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女工委員會作為企業聯系女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轉型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等日益多樣化,使得婦女工作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原有的婦女工作發展格局已經面臨諸多的挑戰,如何適應形勢的發展,按照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要求,順應時代變化,服務婦女需求,有效整合資源,創新婦女工作新機制,拓寬婦女工作模式,完善社會化、開放式的婦女工作格局,促進婦女與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是工會女工組織面臨的新課題。工會女工委員會就必須搞好工作定位,找準工作切入點,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發揮作用,為改革發展營造和諧氛圍和安定團結的局面做出貢獻。
一、創新工會女工工作運行機制的重要性
(一)創新運行機制是實現婦女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顧秀蓮同志在全國省區市婦聯主席工作會議上作《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婦女工作的創新實踐》的講話中提出,“構建工作創新體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發展后勁的保證”;“要積極探索既能有效整合資源,又能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工作運行機制,努力形成體現時代精神、符合發展規律、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婦女工作創新體系”;“在創新運行機制方面,要著眼于調動一切有益于婦女發展的積極因素”。這既體現了探索和創新運行機制是構建工會女工工作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如何創新運行機制提出要求。一方面,婦女工作要加強縱向聯系,善于“借機、借力、借錢”,使工會女工工作與企業的工作重心、與婦女群眾的所思所想、與時刊發展的脈搏實現“共鳴、共振、共進”,在推動企業發展的進程中促進女工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橫向聯系,調動企業各方面的力量,發揮各方優勢,變“為人所用”為“為我所用”,為婦女工作可持續發展增強動力。
(二)創新運行機制是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客觀要求。
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企業對工會女工組織更好地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廣大婦女是黨的群眾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巨大變革,婦女的價值觀念、生存狀況、發展要求都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在資源獲取、平等參與等機會增多的同時,也面臨各種壓力和沖擊,婦女的群體利益分化加劇,單一的運作機制已經不能滿足不同利益群體的需求。所以女工組織必須適應發展著的企業新體制和婦女群體的要求,充分和全面把握自己工作對象的變化,增強創新能力,在提高婦女、幫助婦女、服務婦女、聯系婦女、加快發展中探索新思路,創立新的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種資源,把婦聯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滲透到各個階層、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使不同的婦女群體享有平等的發展資源,共享發展成果,橋梁紐帶作用才能及時有力地得以彰顯。也只有這樣,工會女工組織才能增強黨在女工群眾中的凝聚力,使黨的群眾基礎更加堅實,執政地位更加堅固。
(三)創新運行機制是工會女工組織創新工作模式、拓展自身功能的緊迫需要。
目前,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完善,與社會轉型相同步,社會經濟構成復雜化、社會利益多元化和社會功能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日益顯現,社會服務的需求量也日趨增長。工會女工組織作為婦女利益的代言人,應當抓住機遇,積極適應改革發展的趨勢,創立新的運行機制,在企業與職工之間,尋求企業發展與婦女工作的有效結合點,利用企業發展的有效時機,拓展自身功能,創造實現婦女價值的平臺,形成新的工作模式,使女工更好地為企業發展作貢獻。
二、創新運行機制的基本原則
(一)結合企業實際。女工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不同層次的婦女發展狀況也都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要在掌握企業實情的基礎上,深入調查和研究不同階段不同層面女工群體的新變化、新特點和新需求,不斷調整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創新運行機制,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企業改革現狀影響婦女發展的主要矛盾,增強婦女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以女工群眾為本。這是落實“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將女工的真實需求和愿望不斷向決策層傳輸,另一方面在引導婦女參與的同時,讓婦女獲得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和能力。因此,創新運行機制的前提就是要始終以女工群眾的利益和需求為出發點,著眼于女工的全面發展,不斷延伸領域,擴展對象,豐富內容,創新服務女工的載體,增強女工組織的凝聚力。
三、創新運行機制的工作實踐
(一)著眼于提高素質,探索培訓管理機制
科學發展觀要求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婦女素質的提高既為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主體條件,同時也是婦女全面發展的基礎。工會女工組織應加強對女工的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女工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提高女工應對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應變能力,提高女工學科學、學技術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建功立業。
(二)著眼于維護利益,創立幫困援助機制
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是當前順利推進改革發展的關鍵環節,工會女工組織必須正確處理強勢婦女和弱勢婦女的關系,統籌兼顧,對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關心。女工委員會應結合部門的實際情況,對貧困女工、退休女工的婦科普查、幫教婦女等問題作專項調研,針對傳統幫困工作存在資源不足、或是資源利用沒有長效性、或是沒有有效整合等問題,設計項目,突破難點,形成長效性的幫困援助機制。
(三)著眼于服務婦女,拓展平臺建設渠道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政府職能的轉變,企業的不斷發展,工會女工組織必須進一步強化服務功能,創辦有特色的優勢項目,使有限的資源女工群眾提供更多的服務,辦更多的實事。
(四)著眼于聯系婦女,完善聯系工作機制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工會女工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充分發揮工會女工組織密切聯系婦女群眾的優勢,深入了解基層婦女群眾的情況,正確反映不同方面婦女群眾的意愿,激發和集中婦女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調動群眾、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使橋梁更加暢通,紐帶更加堅固。不斷探索和建立不同的聯系廣大婦女群眾的工作機制,努力實現婦女組織與各界婦女之間的良性互動。
1、女工代表聯系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女工代表懇談會,定點、定題、定人;每次活動根據不同階段的女工工作難點、熱點問題設計主題,明確特定的參與對象。通過會議制度形式將工會女工組織與婦女的聯系納入規范化運作的軌道,使“聯系群眾更直接,反映民意更快速,制定措施更可行”,提高服務婦女的有效性。
2、執委分工負責制。根據工作需要,女工委員會執委分設的各專職委員,分別聯系各分工會女工組織;各專職委員應定期開展專題討論、交流和調研活動。執委分工負責制通過制度形式加強與執委的聯系,最大限度聯系和集中各分工會的優秀女性,調動和發揮優秀女職工的積極作用,為強勢女工幫助弱勢女工提供平臺。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新時期婦女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將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祈軍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10年第2期
2、邵曉光 《中國科技博覽》 2010年第35期
3、顧姍姍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0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