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當下觀常植物中的新管理技巧有哪些呢?對栽培技術的應用措施有哪些呢?我們應該如何去建設管理植物應用措施呢?本文從城市公園營建濕地景觀常用植物和濕地景觀植物栽培技術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農業科學研究》,《農業科學研究》創刊于1980年,曾用刊名:(寧夏農學院學報;寧夏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季刊,A4,公開發行。本刊以反映我院科研成果為主,集學術性、實用性于一刊,系大農業綜合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農學、林學、園藝、畜牧、獸醫、農業經濟、農田水利、草業科學、食品科學、生物科學及有關基礎科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專題綜述、應用技術及簡報、簡訊等。
摘要:耐寒性濕地景觀植物大多數生性粗放,適應能力強,無需特別管理,便可繁茂生長,而且很少有病蟲害發生。如千屈菜、菖蒲、水蔥、蘆葦及香蒲等。但在連雨天、悶熱、栽植過密及通風不良的情況下也可侵染病害。需采取措施:一是注意除雜草和剪除枯枝敗葉;二是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抵抗力。三是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四是注意更新。五是病蟲害防治。
關鍵詞:觀常植物,栽培技術,農業技術
Abstract: the most natural disposition is extensive, cold tolerance wetland landscape plants adaptable, without special management, can flourish, and there are very few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ccurrence. Such as willow, calamus, scirpus tabernaemontani, reeds and cattails. But in the rain, hot, planting density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oor ventilation can also infect diseases. Need to take measures: one is attention to weeds and cut off and dry; The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water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resistance. Three is to clean up the ground before the winter part of the plant leaf residue concentration burn or wet compost. Fourth, pay attention to update. Five is the pest control.
Keywords: view often plan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1城市公園營建濕地景觀常用植物
1.1公園常用濕地景觀植物
1.1.1蘆葦
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挺水型。多生長于沼澤濕地。莖稈直立,中空,株高可達1~3m。葉片長線型或披針型,葉鞘圓筒型。有發達的地下匍匐根。夏秋開花,花期4個月。蘆葦常種在公園的湖邊,開花季節特別美觀。特點:生命力強,耐寒、抗旱、抗高溫及抗倒伏,易管理,適應性強,具有能夠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等優點,是典型濕地景觀植物。
1.1.2香蒲
為多年生落葉、宿根性挺水植物。株高可達1.3~2m。有伸長的根狀莖,葉片直立,條形,葉寬1cm左右。穗狀花序程蠟燭狀,花果期5-8月。香蒲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潮濕環境,其以葉綠穗奇著稱,可用于公園池塘綠化點綴。
1.1.3千屈菜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m左右,莖四棱形,直立多分枝。葉對生或輪生,披針型。長穗狀花序頂生,小花多而密,紫紅色,夏秋開花。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多生長在沼澤地和水旁濕地。比較耐寒,可在北方露地越冬。在淺水中栽培長勢最好,也可于旱地栽培。耐鹽堿,在肥沃和疏松的土壤中生長效果更好。千屈菜姿態娟秀整齊,花色鮮麗醒目,可成片布置于湖岸河旁的淺水處。
