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交通樞紐工程施工過程施工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機械設備比較多,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涉及的單位也較多,這樣的工程不論是施工組織、還是進度、質量及成本控制都是一個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因此本文著重對地下交通樞紐工程連續墻、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方案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地下交通樞紐工程,連續墻,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方案
1.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控制方案
該工程采用蓋挖逆作法施工,設計采用 1200mm 地下連續墻作支護,地下連續墻全長 550 余米,墻深 42~53m,共計 108 幅,標準槽段 5m/幅,地下連續墻施作面積 23590m2,如此大面積的地下連續墻在天津市軟土地基中施工,為保證施工質量,主要控制點是:
(1)如何開挖出符合設計要求的槽孔;
(2)如何保證在軟土地基中槽孔的穩定;
(3)如何保證南側 T 型墻段混凝土澆筑質量,保證形成一道連續的、不透水的并滿足設計要求的墻體,;
(4)如何保證地下連續墻上埋件位置準確;
(5)如何保證各個墻段之間的接縫嚴密。
1.1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地下連續墻放線測量、導墻的施工和成槽過程中垂直度的控制都是開挖出符合設計要求的槽孔的先期條件。
(2)要保證槽孔在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的穩定主要在泥漿的比重和泥漿配置上下功夫,采用國產優質膨潤土,并合理摻加分散劑和增粘劑。
(3)控制地下連續墻上預埋件位置準確,施工中將預埋件焊接在地連墻鋼筋籠相應位置上,并且在預埋件位置增設對位鋼筋;在導墻核對位鋼筋上彈劃預埋件位置線;對預埋件位置與鋼筋起吊的伸長量進行預量控制。
(4)該標段地下連續墻設計采用十字鋼板接頭,采用方形接頭箱進行十字鋼板接頭的定位和固定;為避免墻段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漿流到下一墻段尚未成槽的土中凝固,在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外側包裹一層無紡布,確保混凝土漿不流失;工程采用雙輪銑槽機處理接頭孔壁,實踐證明效果很好,保證了地下連續墻的施工質量。
1.2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管理
該項目為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下維護結構地下連續墻,共有地下連續墻 36251m3,深度分為 42m 和 53m兩種,厚度分別為 1.2m 和 1.0m、0.8m,墻身采用 C30S8 混凝土,維護墻墻身配置鋼筋籠長度為 41.5m、52.5m,墻接頭采用十字鋼板形式,隔斷墻為素混凝土墻。根據現場地質條件和地連墻施工的特點,考慮到天津站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較高,故成槽機械選用 3 臺功效較高、噪聲較小的液壓抓斗,鋼筋籠現場加工,吊放采用 100T、55T 液壓履帶吊車各一臺,澆注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2.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案
灌注樁施工是該工程的關鍵工序,直接影響著城際鐵路上部結構的施工,因此工期要求比較緊。根據 JGJ94-9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6.2 條 6.2.5 款直徑大于 1500mm鉆孔灌樁定位允許偏差為 100+0.01H 計算得該工程 45m 長鉆孔灌注樁樁位允許偏差為550mm,52m 長鉆孔灌注樁樁位允許偏差為 620mm;同理鉆孔灌注樁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100。但該工程設計要求工程樁定位偏差不大于 2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300,樁上鋼管柱要求垂直度為 1/500。由此可見設計對該工程鉆孔灌注樁和鋼管柱的定位偏差及垂直度偏差要求十分嚴格。
