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混凝土的拌制
1.1 混凝土拌制形式。有大型攪拌站(生產商品混凝土) 、 小型攪拌站(配合混凝土攪拌)和水上混凝土廠(適于深水橋墩基礎)等。
1.2 基本要求。 混凝土拌制分人工拌制和機械攪拌。 人工攪拌一般只能用于少量混凝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或半干硬性混凝土。不管采用機械攪拌或人工攪拌,都應使攪拌混合均勻,石子表面包滿砂漿,顏色一致。如果需要摻合添加劑,應先把添加劑調成溶液(可溶性添加劑)再人工拌合水中,然后于其他材料拌勻。整個施工過程要注意隨時檢查和較正混凝土的流動性或工作度(坍落度),要嚴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隨意增加用水量。
2混凝土的運輸
2.1運輸方式。吊斗(近距離運送)、混凝土拌合車(遠近距離輸送)、混凝土泵(適用低流動性混凝土)等。
2.2 基本要求?;炷翍宰钌俚倪\轉次數,最短的距離迅速從攪拌地點運送至灌筑位置?;炷翉陌韬蠙C內卸出,經運輸,灌注至搗固完畢的時間不能超過規定的允許時間,如超出規定時間應在灌注點檢查其稠度,并應制作試驗塊檢查其強度,混凝土從高處傾落也會發生離析,一般不宜超過 2 米,如傾落高度大于 l 0米,應在串筒內附加減速葉片。
3 混凝土的灌筑
3.1混凝土灌注之前必須仔細檢查模板和鋼筋尺寸,預埋構件的位置。還要檢查模板的緊密程度和模板表面是否清潔潤滑。灌筑方法分為:分層澆筑和一次澆筑,分層澆筑分斜面分層和水平分層兩種。混凝土的灌筑方法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密實度和穩定性,這對混凝土的質量影響較大,必須根據混凝土伴制能力、振搗能力、 運距、 灌注速度以及氣溫等因素,認真制定混凝土的灌注工藝。
3.2 當構件高度、 厚度較大時,為保證混凝土能夠振搗密實,就應采用分層澆注法。分層澆筑厚度與混凝土的稠度及振搗方式有關。一般情況下,如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時,分層澆筑厚度以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為宜,如用平板振搗器振搗時,分層澆筑厚度不能超過 20cm,薄腹 T 型梁、 箱梁、梁肋,當用側向著式振搗器時,分層澆筑厚度一般在 30~40cm為宜。
(1)中小跨徑的 T 型梁一般均采用水平分層澆筑,對于又高又長的梁體如果混凝土供應跟不上水平分層澆筑的進度時可采用斜層澆筑方法,可由梁一端澆向另一端。
(2)空心板梁,一般先澆筑底板,再立芯模,扎焊頂面鋼筋。然后灌注肋板和面板的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抽卸芯模。
(3)分層澆筑時,應在前層混凝土開始凝結之前,即將次層混凝土灌注并振搗完畢。上下兩層灌筑時間相隔不能超過 l小時(氣溫 30 度以上時)或 1.5 小時(氣溫 30 度以下),也可以通過試驗確定允許的相隔時間。
(4)如果灌筑次層混凝之前,前層混凝土已經凝結,混凝土強度大于 1200KPa 的要求后,經過結合縫處理才能澆筑到2500KPa后,再可灌筑次層的混凝土。
(5)新老混凝土結合縫處理應注意以下事項:應鑿除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和較弱層,使接縫面鑿毛并用水洗干凈;如接縫為應刷一層凈水泥漿,如果是水平接縫可在接縫面上鋪一層與混凝土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 l~2Cm厚的水泥砂漿;斜面接縫應將斜面鑿毛呈臺階狀;重要部位接縫或地震區的構造物,灌筑前應加錨固鋼筋,接縫處振搗時振搗器應離開先澆混凝土表面 5~l0cm。
