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河南省小麥產業化發展方向探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 要:糧食生產與安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國重點關注的焦點。我國糧食產量不能完全自給自足,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以滿足國內生活和生產的需要,面對現在我國糧食生產的產需不均衡狀況,需要進一步提高糧食的總產量。通過分析河南省小麥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依據國家提倡綠色環保的政策和河南省所處的地理優勢和土壤類型,為該省小麥產業的發展提出四個發展方向。

  關鍵詞:河南省;小麥產業;問題;發展方向

農業系列職稱

  “農業興,百業興。”農業發展關乎一個國家的命運,人口數量與農業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至2019年底,9年的時間,我國人口由13.41億增加至14.07億,人口總數不斷增長,而總耕地面積減少,二者的反向關系,是我國糧食的供應和需求之間的關系處于緊張狀態的一個因素。習近平同志在對河南農業考察時就曾指出,河南作為中國糧倉,所產的糧食要裝滿中國人的飯碗。糧倉穩,天下安。因此,糧食生產與安全是我們必須重視和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河南省小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麥產業單位面積投入成本高、收益低

  河南省有將近5 000萬人生活在鄉村,部分無外出打工能力勞動者的主要經濟來源依然是土地,河南省的實際情況是“人多地少”,以2019年為例,全省小麥的播種面積約8 560萬畝,人均播種面積1.71畝,個體戶分到的耕地面積難以達到規模效益,小麥種植的畝成本增加。有統計資料顯示,2016—2019年,小麥每畝產量大約430千克,市場上普通小麥的收購價格每公斤2.24元左右,每畝小麥的毛收入大致為960元。小麥的種植、生長和收割三個環節的直接費用達到430元左右,加上種植的人工費用,每畝小麥種植費用達到560元,每畝小麥的純利潤400元上下。可見,小麥作為河南省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雖然平均畝產量增加,但種植成本高,收購價格不高,農民收入不高,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不高,部分農民開始更換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例如油菜、大蒜等,更有一部分農民低價出租土地,離開家鄉,踏上外出務工的道路。

  (二)小麥生產經營水平低,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難度增大

  河南省耕地類型大致分為平原和山地丘陵兩種,不同類型、不同區域的土地,小麥生產技術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同區域,有的田地畝產高達500公斤,而有的區域小麥出現絕收;同一區域也有畝產差異很大的情況。出現這些不平衡狀態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河南省部分地區的小麥生產模式過于陳舊,仍然處于無組織、無計劃的自由經營狀態。小麥生產模式的分散、無計劃性,致使小麥的優質性、穩定性不能有效保證,從而影響小麥產業的總體收益。

  (三)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所占比重低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自2012—2018年,河南省小麥的播種面積趨于穩步增長的趨勢。2018年、2019年河南省小麥總種植面積相比以往年份均有明顯增長。

  為了推進小麥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小麥供給質量及效率,逐步緩解我國優質專用小麥供不應求的難題,2016年,河南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優質專用小麥種植,政府利用給予種植戶技術支持、優惠政策、種地補貼和提供銷路等手段,充分調動農戶種植優質專用小麥的積極性,增加優質專用小麥的種植面積,在2016—2019年4年內實現優質專用小麥的播種面積增長125%。

  雖然河南省的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在我國排第一位,其增速很快,占總小麥種植面積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但與其他國家相比,這個比重值仍然較低,其產量與我國的需求量依然相差甚遠。

  二、河南省小麥產業的發展方向

  根據河南省小麥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改變小麥產業的發展方向。

  (一)轉變小麥產業的經營方式,形成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

  1.農戶經營面積小,種植成本高,小農戶分散種植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我們需徹底轉變小麥生產的經營組織模式,把分散的種植土地整合在一起,可以采用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等方式,對整合的土地進行統一經營管理,形成一定規模,從而降低單位面積小麥種植的成本,增加單位收益,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合作共贏發展。但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關注家庭農場的規模,不能漫無邊際地擴大種植面積,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家庭農場的適度規模應保持在400—500畝之間,規模太大,容易造成管理不善;二是要關注土地流轉的程序,避免出現多層次的流轉現象出現。

  2.盡管河南省部分地區已實施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但受自然環境、政策等諸多因素制約,糧食單位收益并未顯著提升,農場經營者的積極性也受到影響。我們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輔助小麥規模經濟發展:首先,政府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給予家庭農場經營者相應的補貼、金融援助或者優惠政策等,鼓勵有能力的經營者參與家庭農場的經營;其次,增加農業保險的種類,降低由于自然災害等因素給農場主帶來的經濟損失,為農場經營者提供一份基本保障;最后,對農場經營者進行職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自身素質修養和管理水平。

  (二)增加優質專用小麥的播種面積,走綠色安全生產道路

  農作物的分布反映出一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農業土地利用的狀況。隨著河南省小麥生產由過去的以產量為主向增產與品質轉變,優質專用小麥的生產取得較大進展。但是,目前河南省優質專用小麥的生產與市場需求相差甚遠,發達國家優質專用小麥占小麥總產量的80%,而河南省優質專用小麥只占小麥總產量的約15%。為適應市場需求,可根據河南省不同地區的土地性質和氣候條件,分區域種植合適的小麥品種,發展優質專用小麥產業。

  推薦閱讀:農業氣象論文投sci期刊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临沭县| 平原县| 北辰区| 揭阳市| 大化| 安吉县| 彭泽县| 彩票| 灵武市| 鄂州市| 花莲县| 泸溪县| 克拉玛依市| 伊川县| 灵武市| 门头沟区| 泰州市| 雅江县| 巩留县| 介休市| 聊城市| 靖江市| 环江| 德保县| 南通市| 肇东市| 阿合奇县| 无极县| 茶陵县| 获嘉县| 娱乐| 启东市| 四会市| 廊坊市| 平原县| 广丰县| 贡觉县| 望都县| 子洲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