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科技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也是提升單位、地區及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促進科技發展,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是科研單位、國家及世界各國科技政策的新趨勢。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關系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農村是我國的主要區域,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問題作為“三農”問題中最主要的問題而存在。目前,我國的農業總體發展都是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來解決農業問題,學術發展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開發表的頂級學術論文、發明專利、標準、品種等,數量每年遞增,但是,各項研究的成果轉化效率卻不高,應用在實際生產中的科技成果少之又少。因此,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嚴重被科技成果低轉化率所制約著,重點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是當前的重大決策[1]。
1 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現狀
1.1 農業科技成果與實際應用脫節
目前國內大部分項目的經費缺乏持續支持,科研項目在前期理論基礎研究的過程中隨著科研項目的驗收而終止。研究過程中產生的技術、專利沒有合適的推廣渠道或缺乏相關的資金去推廣而沒有應用在實際生產中產生效益,以及部分技術需要特定的條件、特定的儀器,不能很好地為大眾生產服務。目前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都只片面的追求學術理論研究、學術成果以及各種文章和獎項,不重視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使科研成果停留在實驗室而不能應用于實際生產。很多有用的科技并沒有運用到農業發展上去。農業的科技發展是與現實相結合的,如果不能成功轉化這種科技,就會造成資源浪費。
1.2 成果轉化制度的不健全
科研院所及科研高校的科研技術和新品種,由于基層骨干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沒有相關制度及經費組織專業知識培訓集中學習,無法掌握新品種、新技術的種植及使用技能,在應用中不能很好地去解決相關農業技術問題,使得成果得不到很好地應用于農業中[2]。另外,農業科技成果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市場的需求和農戶的需求了解不夠不透徹,推廣方式與內容和農戶自身實際生產能力和當地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從而導致了農業科技成果與實際應用脫節,造成了資源浪費,無法順利的進行農業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實用性大大降低[3]。目前,推廣的方向與主題內容及推廣的規則都以政府機構為主導。但是,農業市場的主體是農戶,應該以市場需要和農戶種植條件及方式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政策,由地方政府及推廣部門和推廣的專業技術人員配合完成成果的推廣。
1.3 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不高
我國大部分的科研院所及高校注重基礎研究,科技成果在轉化過程中由于政策支持不夠完善以及相關的獎勵制度沒落實,盡管農業方面的標準、技術、品種、專利等總量雖然很大,但是應用在實際生產中產生效益的技術數量不多。目前,農業科研主要是圍繞提升農產品的產量為目標,已不能完全滿足農業市場的需求,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須在提升產量的同時更注重品質的提升,尤其在棉花、芝麻、花生、甜菜等經濟作物研究上提升產量、質量尤為重要,開發新的技術、研究新方法,提高為三農服務的能力[4]。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近80%,但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不足50%,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近幾年農業技術發展迅速,但是農業企業的科研資金投入不大,科研的連續性受到很大的制約因素,而且設有專門科研機構的農業企業為數很少,農業企業普遍缺乏專業的自主知識產權的能力以及專業的技術人員,完全不能滿足目前農業生產的需要[5]。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不健全,推廣的相關人員普遍技術不高,推廣的模式和理念以及推廣的方式比較落后;農業技術供給不足,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需求,而且農技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技術推廣服務主體太弱;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主要依靠推廣部門與農業科研單位、學校等相結合的推廣體系,推廣的渠道非常有限;從而導致現代農業科技和農業生產過程不能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科技支撐不能達到效率最大化[6]。
2 建議及展望
2.1 強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目前,我國正處在由傳統農業轉向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因此傳統的科研體制已經跟不上當前快速發展的國民經濟步伐。想要加快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深化改革農業科技發展的新體制,在增加農業科研資金、加強科研水平的同時,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項目資金的資助,培育一批推廣項目專業化管理人員管理科技推廣項目,通過各園區相互合作有效提高農業科技推廣率[7]。我國轉化機制需要地方政府將國家政策落實并實施,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引導專業人員從事技術轉化服務,提升科技成果統計和評估、專利申請和運營、市場開拓和營銷推廣等專業化服務能力。各地方推廣部門注重建設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定期組織推廣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科技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強化各科研單位和推廣部門與市場企業合作,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我國的農業科技發展必須以完善的制度保障為前提,完善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國家應以建立專門的法律法規為導向,各地方單位在政策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專門的制度來進行管理,因為農業發展不進關系著民生問題更關乎到國家的發展,建立專門的管理體制,對農業發展有著重大作用。
2.2 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在注重農業科研實力的同時要加強農業農機成果的轉化能力,讓農業科技成果應用在實際中去;加強科研機構與市場結合,了解市場的趨勢發展,更好的將科研成果轉化出去,并將轉化的成果投入到實際生產應用中。農業院校及科研院所積極組織科研項目的執行人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各地區政府、高校、園區組織的科技成果交流活動,了解市場的需求及成果發展動態,征集客戶的意見及需要,提升成果的轉化能力。讓技術示范園的作用充分發揮起來,通過參觀、學習、技術交流等手段向農場與農業企業直接轉化最新的研究成果[8]。
推薦閱讀:農業經濟管理類課題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