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玉米是現階段我國最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曾經是我國溫飽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玉米的品種也在不斷增加,在進行玉米以及經濟作物種植生產的時候,想要保證其綜合產量,就應該對種植地的實際地理環境條件進行考慮。基于此,本文嘗試對玉米及經濟作物生產技術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玉米;經濟作物;生產技術建議
在進行玉米種植種子選擇的時候,要注意把好質量關,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地理以及氣候條件來對重點種植技術進行落實。選種、播種、施肥等環節是保證經濟作物綜合品質的關鍵環節,只有保證生產技術選擇的合理性才能夠保證作物的品質。
一、玉米生產技術建議
(一)品種的選擇
玉米種子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玉米的產量以及品質,要根據當地的光照條件、地質條件以及降雨量情況來選擇玉米品種,應該選擇耐密、抗旱、抗倒伏的玉米品種,并且要以種植中熟品種為主。同時,還可以根據當地季節性農耕特點來適當搭配晚熟品種進行種植,這樣可以使兩個階段的玉米品種生長周期相關交錯,有利于玉米植株在生長過程中更好的對營養進行吸收。對于一些畜牧業發展規模較大的地區來說,在進行玉米品種選擇的時候還應該根據當地畜牧業對于飼料的需求情況來進行,選擇那些糧飼兼用型的玉米品種。在進行玉米品種種植之前,要注意對所選擇的玉米種子進行試驗以及篩選,要選擇那些淀粉含量較高以及油脂含量較高的玉米種子,從而保證種子的綜合品質。當玉米種子選擇完成之后,要對種子進行攪拌,注意一定不能白籽下種。為了使得玉米植株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受粗縮病以及二點委夜蛾等病蟲侵擾,應該選擇應用70%的吡蟲啉來對種子進行攪拌;為了保證玉米植株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受到根腐病以及黑粉病的影響,應該選用苯醚甲環銼以及戊唑醇等藥物對種子進行處理。當完成玉米種子的攪拌以及處理之后,應該注意將種子放堆悶6~8個小時,然后將其晾干。
(二)播種時期的選擇
在進行播種時期選擇的時候,應該根據種子自身特性以及當地實際地理環境情況來確定。對于一些自然熱量資源緊張的地區來說,在進行播種時間選擇的時候要注意對種子及時澆蒙頭水,從而保證種子的發育情況不會受到影響。同時,自然熱量資源緊張也是限制玉米種子生長潛力的關鍵因素。通常情況下,當小麥收獲以后,要注意及時搶播玉米,從而保證小麥的生長以及收獲與玉米不會發生沖突。如果該地區每年降雨量較小,當玉米播種之后要注意及時澆蒙頭水,這樣可以保證玉米種子早出苗,同時也保證了玉米的整體出苗率。在進行玉米種子播種的時候,想要保證玉米苗期的整體整齊度以及玉米產量,應該注意對播種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如果玉米苗木長期出現缺苗以及斷壟的情況,很容易導致玉米的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因此,為了保證玉米植株的整齊生長,小麥秸稈還田的地塊應該對麥秸進行均用散鋪。在玉米播種的過程中應該對播種機的速度進行控制,通常其情況下要將其播種速度控制在4kmm/h為最佳,這樣可以使玉米苗今后的生長更加均勻,同時也保證了玉米植株的整齊。在保證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植株的間隔距離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應該保證其距離在5cm左右,這樣可以使玉米植株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出現營養分配不均的情況。玉米植株的后天生長情況與其種植密度設計有直接關系,合理地種植密度安排可以使玉米產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可以使玉米作物受光照面積更大,從而提升了光合作用效果。在對玉米種植密度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根據玉米品種的實際特點來進行,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土壤的肥沃程度,這樣才能使玉米的品質得到保證。對于一些耐密型的玉米品種來說,其種植密度應該控制在4500~5500株/畝左右。而對于一些高淀粉含量玉米或者鮮食玉米品種來說,應該根據玉米品種自身的特性來對其種植密度進行設計,這樣可以保證玉米的生長品質,同時也使得玉米的產量得到了保證。
(三)合理施肥
在對玉米作物進行管理的時候,施肥管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應該根據丹迪土壤的肥沃情況來選擇肥料,通常情況下,施氮肥的標準是16~18km/畝;磷肥5~7kg/畝;鉀肥5~7kg/畝。對于不同土壤環境的地區來說,施肥量往往也存在一定差異,中產地塊的施鉀肥量較小;地產地塊施磷肥、鉀肥的量較小。同時,要注意根據玉米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對后期追肥的量以及時間進行準確把握。
二、經濟作物生產技術建議
(一)經濟作物選種
黃瓜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其營養價值豐富,在進行黃瓜種植的時候,可以選用荷蘭康德或者拉迪特;在進行甜瓜品種選擇的時候,按照當地的實際土壤環境條件可以嘗試選用紅城5號、紅城6號、富玉或者甜帥;在對茄果類蔬菜品種進行選擇的時候,番茄類選擇新品種L-400;茄子選擇遼茄2、遼茄3;辣椒類選擇沈椒4號、內椒2號。
(二)綜合增產新技術
想要保證經濟作物的整體產量得到保證,要注意對作物光照時間進行準確控制,應該保證其標準日光照射,即每天不低于8h。在進行灌溉操作的時候,要應用模下暗灌或者滴灌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起到節約水資源的作用,同時也可以使作物對水資源的吸收更加徹底。同時,要注意對甜瓜、黃瓜以及茄子應用嫁接技術,從而使其總產量得到保證。在對其種植期進行安排的時候,要注意合理安排茬口,一般應該先種植茄果類,然后種植甜瓜,最后種植黃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玉米以及經濟作物種植的時候,要將選種作為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同時還要注意對播種密度進行準確把握。在對其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時候,要注意根據所選品種自身的實際特點來對用藥種類以及用藥量進行明確,并且要應用多次交替用藥的方式來達到防治效果,提倡應用煙霧劑以及粉塵劑的方式進行噴灑,這樣更加有利于作物吸收。
參考文獻:
[1]李秀穎.玉米及經濟作物生產技術建議[J].現代農村科技,2015,11(4):13.
[2]孫小旭,趙勝園,靳明輝,等.玉米田草地貪夜蛾幼蟲的空間分布型與抽樣技術[J].植物保護,2019,45(2):13-18.
[3]黃春梅.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路徑探討[J].南方農機,2019,50(19):81.
[4]董寶祥,王冬梅,張汝強.山東樂陵玉米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6):69,73.
[5]王思博,李冬冬,徐金星.特色經濟作物綠色生產效率影響因素及傳導路徑——以廣昌縣白蓮綠色化種植為例[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5):14-23
推薦閱讀:中國農業科學終審會被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