4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的拌合料具有振搗時暫時流動的特性,振搗時混凝土拌合料中的粗骨料靠自重向下沉落并互相滑動擠緊,滑料之間的空隙被流動的水泥砂漿所充滿,空氣則以氣泡形式浮到混凝土表面上被排出。這樣混凝土就得到密實,大大提高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并使混凝土達到內實外光的要求。
4.1 振搗方式?;炷恋恼駬v有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兩種。人工振搗指用鐵釬進行振搗,只適用于坍落度大,混凝土數量小或鋼筋過密機械振搗不太合適的一些部位的振搗體。大體積的混凝土必須用機械振搗?;炷琳駬v設備種類較多,有附著式振搗器、插入式振搗器、 平板式振搗器、 振動臺等。
4.2 基本要求。混凝土振搗應當注意振搗器的選用,對于石料粒徑較大的混凝土應選用頻率較低的、 振幅較大的振搗器效率更好,反之應該選用頻率較高而振幅較小的振搗器材為宜。混凝土振搗中,要掌握每次振搗時間,振搗時不宜超長也不能過短。一般振搗至無顯著汽泡上升,混凝土表面出現薄層水泥漿、表面達到平整為適度。如用附著式振搗器,因其效率差,一般要振搗約兩分鐘左右即可。插入式振搗器因振搗效果好一般振搗時間l5~30 秒為宜。平板式振搗器,每個位置上停留振搗時間約 25~4 0 秒鐘為宜。
5混凝土的養護與拆模
5.1混凝土的養護?;炷林兴嗟乃饔镁褪腔炷恋哪?、 硬化和強度發育的過程,它與周轉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當溫度低與5 度時,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減慢,當溫度下降至 -2O 度以下時,混凝土硬化基本停止。在干燥的天氣中混凝土中水分迅速蒸發,一方面使混凝土表面劇烈收縮而導致裂縫;另一方面當游離水份完全蒸發后,水泥水化作用也就停止,混凝土的硬化也停止。混凝土澆筑后就應立即進行適當的養護,以保持混凝土硬化發育所需要的溫度和濕度。
5.2混凝土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法和加熱養護法。(1)自然養護方法是待混凝土終凝后,在構件上覆蓋草袋,麻袋,稻草或砂子等,經灑水以保持構件經常處于濕潤狀態。自然養護方法的養護時間與水泥品種和是否摻用塑化劑有關。一般情況下,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養護以 7 個晝夜以上為宜。礦碴水泥,火山灰水泥或摻用過塑化劑的養護時間以 14 晝夜以下為宜,每天的澆水次數,以能使混凝土保持充分的潮濕為度。灑水次數:在一般氣候條件下,當溫度高于l5度時,前三天內白天每隔 1~2 小時澆水一次,夜里至少澆水 2~4 次,在以后的養護期間可酌情適當減少即可,但干燥的氣候條件下或大風天氣中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2)加熱養護法。為了加速模板周轉和加快施工進行,可采用加熱養護發。此法指采用蒸汽法養護混凝土。
5.3混凝土的拆模。混凝土經過養護,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后,即可拆除模板,拆模應該先拆不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為宜。
6冬季混凝土工作的要點
混凝土工作在晝夜平均氣溫低于 5 度,或最低氣溫低于-30度的氣候條件下進行時,必須采取一定的冬季施工技術措施。在保證混凝土必要的和易性的同時,盡量減少用水量,水灰比應較小,這樣可以促進混凝土的凝固,可防止混凝土的早期凍結同時應增加拌合時間,一般比正常情況增加 50~l00%,使水泥的水化作用加快并使水泥的發熱量增加,以加速混凝土凝固。適當時可采用活性較大、發熱量較高的快硬性水泥或高標號水泥伴制混凝土。將拌合水甚至將骨料加熱,提高混凝土初始溫度,使混凝土在養護措施開始之前不致冰凍。適當摻用早強劑,加速混凝土強度的發展,并降低混凝土內水溶液的冰點,防止混凝土早期凍結。也可用蒸汽法、暖棚法、 蓄熱法和電熱法等進行養護,提高混凝土養護溫度。以上各種措施,各有其優點和缺點,采用時可根據施工溫度和預制場的具體條件選定合適的方法。