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經濟社會逐漸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固原市響應國家號召,緊跟時代步伐,對發展的制約因素進行重點解決,水資源就是其中之一。水資源的利用對于農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對固原市農業水資源利用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 農業水資源;利用;存在問題;措施;寧夏固原市
固原市位于寧夏南部,地處黃土高原,氣候干旱,可用水主要取自地表和地下水,而這些水資源大部分依靠雨水來補充,農業生產是典型的“靠天吃飯”的狀況。每年的降雨多在7—9月,分布非常不均勻,春季降雨太少,而夏季和秋季降雨過多,容易形成洪澇災害,因此,農業灌溉用水缺乏穩定的來源。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農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已經過度,超過了自然承載力,使得水資源遭到破壞,更加供不應求。過于單一的農業用水,不僅使得水源供應非常不均勻,還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因此固原市的水資源利用情況不容樂觀,急需緩解用水壓力。
1 存在問題
1.1 缺乏節約意識,宣傳教育力度不足
農民由于普遍缺乏高等教育,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普遍缺乏節約意識。有關數據顯示,將近16%的農民并不知道水資源匱乏的現狀,只有一半的人知道水資源危機,但感受深刻的人只有30%左右。由于缺乏危機感,農民在用水時都缺乏積極主動的節約意識,更無法在整個農業系統中形成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此外,節約用水的宣傳和教育力度也存在不足,沒有及時向人們傳達水資源匱乏的危機感。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人沒有接受過相關宣傳,剩下的人雖然接觸過相關宣傳,但是有深刻感受的人非常少。由此可見,節水的宣傳力度不足,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無論是行政管理部門,還是社會公益組織,都應當重視起來,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1.2 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
農業水資源的利用存在浪費的現象,陷入投入產出比較低的困境。投入產出比是衡量水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標,然而根據調查,目前固原市水資源的投入產出比卻非常低,這表明固原市的水資源利用存在著不科學不合
理現象。
固原市農產品主要有馬鈴薯和玉米兩種,而玉米占比尤為突出,其他各類農作物總計種植頻率遠遠低于玉米和馬鈴薯。玉米和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需水量都是非常大的,一年澆水次數要達到2~3次,而如果種植豆類作物,每年只需要集中灌溉一次就行,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投入產出比。如果能夠引進一些中藥材的種植,節水效果將會進一步提高。除了農產品種類單一之外,固原市農業還存在種植結構不合理的現象[1],缺乏立體種植模式,使得農作物對水資源的吸收效果不佳,進一步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1.3 嚴重的水資源污染
固原市水資源污染主要來自3個方面:農業、工業和生活。其中,農業污染最為普遍,究其原因,還是農業發展模式落后及環保意識薄弱。落后的生產模式中,一味追求產量致使大規模化學肥料的使用,加上農民缺乏環保意識,隨意拋棄農用廢品,都給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破壞。具體表現就是,河水富營養化,病原微生物嚴重超標。除此之外,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的污染也相當嚴重,不容忽視。
1.4 農業用水價格機制不完善
固原市出于鼓勵農業發展的需要,對于農業用水的定價較低,遠遠低于生活用水。這樣一來,農民認識不到水資源的珍貴,反而助長了水資源浪費的現象。對此,管理部門一定要制定激勵政策,鼓勵節水,對浪費水資源的現象進行制約。此外,行政機關也缺乏對于農業用水問題的關注度,沒有及時發布有效的政策或措施,用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綜合來說,整個農業系統存在缺乏規范的體系、水資源管理機制不完善、節水政策不到位等問題,是造成水資源浪費的重要原因。
2 改進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2.1 提高農民節水意識,加大節水宣傳教育力度
農民是農業水資源的直接使用者,是節水措施的主要承擔者,因此讓農民樹立節水意識是改善固原市水資源利用現狀的首要措施。由于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要想自發樹立節水意識非常困難,這就需要行政機關發揮引領作用。1)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推行自上而下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人員以村為單位對農民開展集中培訓,對其曉之以理。2)地方政府應當挑選經濟發展良好的村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打造新型節水示范區,通過示范區的成功經驗來吸引其他農民走新型節水發展道路。3)管理部門應當出臺相應政策,對農業灌溉系統改造進行扶持,打消農民的疑慮,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為節水農業發展模式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圍。此外,各區域和村落還可以廣泛招聘技術人員,吸納志愿者,對農民用水進行指導,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
2.2 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我國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為提升農業水資源投入產出比,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已成為農村集體經濟實現突破性發展的重要措施。對于固原市而言,農業結構調整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更是實現節水發展模式,改善水資源短缺困境,加大投入產出率的關鍵措施。
1)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固原市以往的農產品種植過于單一,且種植過程中的需水量大,造成水資源投入產出比低的現象。因此應增加農作物種類,尤其是增加節水作物的種植面積和頻率,使得產出的效益和投入的水資源量相當甚至更高,具體的種植對象和種植結構可以請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或農業專家前來指導,通過實地考察,因地制宜地選擇種植方案。2)打造節水模范試驗區,發展新型農業生產模式,新型農業生產模式一般情況下都是產出大于投入,應廣泛地由點到面地進行推廣。3)大力研發節水設施和技術,節水設施和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投入產出比大大提高,為農業用水提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