對此,采用全站儀進行樁位主軸線定位,電子經緯儀、鋼尺定樁位,三級控制網進行復核,最后采用全站儀進行確認樁點的方法,完全保證工程樁定位偏差在 20mm 以內。施工場地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保證專輯穩定,樁機定位后采用水平尺和磁力線錐進行樁機水平監測,兩臺經緯儀進行樁機垂直度監測,配合樁機超聲波驚恐探測儀的使用,從而保證工程樁垂直度偏差小于 1/300。
灌注樁第1段175根、第2段210根、第3段191根,共計576根灌注樁,因此我們計劃投入12臺機械進行施工,3臺為備用機械,采用分段平行施工的方法,合理安排施工區域和與地連墻機械的施工的順序。鋼管柱第一段93根、第二段103根、第三段102根;鋼構柱第一段82根、第二段107根、第三段89根。鋼管柱、鋼構柱的安裝與灌注樁進行穿插作業施工,灌注樁完1根后隨即插入鋼管柱和鋼構柱的施工,鋼管柱混凝土澆注采用 “高位拋落無振搗法”施工。勞動力配備280人進行灌注樁、鋼管柱、鋼構柱的施工;機械設備配備GPS-20灌注樁機、50t履帶吊、20t汽車吊、泥漿車、發電機、挖掘機、混凝土罐車;材料供應:混凝土64165m3,鋼筋10772t,鋼管柱4415t、鋼構柱1135t;
2.1鉆孔灌注樁控制重點
(1)該標段工程樁采用φ1500mm 鉆孔灌注樁,樁長 45~52m(底板以下有效長度),樁孔深度達 75m,屬于超長樁,尤其在天津市軟弱土地區且穿過三層地下水情況下施工。該標段 657 根約 5.5 萬立方米工程樁量大、工期緊、質量要求高、場地周邊較小不宜大量布置設備、40 米以下地質條件進尺較慢的技術難題需重點控制。
(2)在天津市軟弱土地區鉆孔樁施工中易產生塌孔、漏漿、縮徑等事故,為此選用國內優質膨潤土;確保泥漿比重、含砂率、粘度等參數保持良好水平;采用自然造漿和人工造漿相結合的辦法保證優質泥漿的正常循環。
(3)結合該工程樁的特點,適當選擇大功率和大扭矩的成孔鉆機。確保單機成孔時間不大于 48 小時。
(4)施工場地做硬化處理,鋪設素混凝土(C10,預留出樁位),確保鉆機就位后地基堅實不塌陷。可大大保證鉆機的平穩,減少鉆孔傾斜,并能防止樁位偏移。
(5)重視混凝土灌注和二次清孔工藝,避免空孔等待時間過長而產生垮孔和縮徑。為保證樁端承載力,灌注前除了控制泥漿中的含砂量外,還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時樁孔進行反循環二次清孔。設計要求沉渣≤50mm,為了嚴格控制沉渣,要求≤30mm,并在沉渣驗收達到要求后,30 分鐘內開始灌注。
(6)該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泥漿全部采用設備處理,減少對工作面和周邊地區的污染。
2.2混凝土灌注技術措施
(1)初灌應保證凝埋管大于 0.8m 以上,初灌正常后,應緊湊連續不斷地進行灌注,在灌注過程中,應勤測、勤提、勤拆管。保證埋深在 2~5m 之間,防止導管拔出混凝土面或埋管太深發生事故。
(2)提升導管時不可過快過猛,以防拖帶表層混凝土造成浮泥渣的侵入,或刮到鋼筋籠等。導管拆除操作要干凈利落,防止工具和密封圈墊落入孔內,拆下導管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集中堆放。
(3)為確保樁頂質量,需超灌 1 倍樁徑的混凝土量,以便將上部浮漿清除后樁頭為新鮮混凝土面。
(4)在拔出最后一節導管時,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樁頂沉淀的濃泥漿摻入形成泥心,在拔吊護筒時要保持其垂直性,否則,會將樁頂扭曲甚至破壞。
(5)為保證商品混凝土質量;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18~22cm,擴散率在 34~40cm。每樁做一組混凝土試塊,做好養護,并及時送檢。
(6)灌注完成后,應及時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并經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后存檔。成樁之后要及時將空樁部分用土回填密實,防止出現意外事故。
參考文獻:
[1] 劉新宇.淺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中國建設信息,2006(06)
[2] 高大宏.淺議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7
[3 萬軍,于祥民.淺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管理[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