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zhì)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農(nóng)業(yè)科技時間:瀏覽:次
摘 要 山核桃嫁接和大樹高接換種是公認的難題。貴州省錦屏縣是湖南山核桃主產(chǎn)區(qū),針對本地大面積湖南山核桃中幼林進入結(jié)果期晚、產(chǎn)品產(chǎn)值低的現(xiàn)狀,通過引進山核桃改造技術成果,開展湖南山核桃高接換種技術推廣與示范工作,總結(jié)湖南山核桃高接換種技術及效果,為當?shù)睾仙胶颂伊执竺娣e提質(zhì)增效改造提供新途徑。
關鍵詞 湖南山核桃;高接換種;貴州省錦屏縣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屬胡桃科山核桃屬植物[1],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堅果和木本油料樹種[2],黔東南、湘西南和桂北地區(qū)是我國除浙、皖交界天目山區(qū)之外的又一山核桃產(chǎn)區(qū),貴州省錦屏縣就是這一產(chǎn)區(qū)的核心區(qū)域。山核桃曾是該產(chǎn)區(qū)民眾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山核桃油也曾是當?shù)孛癖姷闹饕秤糜椭弧?016年以來,針對錦屏縣本地大面積湖南山核桃中幼林進入結(jié)果期晚、產(chǎn)品產(chǎn)值低的現(xiàn)狀,先后在銅鼓鎮(zhèn)新寨村、平秋鎮(zhèn)橋問村的山核桃、彥洞鄉(xiāng)黃門基地實施山核桃高枝嫁接改造試驗,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以來,在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浙江農(nóng)林大學等機構(gòu)專家指導下,錦屏縣林業(yè)局、錦屏縣高杰山核桃種植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協(xié)作實施了湖南山核桃高接換種技術推廣與示范工作,總結(jié)了湖南山核桃高接換種技術及效果,為解決當?shù)睾仙胶颂抑杏琢诌M入結(jié)果期晚、產(chǎn)品產(chǎn)值低的現(xiàn)狀,大面積實施提質(zhì)增效改造提供新途徑,對鞏固近年新造湖南山核桃基地建設成果,增強產(chǎn)業(yè)基地發(fā)展?jié)摿τ兄匾默F(xiàn)實意義。
1 高接換種的季節(jié)
主要依據(jù)山核桃生長的物候期,春季在芽萌動到樹萌芽期(3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季秋季新梢成熟,皮層易剝離,可取芽體的時間較長,按時間不同分別稱春季嫁接、夏秋季嫁接[1]。春季嫁接時間集中,生長迅猛,利于樹勢快速恢復,常作為主要嫁接方法,夏秋季嫁接一般作為補充嫁接配合使用。
2 高接換種的類型
2.1 湖南山核桃砧+浙江山核桃
浙江山核桃(即昌化山核桃)商品價值高,與湖南山核桃嫁接親合性也較高[3],在錦屏縣當?shù)氐耐茝V和示范中枝(芽)成活率穩(wěn)定達60%以上,株成活率達98%以上[2],已具備生產(chǎn)推廣應用條件,是當前主要高接換種組合類型。
2.2 湖南山核桃砧+薄殼山核桃
薄殼山核桃的商品價值高,但與湖南山核桃嫁接親合性較一般,在推廣和示范中枝(芽)成活率達50%以上,株成活率達80%以上,常用于嫁接配置授粉樹(枝)。
3 高接換種的方法
3.1 切接(含插皮接)
3.1.1 接穗選取、采集和貯藏
應在2月底前完成采集和貯藏,備足春季高接所需的接穗,枝條萌芽后不能再采集。常規(guī)切接在春季進行,選取上年的1年生粗壯條為接穗[3]。采集到的接穗如不是立即嫁接使用,要用薄膜袋密封包扎保濕,并立即放于0~5 ℃低溫環(huán)境下貯藏,一般可保鮮60 d左右。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也要做好保濕保鮮。
3.1.2 砧木選擇
砧木或砧木分枝粗度在4~6 cm較適宜嫁接(與其他樹種的接穗差異較小為好),直徑大于5 cm的枝嫁接時可插2根接穗,一般每株嫁接3~5個枝(或3~8個芽)為宜;也可更多枝嫁接,使樹冠一次性成型,但人工成本過高,大面積實施難以實現(xiàn)。
3.1.3 鋸砧及高接位置確定
山核桃為喬木樹種,要以利于盡快形成樹冠骨架為目標,選擇適宜的砧木分枝,確定高接位置,注意分枝角度和層次,做到左右排勻、上下兼顧、錯落有序。在保證砧木不劈裂的前提下,粗枝應鋸砧、細枝可剪砧[4]。
3.1.4 切砧
切砧前先用刀削平鋸口,在鋸口平面的一側(cè)(略帶木質(zhì)部)下刀,垂直向下切3 cm左右。刀口要平滑、不粗糙。4月樹皮易剝后,順樹枝向下切兩刀3 cm左右,深達木質(zhì)部,挑皮備嫁接(插皮接)。要在嫁接口下方下切一槽狀長切口(超出包扎范圍),作為傷流樹液流出口,減少其對嫁接口愈合的影響[4]。也有不開槽口,包扎時夾一根小木棍,兩邊形成向下出口,對減少傷流有一定效果。要保留1~2個未嫁接枝作引水枝[5],減少樹體損傷,保持樹體正常生長。
