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是傳統農業生產模式進行的戰略性轉變,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衡東縣是農業大縣,要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農業富縣”戰略目標,推動農業產業化健康快速發展勢在必行。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發展;鄉村振興
《塔里木大學學報》兼顧哲學社會科學,突出農業科技及區域社會經濟特色,及時反映我校教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最新學術成果、科技創新及動態的學術期刊。
1 衡東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現狀
1.1 衡東農業基本概況
衡東縣隸屬于湖南省衡陽市,地處湘東偏南,南岳衡山之東。東連攸縣,南與安仁縣、衡南縣為鄰,西瀕湘江與衡山縣隔水相望,北與湘潭、株洲接壤。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地形以丘陵為主,有少量山地和平原,是湖南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農產品供應基地。
1.2 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衡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通過采取有效措施,農業產業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83.14億元,增長3.7%,規模以上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65.73億元。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6.34億元,增長3.6%。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市級龍頭企業27家。全年有12家企業獲得“三品一標”認證,“三樟黃貢椒”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力爭使“衡東大桃”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繼續保持“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湖南省產油大縣”地位。
1.3 基礎投入不斷增加
2017年全縣完成農村固定資產投資12.49億元。安排農林水事務資金6.3億元,撥付強農惠農富農補貼資金0.83億元,增長3.7%。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76.99萬kW,增長5.0%。農民專業合作社484個,增長5.4%。
1.4 結構持續優化,龍頭企業日益壯大
農產品加工業企業數量和規模日益壯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截至2018年,衡東共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2017年實現產值5.2億元;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家,2017年實現產值8.6億元。規模農產品種、養、加工企業達到230多家,農產品加工總產值107.17億元。全縣休閑農業企業(休閑農莊、農家樂等)40余家,其中國家五星級休閑農莊1家,省三星級以上休閑農莊7家,2017年全縣休閑農業經營收入超2億元。龍頭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縣農業生產布局開始由分散逐步走向相對集中,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初見成效并不斷取得新進展[1]?,F在,全縣逐漸形成了優質稻、畜禽、油料、果茶、蔬菜、中藥材以及特色種植、養殖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同時采取合同農業、訂單農業等形式,建立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益主體[2]之間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利益聯結機制。截至2017年底,全縣已發展農民合作社484家、其中市級示范社69家、省級示范社9家。
1.5 農業產業化鏈條初顯端倪
衡東縣瞄準國內外市場,圍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按照“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原則,加強各個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各個環節的聯結,初步形成了生豬、禽蛋、油茶、土菜、優質稻、黃貢椒等產業鏈條。
2 衡東縣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衡東縣農業產業化發展趨勢較好,但也存在不少短板和問題[3],與“農業富縣”“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2.1 發展政策待落實
2.1.1 政策落實不到位
盡管國家、省、市分別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衡東縣在真正落實上折扣不少。2019年4月才出臺《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對農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融資、稅收、創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
2.1.1 財政投入不足
2018年,縣財政安排了500萬元作為支持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在全市名列前茅,但對于衡東這樣一個農業大縣、相對農業產業化發展先進縣市來說,還需逐步加大財政投入,規范資金的使用,杜絕“撒胡椒”現象的發生。
2.1.3 考核評估不到位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考核評價工作機制沒有完全建立,相關職能部門推進、服務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意識[4]、工作力度、工作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
2.2 發展水平待提升
2.2.1 產業規模小
當前,衡東的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低,特別是種植和養殖,大部分農戶分散經營,談不上規模。主體分散,專業化、集約化、規?;潭鹊?,農業產業“樣樣都有,樣樣無量”。
2.2.2 規模企業少
當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不大。目前,還沒有一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值過億元,缺乏真正能在全省、全國引領行業發展的旗艦型企業。
2.2.3 特色品牌小
當前,衡東農業產業化經營尚處于起步或初級階段,在農產品的特色和品牌上,國內、省內知名品牌偏少,缺少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沒有真正形成,農產品有“優”無“勢”、有“特”不“強”、有“名”不“響”。
2.2.4 精深加工少
目前,衡東農產品加工企業多為初級加工,呈現“一小一高三弱三低”的特點,即規模小,生產成本高,精深加工能力弱,市場競爭能力弱,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低,整體水平低。據調查統計,目前全縣34家龍頭企業中有19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為79.06%,精深加工明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