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素質教育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其中,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成了學生的必修課。本篇小學教育論文認為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推薦期刊:國家級期刊《中小學教育》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輯出版的國家一級教育專業期刊。本刊以探尋本真理念、關照教育實踐、引導改革潮流、推動教育創新為宗旨,為理論研究和教育決策提供參考,為教學實踐提供指導。相關期刊有省級期刊《現代中小學教育》《外國中小學教育》。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科學的。”我們必須力爭“使每一位學生在書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而課外閱讀,恰好為每一位孩子搭建了一座通往自由生活的橋梁。
新課標對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重點在“喜歡”和“能讀”上,如何讓低年級的孩子愛上課外閱讀,更好地通過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精美的繪本讓孩子愛上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要培養他們從小就愛看書,可以讓他們從閱讀繪本開始。因為孩子在學前接觸最多的也是繪本。繪本圖畫色彩鮮艷,內容較簡單,而且配有簡短的文字,不但能有效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能促進兒童思維的和諧發展,有利于兒童的情感發展。可以利用每周一節閱讀課讓孩子同讀一本繪本,也可以推薦一些優秀的繪本讓孩子們閱讀。如《逃家的小兔》《可愛的鼠小弟》《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猜猜我有多愛你》《出走的絨布熊》《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別再親來親去》等經典繪本。
二、有趣的故事讓孩子愛上閱讀
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每一位孩子都是在爸爸媽媽的故事聲中長大的。兒童的課外閱讀就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讀故事、講故事開始,逐漸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可利用每節語文課前3分鐘靜息時間,給孩子們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從而愛上讀故事。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還可以設置一些疑問或懸念,留在下次再講。這樣,一方面吸引孩子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的求知欲,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沖動,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捧起書本。
三、安靜的環境讓孩子愛上閱讀
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語言的習得,是傾聽、閱讀美好的語言,而不是終日搖唇鼓舌。而傾聽和閱讀則需要安靜。著名學者于丹說:一個人,能夠平心靜氣,就能獲得一種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效率。低年級的孩子如果養成了安靜讀書的好習慣,他的一生都會受益無窮。同時,教室作為孩子閱讀的主要場所,老師可以用心布置,在墻上懸掛張貼一些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在教室一角設立圖書角,擺上干凈的小書柜和整齊的圖書,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四、真誠的鼓勵讓孩子愛上閱讀
如果說,課外閱讀是船,那教師的鼓勵和贊美就是帆,能讓孩子在書海中航行得更快更遠。教師在與學生的閱讀交流中要建立一種美好、和諧的情感氛圍,主要是教師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贊同和肯定。對于課外知識比較豐富的學生,我們要毫不吝惜贊美之詞,“小書蟲”“小書迷”“讀書大王”“小博士”等等。
其次,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讓學生輕松的閱讀。所謂輕松的閱讀,就是讓學生在沒有過高要求、沒有過重壓力的環境下閱讀。低年級的孩子認識的字比較少,對閱讀本來就有畏難情緒,如果教師提出太多的閱讀要求,便會打擊他們的閱讀積極性。我們要讓學生借助拼音等,輕松地從事閱讀活動,讓他們盡情享受閱讀的美。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在書的海洋中暢游,在書的滋潤下茁壯成長,在書的潤澤下擁有幸福完整的人生,讓我們從低年級就起步,讓低年級孩子都愛上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