3.1.5 削穗
選擇飽滿芽,背面長削一刀,削面長度約3.5 cm,再在削面背面斜切一刀,呈契狀(契角45°左右),斜削面上方芽下削一平短削面,與長削面平行。各削面都要達到平滑不粗糙,1根接穗3刀成功。切接的接穗大多留1芽,也可留2芽,在芽上方1 cm處剪斷[5]。
3.1.6 插穗
將接穗長削面的形成層對準砧木切口形成層插入,一直插到切口底部,不留空隙。砧木粗的只需對準一側(cè)的形成層即可。插皮接插入挑開的樹皮內(nèi)即可。
3.1.7 包扎
將嫁接專用薄膜裁成4~5 cm寬的薄膜條,接穗插入后立即用薄膜條自下而上一圈壓一圈包扎,接穗頂面和鋸口平面都要包住,穗芽露出,保持上不滲水,下水槽通水為宜。
3.2 腹接
3.2.1 接穗的采集
春季采集的成熟接穗,可用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進行腹枝接(或單芽塊嵌腹接)。6月中下旬,選擇粗壯、充實、葉芽飽滿的半木質(zhì)化山核桃新梢,可取芽片,選擇良種母本樹采集穗條,剪下后要立即剪除葉片,捆扎后用濕毛巾包裹保鮮,一般采集接穗隨采隨用于嫁接,當天用不完的穗條要進行砂藏或低溫貯藏,一般不超過2 d。
3.2.2 砧木的選擇
在直徑3~6 cm的主枝、副主枝上選擇能培養(yǎng)成骨干枝的部位作削口,某些下面光禿的大樹,可在主枝上添接,培養(yǎng)下層枝組。
3.2.3 削(刻)砧
用嫁接刀平刻一刀,再從此處下刀自上向下順刻平行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刻口長度3.0~3.5 cm,再在刻口挑皮,要求刀平手穩(wěn),刻口平滑,也可按芽片大小刻挑出同樣大小方形接口。
3.2.4 削芽
選擇葉芽飽滿(即穗條中段)的芽,從芽體下方1.5 cm
下刀,自下而上削至芽上0.5 cm處橫切得取芽體,將略帶的木質(zhì)部去除即得芽片;或從芽上下左右下刀,挑取方形芽片,芽片要刀平手穩(wěn),刻口平直光滑。
3.2.5 插芽片
輕輕插入芽片(或?qū)⒎叫窝科顿N于方形接口),砧木刻口寬度應與芽片相當,使芽片形成層與砧木木質(zhì)部形成層對準緊密結(jié)合。
3.2.6 包膜
將嫁接專用薄膜裁成2.0~2.5 cm寬的薄膜條,芽片插好后,立即用薄膜條自下而上一圈壓一圈包緊,將接口連同芽片(除芽)全部包住。
4 嫁接后的管理
4.1 切接后的管理
4.1.1 除萌
切接樹往往會萌發(fā)出很多老品種嫩梢,這些嫩梢生長旺盛,如不及時去除,嫁接的芽長勢就差。一般嫁接后20~30 d要進行除萌,以后每15 d進行一次,以確保養(yǎng)分集中供給,促進嫁接新梢生長。
4.1.2 培養(yǎng)新梢
當接芽長出5~6片葉時要摘芯促分枝、萌夏梢。在肥料充足和防好病蟲的情況下,當年可多次萌發(fā)分枝并持續(xù)生長,長度可達100 cm以上。
4.1.3 解膜、綁縛
春季嫁接,因新梢快速生長及風吹折斷損失往往達10%~20%甚至更高,可見及時摘心、解綁固定等接穗新梢保護措施極為重要,特別對嫁接枝(芽)數(shù)少的植株更是如此。在新梢生長到60 cm時(8月左右),應刀刻松解嫁接薄膜,并設立枝柱進行綁縛,防止風吹折斷造成的損失。生產(chǎn)中要進一步探索和總結(jié)摘心、解綁固定接穗新梢的技術措施,達到既減少勞務投入,又能減少損失,提高嫁接成活接穗新梢的保存率。
4.1.4 鋸砧
嫁接成活株當年秋季即可鋸砧,含不成活砧樁、引水枝等,要注意鋸口包扎薄膜或涂保護劑保護,減輕樹體損傷。
4.2 腹接后的管理
一般嫁接后15~20 d就可檢查成活率,若切口形成層愈傷組織發(fā)育生長,則表示已成活;若芽片干癟和切口未愈合,則表示未成活,要及時補接。嫁接時芽片全包扎的,芽萌發(fā)期要用利刀挑破萌芽處的薄膜,供嫩梢生長。腹接其他管理措施與切接相同。
4.3 病蟲害防治
重點加強4—7月期間病蟲害防治,如蚜蟲、蛾類幼蟲、葉斑病等,及時觀察發(fā)現(xiàn),及時噴藥防治,確保新梢生長??捎镁挣ヮ?、白僵菌等藥劑,結(jié)合安裝黑光燈進行誘殺等。
4.4 培肥管理
高接換種改造的山核桃基地要做好土壤深翻改良工作,增加施肥量,培肥土壤,提高地力。
參考文獻:
[1] 董啟風.中國果樹實用技術大全 落葉果樹卷[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出版社,1998:47.
[2] 俞飛飛,周軍永,陸麗娟,等.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影響因子分析[J].中國林副產(chǎn),2015(3):7-9.
[3] 戴彩虹.山葡萄組織培養(yǎng)與離體嫁接親合性研究[D].蘭州: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5.
[4] 梁燕.核桃高接傷流防控技術[J].山西林業(yè)科技,2020,49(3):55-56.
[5] 陳新爐,張啟,錢東南.楊梅大砧高接改種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08(5):14.
推薦閱讀:青藏高原藥用動植物資源研究課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