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白英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潛在的藥用價值和開發(fā)前景,但抗炎機制的研究并不完整。本實驗以小鼠RAW264.7細胞為材料,研究白英甾體化合物的抗炎作用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白英甾體化合物能明顯抑制產生炎癥的小鼠RAW264.7細胞的TNF-α的炎癥因子的表達,提高炎癥細胞的線粒體膜電位,白英甾體化合物可能是通過保護線粒體來實現(xiàn)其抗炎作用。
關鍵詞:白英甾體化合物;TNF-α;線粒體膜電位;抗炎
炎癥是機體自發(fā)產生的一種正常反應,但如果反應過度,又會給機體帶來損傷。如何有效控制炎癥的過度損傷,減輕炎癥對身體帶來的危害,是如今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對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1]。白英,又叫鬼目草、葫蘆草等,是茄科茄屬植物,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分布十分廣泛[2]。白英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其全草以及根部都可供藥用。目前臨床上對于白英的應用越來越多,在消腫解毒、抗腫瘤等方面尤為顯著。近年來,各研究學者開始對白英的抗炎作用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白英具有較好抗炎效果。研究表明,白英主要通過其各種化學成分發(fā)揮作用[3]。TNF-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炎癥因子,能夠反映細胞的炎癥水平,抑制TNF-α的表達,可以達到抗炎的目的。線粒體是真核生物非常重要的細胞器,在機體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當機體產生炎癥時,線粒體會發(fā)生很明顯的變化,包括上調ROS水平、降低線粒體膜電位等,可以通過這些指標來觀察線粒體的情況,因此,研究白英甾體化合物的抗炎作用與對線粒體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
1.1 儀器
細胞培養(yǎng)箱;超凈工作臺;酶標儀;倒置顯微鏡;電子天平;低速離心機;熒光顯微鏡等。
1.2 試劑
DMEM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PBS;雙抗;CCK-8試劑;TNF-α的ELISA檢測試劑盒;線粒體膜電位檢測試劑盒(JC-1)。
1.3 藥品與細胞
白英甾體化合物干粉由吉林省中醫(yī)中藥研究院饋贈,利用PBS使其溶解,實驗所需細胞為小鼠RAW264.7細胞購自中國細胞庫,對照組為地塞米松。
2 方法
2.1 藥品配制及細胞培養(yǎng)
取白英甾體化合物的干粉,用PBS將其溶解,然后過濾并進行高壓滅菌。小鼠RAW264.7細胞用DMEM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加入胎牛血清和雙抗(青霉素、鏈霉素),在37℃、5%CO2的細胞培養(yǎng)箱中進行傳代培養(yǎng),培養(yǎng)至對數生長期可供實驗使用。
2.2 白英甾體化合物對小鼠RAW264.7細胞活力的影響
取培養(yǎng)的小鼠RAW264.7細胞,加入培養(yǎng)基并輕輕吹打,使細胞懸浮到液體中,加入到96孔板中,使每孔體積200μL,細胞密度為1×104mL/個,放入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使細胞貼壁生長,然后把孔內液體吸出,加入含有不同濃度的白英甾體化合物的DMEM培養(yǎng)基,并加入LPS,分為5組:空白組,白英甾體化合物高、中、低劑量組(白英甾體化合物的濃度分別為40μg·mL-1、20μg·mL-1、5μg·mL-1),地塞米松陽性對照組[4]。
2.3 CCK-8法測定細胞活力
上述5組作用24h后,每孔加入10μLCCK-8,靜置30min,把酶標儀的波長調至450nm,測定上述各孔吸收的OD值。
2.4 白英甾體化合物對小鼠RAW264.7細胞TNF-α表達的影響
細胞培養(yǎng)同上所述,分組情況同上,按照TNF-α的ELISA檢測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測量小鼠RAW264.7的炎癥因子的表達情況。
2.5 白英甾體化合物對小鼠RAW264.7細胞線粒體膜電位的影響
在上述培養(yǎng)的細胞中,加入脂多糖,按照分組濃度,加入白英甾體化合物,在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后,每組取1×105個細胞,重懸于0.5mL細胞培養(yǎng)液中,按照線粒體膜電位檢測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以測定線粒體膜電位的變化情況[5]。
2.6 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
使用Graphpad Prism 5.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果
3.1 白英甾體化合物對小鼠RAW264.7細胞活力的影響
結果顯示,與空白組相比較,白英甾體化合物的高中低劑量組和陽性對照組細胞活性明顯偏低,白英甾體化合物的高中低劑量組又高于地塞米松組,但各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在試驗濃度范圍內,不同濃度的甾體化合物和地塞米松不影響小鼠RAW264.7細胞活性,對小鼠RAW264.7細胞沒有毒性作用,與林世和等研究結果一致[6]。
3.2 白英甾體化合物對小鼠RAW264.7細胞TNF-α表達的影響
結果顯示,與空白組比較,LPS顯著提升了小鼠RAW264.7細胞TNF-α的表達,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LPS誘導細胞產生炎癥,模型構建成功。與LPS組比較,40μg·mL-1和20μg·mL-1的甾體化合物與地塞米松能夠抑制小鼠RAW264.7細胞TNF-α的表達,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白英甾體化合物具有較好的抗炎作用。5μg·mL-1的甾體化合物則沒有顯示出抑制小鼠RAW264.7細胞TNF-α的表達的作用,對比LPS組,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白英甾體化合物濃度較低時,其作用效果不明顯,與劉淑華等研究結果一致[4]。
3.3 白英甾體化合物對小鼠RAW264.7細胞線粒體膜電位的影響
通過JC-1法測定線粒體膜電位,用紅、綠2種顏色的熒光分別表示線粒體膜電位的高、低。結果顯示,空白組呈現(xiàn)紅色熒光,LPS組為綠色熒光,說明在LPS的刺激下,細胞產生炎癥;當加入白英甾體化合物后,線粒體膜電位有所提高,并且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增強線粒體膜電位,說明炎癥反應得到抑制。
推薦閱讀:生態(tài)農業(yè)論文發(fā)表如何選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