1.1.4菖蒲
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挺水型。葉劍形,濃綠色。有香氣。根狀莖橫生,有不定根。株高50~80cm,花莖基生,扁三棱形。花色艷麗,花期6-9月。菖蒲特點:葉叢翠綠,端莊秀麗,具有香氣,適應性強,耐寒冷,適宜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
1.1.5水蔥
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2m,莖稈高大通直,很像食用大蔥,但不能食用。稈呈圓柱狀,中空。根狀莖粗狀而匍匐,須根很多。在自然界中常生長在湖邊、水邊、淺水塘、沼澤地或濕地草叢中。水蔥特點:水蔥株形奇趣,株叢挺立,富有特別的韻味,喜干燥,耐寒冷,忌酷熱,可于水邊池旁布置,甚為美觀。
1.1.6睡蓮
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外型與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葉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和花浮在水面上。睡蓮喜強光和通風良好環境,夜晚花朵閉合,早上張開,被譽為“花中睡美人”。花期5-8月。常生于池沼和湖泊中,一些公園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2濕地景觀植物栽培技術
2.1濕地景觀植物的繁殖方法
濕地景觀植物繁殖方法一般有三種,種子繁殖法、扦插繁殖法和分株繁殖法。
2.1.1種子繁殖法
將種子播于有培養土的盆中,蓋以沙或土,然后將盆浸入水中,浸水的過程應逐步進行,由淺到深。剛開始時僅使盆土濕潤即可,之后可使水面高出盆沿。水溫應保持在18~24℃,但原產于熱帶品種溫度要相應提高,如睡蓮需水溫保持25~30℃。溫度影響發芽率,播種既可在室外進行,也可在室內,但室內好控溫,發芽率相對高。種子發芽速度因種而異,一般耐寒性種子發芽慢,需3-12個月,而不耐寒種類發芽較快,播后10d左右即可發芽。菖蒲、水蔥及睡蓮等植物繁殖可選用此法。蘆葦也可種子繁殖,但種子是隨風傳播的。對水分的適應幅度很寬,從土壤濕潤到長年積水,從水深幾厘米至1m以上,都能形成蘆葦群落。
2.1.2扦插繁殖法
扦插應在生長旺季進行,一般選在6-8月。剪取嫩枝長7~10cm,去掉基部1/3的葉子插入裝有鮮塘泥的盆中,6-10d即可生根,極易成活。千屈菜可采用此法繁殖。
2.1.3分株繁殖法
大多數植株成叢或具有地下根莖的濕地植物可采取此法。可直接分株或將根莖切成數段進行栽植。分根莖時注意每段必須帶頂芽及尾根,否則難以成株。分株時期一般選在春秋季節,不耐寒者可在春末夏初進行。蘆葦、菖蒲、香蒲、千屈菜、水蔥及睡蓮等植物多采用分株法繁殖。
2.2濕地景觀植物的栽培管理
2.2.1濕地景觀植物的栽培
濕地景觀植物的栽培可選擇露地栽培和盆栽。露地栽培要選擇地勢低洼段或淺水區。土壤以粘壤土為宜。栽植的深度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同時灌水1~3cm。盆栽時,選擇不漏水的盆,內莖在40~50cm,盆底施足基肥,中間挖穴植入根莖,生長點露出泥土面,加水1~3cm。栽后注意淺水養護,避免淹水過深和失水干旱。生長季要經常清除雜草,適時追肥。追肥一般2~3次,初期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應以施磷肥和鉀肥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泥表面5cm以下)。在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大多數地下根莖濕地植物由于地下根莖生長較快,根莖擁擠,地上植株過密,所以需要更新,露地栽培植物幾年需要更新一次,如菖蒲和千屈菜等需2-3a更新,蘆葦和香蒲等可4-5a更新。盆栽一般2a更換分栽一次,如菖蒲和千屈菜。
2.2.2濕地景觀植物的養護管理
植株生長過密,通風條件差可引起病蟲害。常見蟲害有粘蟲、紅蜘蛛及蔥薊馬等,用一般殺蟲劑如敵敵畏和敵殺死即可防治。常見病害有黑斑病、褐斑病、紫斑病及銹病,為病菌侵染造成。防治方法是越冬之前清潔田園,集中燒毀,發病初期灑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300倍液。半耐寒性濕地景觀植物一般生長于水中,在冬季結冰前應提高水位,使根叢位于凍層以下,即可安全越冬,如睡蓮。在少量栽植時,也可掘起貯藏;或春季用缸栽植,深入水中,秋末連缸取出,倒除積水。冬天保持缸中土壤不干,放在沒有冰凍的地方即可。不耐寒濕地景觀植物通常都盆栽,沉到池中,秋冬季掘起貯藏,如水罌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