要對未來的從業行業的行為準則有一定的認識,還要學會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行為。同時這也是行業信用體系構建的必然要求。從根本出發,加強在校財經類學生的行業誠信教育,幫助其完成財務人自我誠信價值構建。當學生的誠信價值觀構建完成時,才會堅定信念,誠信的社會才可能出現,財務行業的行業風氣才能向更好的方向轉變。
3.2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誠信教育功能開發是誠信教育載體的現實需求
誠信教育的開展離不開教育的載體,目前很多高校在誠信教育開展方面依托的載體主要有入學教育、誠信班會、思政課堂、誠信檔案、誠信簽名、誠信典型樹立等載體形式,這樣的多方位、多層次、貫穿式的教育在高校學生誠信教育開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互動性、體驗性、養成性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如何通過引入新的載體,使誠信教育變得更加豐富和有體驗感已經成了誠信教育所呼喚的現實需求。這種需求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