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云南森林資源抗雨雪冰凍災害能力的比較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對云南不同森林區域,按照地類、齡組、樹種、損失類型,云南森林資源抗災能力以及受災情況展開了分析。結果顯示:昭通市跟文山州在災害中所受損失最大,造林地中未成林的災害損失最嚴重,樹種中外來的災害損失最嚴重,受災比例高的是中齡林,主要受災類型則是主樹干折斷。因此,提出了云南的森林資源管理在日后工作中,應注重對極端災害氣候的預測、預報,造林選用的樹種最好是鄉土樹種,強化對天然林資源的防護,對天然林的改造要慎重。

  關鍵詞:雨雪冰凍災害;抗災能力;受災率;損失率;云南森林資源

森林公安

  《森林公安》(雙月刊)創刊于2001年,是由國家林業局主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社會科學期刊。

  1 引言

  雨雪冰凍災害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積雪、冰掛附著于樹體上,致使樹木出現折斷、劈裂等各類機械損傷,或者因低溫造成樹木的組織細胞結冰,致使植株出現生理凍害,這都是直接危害;另一類是樹木長勢因雨雪冰凍而下降,無法抵御病蟲害,或者因冰雪化為積水造成爛根之類的局部病害,這就是間接危害。筆者以云南省某次雨雪凍災的相關數據為實例,分析研究云南森林資源目前對于雨雪冰凍的抵抗能力,以期對云南森林資源的科學經營與保護提供一個借鑒。

  2 云南氣候狀況與域內森林資源概況

  云南省南臨熱帶海洋,與孟加拉灣、北部灣相距600 km.包含東亞跟南亞兩個季風帶,地勢上又受到青藏高原的一些影響,其地理環境因此而復雜多樣。境內遍布高山深谷,可謂是溝壑縱橫,山地占了其區間面積的90%以上,海拔最高的地方6741 m,最低處僅為76.4m,具有6663.7 m的相對高差。在緯度低、海拔高等綜合地理條件的共同影響下,再加上季風氣候的作用,云南省就形成了一種干濕季特別分明、四季溫差不明顯、垂直方向氣候變異顯著的低緯度山原性季風氣候。全省除個別河谷地帶和少數南部區域外,大郡沒有夏季的酷暑天氣,最熱地帶雖然雨量較少,氣候也較為炎熱,但是山腰部的氣候就溫和多了,而且降水也會增多,山頂部位的氣候則比較寒冷,降雨量也最多,氣候類型往往是自山腳下到山頂上節次變化;而且降水量和氣溫在暖濕氣流的迎、背風坡的差異較大;地區不同,山系氣溫不同,降水等各項氣象要素也會隨海拔情況而出現變化[1]。“一山存四季,十里十種天”是云南天氣的真實寫照。據2018年云南的森林資源調查表明,云南面積約為6832.9萬hm2,其中林地能占75%以上,面積約4620萬hm2;云南境內能有66%以上的森林覆蓋率;活木蓄量超過271217萬m3。林地中:林分面積占全省土地58%以上,達到了291 6萬hm2;經濟林面積是287.8萬hm2,占比約9.5%;竹林面積約為39萬hm2,僅占0.8%左右;另有占比為2.9%的未成林造林地,占地面積大約為102萬hm2;苗圃地4.5萬hm2.差不多占林地的1%。

  3 研究材料與研究方法

  3.1 數據來源

  云南森林資源具體受災面積、以及損失程度等數據全部來源于該省某次發生雨雪冰凍災害之后的調查結果;其中的森林資源相關數據參考自2018年完成的森林資源規劃調查報告(表1)。

  3.2研究方法

  調查各區域不同樹種、不同地類、各種類型的受災損失面積,以方差分析方式對其顯著性進行檢驗;另據相關數據,對各區域內部每一個影響因子的受災率跟損失率分別展開計算,通過各因子水平相互之間的對比,測算各項因子的抗災能力。計算受災率時按照受災面積在全部資源面積當中的占比來算;計算損失率時則是按照損失面積在整個受災面積當中的占比。

  4分析過程與研究結果

  4.1 云南各地區間抗災能力對比

  4.1.1 方差分析

  表2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F>F0.05,顯示不同地區的森林資源在對雨雪冰凍災害的抵抗能力方面有著顯著差異(P<0.05)。

  4.1.2 原因分析

  各地區的地質自然環境不一樣,林業生產的具體方式也不一樣,因此其森林植被的實際分布情況也各有特色,而森林植被種類之間的差別使其對雨雪冰凍的抵抗能力也有差異,因此各州(市)受災情況也不一樣[3]。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受災面積最大的是迪慶州,面積超過25萬hm2,其次是昭通市,面積超過43萬hm2;受損面積最廣的是文山州,損害面積超過11萬hm2,昭通市接近11萬hm2的受損面積居于其次;單就受災程度而言,卻是昭通市最重,其受災率接近60%;而臨滄市、怒江州和文山州在其受災面積中發生的損失率是排在前面的,損失率依次達到了87%、76%和67%。據此認定受災較重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云南的東北區域、西北區域和南部區域。這應該是由地理位置跟森林資源結構方面的不同造成的。北方冷空氣以云南的東北和西北部為入口,冷空氣只要經此南下,入口處的受擾強度跟持續時間必然最大,從而形成巨大的雪雨冰凍災害。

  迪慶州在云南的西北位置上,林地資源非常豐富,森林主要是林分,本次在驟然受到冷空氣侵襲時,全州大范圍出現降雪,局部降落的是大暴雪,致使林分遭雪受壓面積廣大,不少林木出現斷干、斷梢現象;昭通市和曲靖市會澤縣位于云南的東北部,屬少林區,且多為人工林,在本次雪雨、低溫的雙重危害下,其境內5個地類全部受災。云南南部緯度較低,日間熱量高,在冷空氣南下時,地面物體到了夜間被快速冷卻產生霜凍現象,等到霜凍時間達到植被能夠承受的極限時,就成了樹木凍災。凍災的受災樹種大多是由人工種植的。

  4.2 各地類之間抗災能力的比較

  4.2.1 方差分析

  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F>F0.05,顯示各地類在抵抗雨雪凍災方面的能力有著顯著差異(P<0.05)

  4.2.2原因分析

  受災地類涵蓋了云南境內的各類林地。表4列出了各地類的實際受災情況[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临海市| 榆树市| 乌审旗| 枣庄市| 赤水市| 广安市| 宁波市| 汾西县| 石门县| 东源县| 龙井市| 华安县| 稷山县| 遂溪县| 巨鹿县| 镶黄旗| 陕西省| 雷波县| 阿勒泰市| 淮阳县| 日喀则市| 康乐县| 邹城市| 滦平县| 会宁县| 萨迦县| 泸溪县| 微博| 叙永县| 霍邱县| 玉龙| 沅陵县| 依兰县| 垣曲县| 循化| 双城市| 北安市| 姜堰市| 钟山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